红火蚁螫伤是什么?红火蚁螫伤怎么办?红火蚁螫伤症状有哪些?

红火蚁是一种具有攻击性的有毒蚂蚁物种,稍受激惹常用尾刺攻击人类,其尾刺排放的毒液可引起过敏反应,甚至休克、死亡。红火蚁在我国属于外来入侵物种,主要分布在台湾、香港、广东、澳门、福建、广西、湖南等地区。红火蚁螫伤最常发生在夏季,常发生在草丛、仓库、广场、农田边等场合,患者容易被咬伤部位为足趾、手指等部位,过敏体质者易发病。红火蚁以大颚咬住人类皮肤,用其螫将针毒囊中大量的毒液注入皮肤,致使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患者的局部表现为风团和红晕、无菌性脓疱,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迅速离开红火蚁螫伤环境,评估病情,重点观察和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神志、呼吸和循环状态。尽早识别过敏性休克、发现威胁患者生命的各种危象。重症患者积极抗过敏、抗休克,及时进行有效的器官功能支持。红火蚁螫伤为意外伤害事件,病情发展迅速,需及早干预及对症治疗,大多患者可痊愈,拖延救治时间,重者可危及生命。红火蚁螫伤后需清淡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忌食牛羊肉、海鲜辣椒等。

别称

红火蚁咬伤,红火蚁蜇伤

概述

红火蚁是一种具有攻击性的有毒蚂蚁物种,稍受激惹常用尾刺攻击人类,其尾刺排放的毒液可引起过敏反应,甚至休克、死亡。

红火蚁在我国属于外来入侵物种,主要分布在台湾、香港、广东、澳门、福建、广西、湖南等地区。红火蚁螫伤最常发生在夏季,常发生在草丛、仓库、广场、农田边等场合,患者容易被咬伤部位为足趾、手指等部位,过敏体质者易发病。

红火蚁以大颚咬住人类皮肤,用其螫将针毒囊中大量的毒液注入皮肤,致使人体发生过敏反应。

患者的局部表现为风团和红晕、无菌性脓疱,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迅速离开红火蚁螫伤环境,评估病情,重点观察和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神志、呼吸和循环状态。尽早识别过敏性休克、发现威胁患者生命的各种危象。重症患者积极抗过敏、抗休克,及时进行有效的器官功能支持。

红火蚁螫伤为意外伤害事件,病情发展迅速,需及早干预及对症治疗,大多患者可痊愈,拖延救治时间,重者可危及生命。

红火蚁螫伤后需清淡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忌食牛羊肉、海鲜辣椒等。

症状

红火蚁螫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的?

红火蚁螫伤的常见症状包括:

局部反应

最常见瘙痒、红晕、风团和疼痛;

无菌性脓疱:最初 24 小时内,螫伤处会形成脓疱,可持续 1 周或更长时间;

大面积局部反应:大面积皮肤红斑,肿胀明显,伴有大片无菌性脓疱。

全身反应

全身瘙痒,大片风团样皮疹或皮下散在性和弥漫性红斑;头晕、乏力;

咽部充血、喉头阻塞;

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神志不清,心率加快,血压降低,严重者测不出;

过敏性休克。

红火蚁螫伤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软组织感染:无菌性脓疱破溃后,伤口未及时规范处理,可继发伤口周围软组织感染。患者表现为伤口破溃流脓或伤口周围软组织红肿,皮温高可合并全身畏寒、发热、疼痛等全身症状。

急性浅表淋巴管炎:红火蚁螫伤处临近淋巴结肿痛,伤口同侧肢体出现索条状红线、硬且触痛,可伴发热、疼痛等全身症状。

皮下脓肿:患者的螫伤部位肿块,皮温高,质软,触及波动感,可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病因

红火蚁以大颚咬住人类皮肤,将大量的毒液注入皮肤,致使人体发生过敏反应,如果未迅速去除红火蚁,他们将反复螫刺。

红火蚁的毒液中含有分子量较大的毒性蛋白和毒液生物碱。毒性蛋白主要由蚁酸、组胺样物质及神经毒素组成。

蚁酸分泌到皮肤上会引起机体的变态反应。组胺、5-羟色胺等活性介质使全身毛细血管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致血管容积增大,使有效血液循环量锐减。毒液含有不溶性 2,6 二取代哌啶生物碱。该毒素有局部组织坏死、溶血、抗菌的作用,会促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和血管活性胺类物质,引起细胞坏死,在螫伤部位可诱发无菌性脓疱。毒液中的磷脂酵素及玻尿酸酵素可引起组织肿胀。病情轻与重可能与红火蚁释放蚁酸、毒素的量、机体遗传背景以及个体差异有关。轻者可无任何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被红火蚁螫伤后如果仅出现轻度不适,可以肥皂水冲洗后糖皮质激素类软膏外涂。如果患者被咬伤后迅速出现全身瘙痒、荨麻疹(风团),并伴有胸闷、头晕、喉咙不适应等全身症状,或者局部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时需要及时去医院诊治。

建议就诊科室

急诊医学科

动物咬蛰伤科

医生如何诊断红火蚁螫伤?

医生主要依据暴露史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常见辅助检查包括:

血常规:患者的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

肾脏损害指标:例如尿微白蛋白、尿转铁蛋白含量升高。

凝血功能异常:纤维蛋白原下降。

肝功能损害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增高。

心电图:提示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

超声检查:脓肿形成后行体表彩超可见混合型回声团块。

如果没有明确的红火蚁接触史,临床局部症状也无其典型的皮肤损伤,需要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血循毒毒蛇咬伤: 被咬部位疼痛,或局部麻木,伤肢肿胀,2~3 天后最为严重,咬伤处有牙痕 1~4 点,典型病例有两点大而深的牙痕,其周围可出现血疱、水疱、瘀斑,严重者出现皮下、内脏出血。该病肿胀疼痛明显,常有血小板、凝血功能下降明显,可与红火蚁螫伤鉴别。

蜈蚣咬伤: 咬伤后局部疼痛红肿、眩晕、恶心、呕吐、发热、心悸,谵妄、抽搐、昏迷等。一般无脓疱,常无瘙痒,以伤口疼痛为主要特征,可与红火蚁螫伤鉴别。

隐翅虫皮炎:由于皮肤接触隐刺虫毒液所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皮损常发生在露出部位,表现为在接触部位出现点、片状或条索状红斑,伴有烧灼疼痛感,逐渐出现密集的丘疹、水疱,后发展为脓疱或呈灰褐色坏死,灼痛明显,搔抓后出现皮肤糜烂,1~2 周脱痂愈合,留下色素成着。皮损情况可与红火蚁螫伤相鉴别。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何时何地被螫伤的?

是否看清是红火蚁螫伤?

出现哪些症状?何时开始出现的?

症状的严重程度如何?

是否院外有处理治疗过?具体包括哪些?

是否有破伤风免疫接种史?

患者可能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为何被小小蚂蚁螫伤症状却这么严重?

需要进行哪些检查?

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哪些?

有哪些后遗症?

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如何预防再被红火蚁螫伤?

被咬伤时如何先自行处理?

治疗

治疗原则:迅速离开红火蚁螫伤环境,评估病情,重点观察和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神志、呼吸和循环状态。尽早识别过敏性休克、发现威胁患者生命的各种危象。重症患者积极抗过敏、抗休克,及时进行有效的器官功能支持。

局部治疗

红火蚁咬伤者需第一时间局部予以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洗剂)清洗。彻底清洗后用稀碘伏(0.005%~0.01%)消毒伤口,若在外没条件者也可用清水冲洗。叮螫处 24 小时内可用冰敷,以减少血液及淋巴扩散,减轻患者的肿胀和疼痛感。

对症治疗

瘙痒、红晕、风团和疼痛:含皮质类固醇激素的药膏或止痒药水外搽,常用地奈德软膏、肤轻松、炉甘石洗剂、百部酊等。症状较轻者可局部伤口清洗,外用抗过敏药膏处理即可。症状较明显时可加用抗组胺药物,常用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片,疼痛明显者可加用非甾体类药物。

无菌性脓肿:消毒挑破脓疱,外涂百多邦、夫西地酸软膏等抗感染药膏包扎,避免继发感染。

大面积局部反应:可常规应用激素(地塞米松 20~40 毫克/天)、葡萄糖酸钙、氯雷他定片等抗过敏处理,视情况外用季德胜蛇药片、三黄洗剂、皮质类固醇激素药膏、抗感染药膏,也可使用金黄膏(生大黄、黄柏、姜黄、白芷、陈皮、甘草等)外敷。

红火蚁螫伤为破伤风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常规按规范预防破伤风。

全身过敏性反应治疗

尽早选用抗过敏类药物,如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肌肉注射苯海拉明、倍他米松(得宝松)等;静脉注射甲强龙、地塞米松等。规范处理伤口,预防和治疗伤口的继发感染。

发生过敏性休克者,应当立即取患者休克体位,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液体,以晶体液为主,胶体液为辅,先输入晶体液,后输胶体液。在补充液体抗休克的基础上,同时予抗过敏处理,静脉推注地塞米松注射液 10~20 毫克,静滴 10~20 毫克,10% 葡萄糖酸钙 10 ml+50% 葡萄糖液 20 毫升静脉推注,氯苯那敏注射液 10 毫克肌肉注射或者异丙嗪注射液 25~50 毫克肌肉注射。

必要时联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和肾上腺素。

出现喉咙不适可请五官科会诊,明确咽喉情况。

若无明显异常,可给予雾化处理,严重喉阻塞者,经发现立即予喉罩、气管切开、经皮微创气管切开等。

并发症治疗

软组织感染:如果咬伤部位出现皮肤发黑等组织坏死或伤口周围成脓等现象,应及时进行彻底清创,并加用抗生素抗感染处理。

皮下肿:如果螫伤部位形成脓肿,可在彩超定位下切开排脓,并加用抗生素。

急性浅表淋巴管炎: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限制肢体活动。抗生素应用以广谱抗生素为首选,一般用青霉素,时间多在 1 周以上,以防止复发或拖延,可用金黄色外敷。

疾病发展及转归

红火蚁螫伤患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用药不合理,容易出现全身症状或并发症,可延长恢复时间,严重者甚至可以危及生命,但经过及时规范的治疗,患者可以很快痊愈。

日常注意

红火蚁螫伤后多出现伤口红肿、疼痛,偶伴有瘙痒、溃疡流脓,重者可出现荨麻疹样全身性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等。红火蚁螫伤后需遵守饮食禁忌数天。

忌食海鱼、无鳞鱼(平/鲳鱼、带鱼、比目鱼等)、虾、蟹、海味及贝壳类(干贝、淡菜、蚌肉、鲍鱼干等)、羊肉、狗肉等。

避免食用酒、烧酒、白酒等助湿生热之品,同时糯米、大枣、饴糖、肥肉等肥甘滋腻之品应慎用。

宜忌发物,如葱、蒜、胡椒、韭菜及油炸食物等,以免加重出血。

预防

积极开展卫生运动,清理垃圾以及杂草,大力开展扑杀蚁行动。采取诱杀、化学药剂直接杀灭、开水浇灌、熏蒸等措施杀灭红火蚁。

发现蚁巢后不要触动,不要踩踏蚁巢,更不要用手去触摸、捉捕红火蚁,做出明显标志,以免人群接触,造成伤害。及时上报当地农业技术部门,进行鉴定和处理。

下雨前或黄昏,是蚂蚁出没频繁的时间,大家在出外旅游或散步时要格外注意安全。

在多红火蚁地区劳动或其它户外活动时穿着雨靴和手套,鞋外周可环绕涂上凡士林,防止被咬伤。当注意到螫刺感时,应立即拍死红火蚁,以防多次螫刺。

随身携带类固醇类外用药物,如不慎被叮螫要及时涂抹患处。若出现全身过敏反应需及时就医,就医过程请勿自行驾车,以免在这过程中出现过敏性休克再发交通意外。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牡蛎碳酸钙片的功效与作用-牡蛎碳酸钙片说明书

2023-8-3 2:17:57

药品

逍遥丸(普济堂)的功效与作用-逍遥丸(普济堂)说明书

2023-8-3 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