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甲氨蝶呤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是一种多发生在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甲氨蝶呤,进行治疗的患者身上的淋巴增生或淋巴瘤。
本病的发生率尚不清楚,已有文献报告的 100 多例患者中,85% 的病例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6% 见于皮肌炎,6% 见于银屑病。
本病确切病因和危险因素尚不明确,甲氨蝶呤的长期使用,导致的免疫功能抑制以及人类疱疹病毒的感染,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主要分型包括以下几种: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和 T 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其中前两种较为多见。
淋巴结肿大是该疾病的主要症状,同时会伴有发热、全身乏力、盗汗、消瘦、皮下结节等症状。
甲氨蝶呤减量或停用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和关键点。
淋巴结肿大可压迫其他组织器官,引起不同症状,如肠道淋巴结肿大可导致肠梗阻,如累及肺脏,可导致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病变累及其他器官时,会引起相应器官的损伤,如累及肾脏会导致肾功能受损。
本病一般无需特殊治疗,确诊本病后,最好不要立即开始化疗,甲氨蝶呤减量或停药后约 50% 患者症状可自行缓解或部分缓解。
症状
该病主要症状为淋巴结肿大、发热、全身乏力、盗汗、消瘦和淋巴结外病变。部分患者停用甲氨蝶呤后,症状可自行消退。
甲氨蝶呤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甲氨蝶呤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的常见症状包括:
淋巴结肿大:在身体多个位置(如颈部、锁骨上方、腋下、大腿根部等)能触摸到突起的肿大淋巴结,这是本病的主要表现。淋巴结肿大也可以发生在肉眼不能看见的地方,如腹腔内,脊椎等。
皮下结节:即躯干、四肢、皮下等出现较硬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无痛性小结,为该病累及皮肤的表现。
恶心、呕吐、腹痛、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等:为该病累及消化道时的表现。
咳嗽、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为该病累及肺部时的表现。
发热:部分患者出现没有其他明确原因(如感冒)导致的体温升高(可>38℃),反复发生。
全身乏力,盗汗。
短期内体重急剧下降(半年内下降 10% 以上)。
甲氨蝶呤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暂无并发症相关资料。
病因
本病确切病因和危险因素尚不明确,但有研究表明,甲氨蝶呤的长期使用导致的免疫功能抑制以及人类疱疹病毒的感染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甲氨蝶呤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甲氨蝶呤的长期使用:甲氨蝶呤是一种抗风湿药物,常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别是类风湿关节炎,它可以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高免疫状态。甲氨蝶呤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多见于长期使用甲氨蝶呤,导致免疫功能抑制的患者中,而且停用甲氨蝶呤后,约 50% 的患者症状能够自发缓解或者有部分缓解,这提示甲氨蝶呤导致的免疫功能抑制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人类疱疹病毒的感染:人类疱疹病毒已被证明是多种恶性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伯基特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处于免疫抑制状态的患者产生的淋巴瘤等。虽然在甲氨蝶呤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患者中,人类疱疹病毒阳性患者只占了总数的约 28%~50%,但是,人类疱疹病毒的感染,被认为在甲氨蝶呤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停用甲氨蝶呤治疗后,人类疱疹病毒感染的患者病情得到更明显的缓解。
哪些人容易患甲氨蝶呤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
人类疱疹病毒感染者:研究表明人类疱疹病毒的感染可能与该病的发生有关,且甲氨蝶呤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患者中,人类疱疹病毒的感染者停止使用甲氨蝶呤治疗后,病情缓解程度更为显著。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作为主要治疗药物的人群。
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皮肌炎等)的人群。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长期使用甲氨蝶呤作为主要治疗药物的患者,出现单个部位或者多处淋巴结肿大。
没有明显原因(如感冒)存在时,出现反复发热(>38℃)。
自感全身乏力,盗汗。
短期内体重急剧下降(半年内下降 10% 以上)。
原来没有肺部疾病而出现的持续胸闷、气促、呼吸困难。
原来没有肠道疾病而出现的肠梗阻,经治疗后仍然反复发作。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呼吸困难
呕血
剧烈腹痛
建议就诊科室
血液内科
肿瘤科
风湿免疫科
医生如何诊断甲氨蝶呤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
当医生怀疑是甲氨蝶呤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时,可以根据免疫性疾病史和甲氨蝶呤用药史,结合视诊、触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生化等)、影像学检查(B 超、CT 等)、组织病理学检查(如淋巴结活检)等检查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视诊:观察患者有没有明显可见的淋巴结肿大,皮肤表面有没有皮疹、红斑、溃疡等症状,进行初步判断。
问诊:询问病人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年龄、病史,症状及持续时间,用药情况等,作为确诊的重要信息。
触诊:医生通过对病人的淋巴结进行触诊检查,明确淋巴结肿大的位置和程度,是否具有活动性,按压是否疼痛,可以作为确诊的重要信息。
实验室检查:抽血做血常规、血生化等,用来检查患者的血液中各种细胞成分的数量变化,酶的变化,确定患者是否有感染,肝功能、肾功能是否正常。
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 B 超、CT 等,可以检查体表不能触及到的淋巴结,确定疾病累及的部位,评估疾病治疗的效果等。
组织病理学检查:淋巴结病理切片,或在 B 超和 CT 的引导下做淋巴结穿刺活检,可以明确疾病的分型和严重程度。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原先有过风湿方面的疾病吗?
吃过甲氨蝶呤吗?吃了多长时间药?每次的剂量是多少?
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些症状的?
这些症状是持续存在的,还是偶然出现?
肿大的淋巴结不碰的时候疼不疼?
用手按压肿大的淋巴结疼不疼?
出现发烧症状前有没有受凉或者感冒?
身体最近有没有其他地方不舒服?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的淋巴结为什么会肿起来?
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淋巴结什么时候能消肿?
我要进行哪些治疗?
治疗多长时间能缓解症状?
需要做手术吗?
除了吃药以外,我还应该注意什么?
饮食和生活方面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治疗
甲氨蝶呤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一般无需特殊治疗,甲氨蝶呤减量使用或者停用是该病治疗的关键。药量减少或停药后不能缓解的患者需要根据相应的病理类型确立治疗。
药物治疗
对于停药后症状不能缓解的患者,需要根据相应的病理类型确立治疗方案,目的是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扩散。
对于霍奇金淋巴瘤,临床上常采用放疗与化疗联合的治疗手段,常用化疗方案包括以下抗肿瘤药物:多柔比星、博来霉素、长春地辛、达卡巴嗪。
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以化疗为主,临床上常用化疗方案包括以下抗肿瘤药物: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和抗过敏作用)。
其他治疗方法
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减量使用或停用:去除引起该病的主要病因,约 50% 的患者的症状可以自行得到缓解或部分缓解。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有的患者病情可能继续发展,累及多个器官,引起身体多个部位不适,如腹痛、胸闷,还会造成严重的器官功能损坏,如肾功能损伤和腰椎损伤,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恶性淋巴瘤如不及时治疗,少数病人可能发展为白血病,影响寿命。
经过正规治疗后,约 50% 患者在停用甲氨蝶呤后,症状能够自发缓解或者部分缓解,药量减少或停药后不能缓解的患者,如果合并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预后较差,可影响寿命。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药请一定遵照医嘱,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过敏、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时,请及时就医。
如果甲氨蝶呤减量或停用,出现身体不适,比如类风湿关节炎或皮肌病的症状变严重,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复查:请遵照医嘱复查肝、肾功能,预防药物不良作用。复查 CT 等影像学检查评估治疗效果。
饮食:多食用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充足的营养。如果患者进行手术,请注意不要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辣椒、大蒜、咖啡、浓茶能,禁烟酒。
运动:若为手术患者,术后是否需要卧床休息,什么时候可以进行活动请遵照医嘱。若为非手术患者,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比如散步,来增强抵抗力,如果原先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不能剧烈运动,比如登山、篮球、跑步等,避免关节疼痛。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人类疱疹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为预防感染,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空气质量不好的地方尽量佩戴口罩。保持居室内空气清洁,常通风,勤打扫卫生。为避免婴儿感染,母亲哺乳前要搞好个人卫生,注意不要口对口的给孩子喂食物。
自身免疫性疾病没有有效的预防方法,要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均衡饮食。出现相关症状,如皮疹、关节痛、发热等,要及时就医。同时,寒冷和潮湿可能引起风湿,感冒、咽炎等疾病也可能加重自身免疫性疾病,所以要积极预防这些疾病。
甲氨蝶呤作为治疗免疫性疾病的基础治疗药物,具有良好的疗效。如果怀疑自己发生甲氨蝶呤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要及时就医,尽早明确诊断,根据医嘱决定是否可以减少药量、停药或更换其他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