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家族性甲状腺非髓样癌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疾病,约占所有甲状腺非髓样癌的 5%。
家族性甲状腺非髓样癌(familial nonmedullary thyroid cancer,FNMTC)是指家族中有 2 名及以上一级亲属、患有来源于滤泡上皮的甲状腺癌,并且可以排除其他家族性综合征和环境诱因的可能[1]。
家族性甲状腺非髓样癌的发病率为 5%~10%[2],家族性甲状腺非髓样癌患者一级亲属的患病风险比普通人群高 4~10 倍[3][4],3.5%~6.2% 的甲状腺非髓样癌患者可发现家族成员患有本病[5]。
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遗传致病基因注尚未确定。年龄在 30~39 岁,且家族中已有亲属确诊为家族性甲状腺非髓样癌的人,患病风险较高。
本病以单纯甲状腺癌为主要临床表现,常见症状包括甲状腺内结节或肿块,肿块局部压迫喉返神经时,可导致声音嘶哑。
该病主要通过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医生会根据病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颈部淋巴结清扫。
家族性甲状腺非髓样癌侵袭性较高,常累及双叶、多灶发病,容易侵袭局部及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常常合并甲状腺良性疾病[6]。
本病最主要的筛查手段是颈部超声检查,一旦发现甲状腺结节,应密切随诊或尽早手术。
症状
该疾病以单纯性甲状腺癌的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最常见的症状主要有甲状腺内结节或肿块,在肿瘤进展过程中,结节或肿块可引起局部压迫和侵袭症状。
家族性甲状腺非髓样癌的常见症状包括:
甲状腺肿块:甲状腺内发现肿块是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可摸到无痛性的肿块,可以是单个也可为多个,肿块增大可压迫气管导致气管移位,可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
肿瘤侵犯周围组织症状:肿瘤侵犯气管时,可产生呼吸困难或咯血(咳血);侵犯食管时,可引起吞咽困难;侵犯喉返神经时,可出现声音嘶哑;侵犯交感神经时,可引起霍纳综合征;侵犯颈丛神经时,可出现耳、枕、肩等处疼痛。
颈部淋巴结转移症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可在颈部触及无痛性肿块,部分患者可以此为首发症状。
远处转移症状:本病晚期患者可发生肺、骨等器官转移,出现相应临床症状。
家族性甲状腺非髓样癌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甲状腺良性疾病:家族性甲状腺非髓样癌患者易合并甲状腺良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侵犯临近部位导致的并发症:肿瘤压迫交感神经会出现霍纳综合征。
远隔部位肿瘤转移导致相应的并发症:如发生肺转移会引起呼吸困难或肺感染;发生骨转移易发生病理性骨折等。
病因
家族性甲状腺非髓样癌常见病因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遗传致病基因注尚未确定。
家族性甲状腺非髓样癌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家族性甲状腺非髓样癌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但致病基因目前尚未确定[1]。
哪些人容易患家族性甲状腺非髓样癌?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年龄为 30~39 岁者。
家族中有亲属已确诊为家族性甲状腺非髓样癌者。
有甲状腺多发良性疾病者。
就医
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注、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时,请及时就医,当患者发生大量咯血、严重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或立即就医。
哪些情况下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出现原因不明的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
颈部触及无痛性包块。
出现不明原因的颈部淋巴结肿大。
出现霍纳综合征。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发生大量咯血(咳血),每日咯血量在 500 毫升以上或一次咯血达 100~500 毫升。
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症状。
建议就诊科室
头颈外科
肿瘤科
普外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家族性甲状腺非髓样癌?
当发现甲状腺内有结节或肿块时,医生将根据患者的家族史、颈部 B 超等影像学检查,结合肿瘤穿刺病理学检查结果做出诊断。B 超是甲状腺疾病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也是家族性甲状腺癌高危人群最简单有效的筛查方式。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7]:
B 超检查:B 超检查有助于早期检测无法摸到的甲状腺肿瘤,并协助评估肿瘤是否侵犯其他部位及其侵犯程度,还可以帮助判断淋巴结转移情况。
CT 检查:可评估肿瘤的大小、性质(良、恶性)以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并判断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
甲状腺相关激素检查:通过抽血检测甲状腺相关激素的水平,可排除某些良性甲状腺疾病。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穿刺活检是术前诊断甲状腺结节最准确的方法,效价比高且可靠,但敏感性较差,存在穿刺失败的可能。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您现在有什么症状?症状出现多长时间了?症状是否在加重?
有过喝水呛咳或声音嘶哑的情况吗?
您是否有过甲状腺的其他疾病?做过哪些检查?用过什么药物吗?
家族中有直系亲属出现过类似症状吗?是否确诊?采取了哪些治疗措施呢?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是怎样患上这种疾病的?能治好吗?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哪种方法最适合我的病情?这种疾病预后好吗?
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什么?我是否需要调整某些生活习惯?
这个病有传染或遗传的可能吗?我的家人需要接受筛查吗?
手术治疗以后在家里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吗?
手术后是否要长期服用甲状腺素药物?
我手术后多久需要复查?
治疗
手术切除是家族性甲状腺非髓样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方式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及颈淋巴结清扫术注,术后需接受内分泌补充治疗。对于采取全甲状腺切除且复发风险高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行放射性碘核素治疗[6]。
药物治疗
内分泌药物治疗
甲状腺切除术后去除了分泌甲状腺素的组织,需行内分泌治疗补充甲状腺素,首选左旋甲状腺素钠,具体剂量和方案需咨询专业医生。
化学药物治疗
主要适用于无法进行手术、接受放射性碘治疗后晚期发生复发或转移患者,也可以作为肿瘤分化程度差或未分化患者术后的辅助治疗,目前效果不是很理想。
常用药物有氟尿嘧啶(5-FU)、顺铂、阿霉素等,但化疗有较明显的副作用,例如: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口腔黏膜毒性;心律失常、心衰等循环系统方面的毒性反应;肝、肾毒性等。
靶向药物治疗
当家族性甲状腺非髓样癌患者存在 RET 基因、RAS 基因、BRAF 基因和 VEGF 突变,或者当肿瘤复发或处于进展阶段,以及放射性碘治疗效果不好,医生可能会建议其采用靶向治疗药物方案。
常用的药物有仑伐替尼和索拉非尼,是新型多靶向性的治疗肿瘤的口服药物。
手术治疗
全甲状腺切除术
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在全甲状腺切除术基础上选择进行。适用于肿瘤直径大于 1 厘米,或者其家族中有 3 个或以上亲属患有家族性甲状腺非髓样癌的患者,或者影像学等证据表明颈部淋巴结存在可疑性的转移灶[8][9]。
其他治疗方法
放射性碘核素治疗:对于复发风险高的患者,在全甲状腺切除术后行放射性碘核素治疗。甲状腺组织具有摄取碘、合成甲状腺素的能力,甲状腺癌组织也具有较高的摄取碘的能力。给予患者放射性碘-131 同位素治疗时,碘-131 同位素可被甲状腺癌组织摄取,选择性对肿瘤组织造成放射性破坏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疾病发展和转归
本病早期接受正规治疗后预后良好,按医嘱维持甲状腺素补充治疗,生活质量较好。本病晚期的患者预后不良。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患者,即使是低危险度,最终也有约 1/3 发生死亡,因而术后复发为不良预后重要标志[1]。
日常注意
术后需注意按医嘱维持内分泌治疗。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护理注意事项:术后需要注意患者是否有坐立不安、烦躁、口唇发紫、呼吸困难注等症状,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术后可遵医嘱下床活动。
化疗注意事项:接受化疗的患者,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贫血、容易出血、感染、口腔溃疡、心律失常(心脏漏跳一拍或跳得很快的感觉)、黄疸(皮肤及黏膜发黄)、少尿、水肿等症状。患者在化疗期间需定时复查,根据复查结果,医生可能会调整患者的化疗方案。
用药注意事项: 50 岁以上的患者在服用前要常规检查心脏状态,若患有缺血性心脏病,医生可能会减少用药剂量。用药过程中若在运动后或夜间出现呼吸困难、心绞痛(胸骨后压榨性疼痛)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定期复查:注意按时复查,治疗初期,需要每 4~6 周复查测定激素指标,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调整左旋甲状腺素钠的剂量,直到达到治疗的目标。之后每 6~12 个月复查一次激素指标,并进行超声检查,防止甲状腺癌复发。
饮食:术后应按医嘱进食,一般早期进食流质食物,如米汤、果汁等,2~3 天恢复普通饮食。牛奶、豆浆等高蛋白饮食会影响左甲状腺素钠的吸收,与药物的服用时间应间隔在 2~4 个小时。日常注意生活中,应该注意控制高碘食物的摄入,如海带、紫菜等,但不必强调低碘饮食。忌烟酒、少食辛辣食物。
预防
家族性甲状腺非髓样癌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但下列措施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针对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建议有家族性甲状腺非髓样癌家族史的家族成员中在 20 岁以后,定期(每年一次)进行颈部超声检查注,以便早期发现病变并早期治疗[10]。
日常饮食中碘摄入要适量,勿过量或过少,预防发生甲状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