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损伤是什么?结直肠损伤怎么办?结直肠损伤症状有哪些?

结直肠损伤是指锐器直接经腹壁穿入腹腔,直接刺伤、切伤、割伤结肠和(或)肛管直肠,或腹部钝性暴力损伤引起的结直肠损伤。结直肠损伤的发生率占平时腹部外伤的 10%~22%,占战时腹部外伤的 11%~38%。本病常见原因有穿透伤(如刀剑刺伤、枪弹及炮弹片击伤)、钝性伤(如道路交通伤、坠落伤、冲击伤)、医源性损伤(与医疗治疗行为有关的损伤,如肠镜检查损伤、钡剂灌肠、腹部手术损伤等)。危险因素包括战争、交通事故、高处作业、腹腔手术等。根据腹膜是否完整,结直肠损伤可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损伤;根据损伤严重程度,可分为毁损伤与非毁损伤。本病最常见的症状是腹痛、恶心呕吐和腹膜刺激征(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直肠损伤可出现血便和肛门有血液流出。晚期部分患者可表现发热、大汗、口干、心慌、呼吸急促等全身中毒症状。本病一经诊断,尽早手术,根据损伤部位及严重程度,可选择肠切除或肠修补,同时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对症处理;治疗的关键是早期手术;治疗难点是本病表现差异较大,诊断困难,易延误病情,使治疗较为棘手。本病若不及时治疗,病情进展恶化,可发生腹膜炎、直肠周围感染,严重时可因感染性休克而危及生命。结直肠损伤的症状与损伤的严重程度、部位、腹膜是否完整、就诊时间早晚以及是否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等因素有关。

概述

结直肠损伤是指锐器直接经腹壁穿入腹腔,直接刺伤、切伤、割伤结肠和(或)肛管直肠,或腹部钝性暴力损伤引起的结直肠损伤。

结直肠损伤的发生率占平时腹部外伤的 10%~22%,占战时腹部外伤的 11%~38%。

本病常见原因有穿透伤(如刀剑刺伤、枪弹及炮弹片击伤)、钝性伤(如道路交通伤、坠落伤、冲击伤)、医源性损伤(与医疗治疗行为有关的损伤,如肠镜检查损伤、钡剂灌肠、腹部手术损伤等)。危险因素包括战争、交通事故、高处作业、腹腔手术等。

根据腹膜是否完整,结直肠损伤可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损伤;根据损伤严重程度,可分为毁损伤与非毁损伤。

本病最常见的症状是腹痛、恶心呕吐和腹膜刺激征(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直肠损伤可出现血便和肛门有血液流出。晚期部分患者可表现发热、大汗、口干、心慌、呼吸急促等全身中毒症状。

本病一经诊断,尽早手术,根据损伤部位及严重程度,可选择肠切除或肠修补,同时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对症处理;治疗的关键是早期手术;治疗难点是本病表现差异较大,诊断困难,易延误病情,使治疗较为棘手。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病情进展恶化,可发生腹膜炎、直肠周围感染,严重时可因感染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结直肠损伤的症状与损伤的严重程度、部位、腹膜是否完整、就诊时间早晚以及是否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等因素有关。

症状

最常见症状是腹痛,常有恶心呕吐,肠内容物进入腹腔,则出现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的表现,部分患者伴有发热、心慌、呼吸急促等全身中毒症状。穿透性结肠损伤还可出现开放伤口,流出粪样物。结肠损伤位置偏低或直肠损伤时,可有血便或血液从肛门流出。

结直肠损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腹痛:最常见的症状,一般都很剧烈,难以忍受。深呼吸、咳嗽、转动身体时疼痛加剧,患者常不愿改变体位。若肠内容物未进入腹腔,腹痛可不明显。

恶心呕吐:腹膜受到刺激,反射性引起恶心呕吐,呕吐物可为胃内容物、黄绿色胆汁或粪样物。

腹膜刺激征:腹部压痛、腹肌紧张(腹腔炎症可引起腹肌紧张,触摸起来像“木板”一样)和反跳痛,这是腹膜炎的标志性症状;幼儿、极度虚弱的患者或肠内容物未进入腹腔,腹肌刺激征可不明显。

感染中毒症状:表现为高热、大汗、口干、脉搏增快、呼吸急促;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面色苍白、眼窝凹陷、皮肤干燥、四肢发凉、口唇发紫、神志恍惚等。

血便或血液从肛门流出:主要见于结肠损伤位置偏低或直肠损伤。

结直肠损伤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结直肠损伤的进展过程,可能出现腹膜炎、腹膜后感染、直肠周围感染,严重时可因感染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常见并发症包括:

腹膜炎

腹膜后感染

直肠周围感染

感染性休克

病因

根据腹膜是否完整,将病因可分为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另外还有医源性损伤(与医疗治疗行为有关的损伤)。

结直肠损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开放性损伤:结肠损伤以开放性损伤多见,占结肠外伤的 90%,多为锐器所致,如刀剑刺伤、枪弹及炮弹片击伤等。

闭合性损伤:闭合性结肠损伤需较大暴力,多为钝性暴力所致,约占结肠损伤 5%,如交通事故伤以及摔伤、打击伤、坠落伤等。

医源性损伤:在诊断和治疗疾病过程中发生的结直肠损伤,如肠镜检查损伤、钡剂灌肠损伤、腹腔手术损伤等。

哪些人容易患结直肠损伤?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此病:

战士

司机

腹腔手术

有如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此病:

高处作业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剧烈腹痛;

恶心呕吐;

血便或血液从肛门流出;

尿液中有粪便残渣;

高热、大汗、口干、脉搏增快、呼吸急促等感染中毒症状。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腹痛程度较之前加重,无明显缓解,且范围逐渐扩大;

昏迷。

建议就诊科室

普通外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结直肠损伤?

当医生怀疑是结直肠损伤时,将通过询问病史,结合症状、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检查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用于判断有无贫血及感染;

肝肾功能:评估有无肝肾功能损害;

电解质:判断有无钠、钾等电解质紊乱。

胰腺酶:主要是淀粉酶和脂肪酶,了解有无胰腺炎和胰腺损伤。

影像学检查

腹部立位 X 线:判断有无肠梗阻和肠穿孔。

腹部超声:可显示腹腔有无积液、肝脾等脏器有无损伤。

腹部 CT:可显示腹腔及肠腔有无积气和积液,用于判断肠梗阻和胃肠道穿孔;也有助于评估腹腔内有无实质脏器病变(如急性胰腺炎、肝脾损伤等)。

诊断性腹腔穿刺和腹腔灌洗:阳性率一般在 90% 以上。目的是根据穿刺物的性质,判断是否有空腔脏器破裂;也可取穿刺液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指导抗生素使用;但穿孔结果阴性,不能排除腹内脏器损伤。

腹腔镜检查:能直接发现腹内脏器损伤情况,可发现结肠损伤的部位、程度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准确率在 90% 以上。

直肠指诊:医生用手指在患者直肠内进行触摸,判断直肠有无破口。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腹部是否受过外伤?以前有无消化性溃疡病史?

有无不洁饮食、暴饮暴食的情况?

受伤多长时间?肛门有无流血?主要症状有哪些?

是否到外院就诊过?是否治疗过?怎么治疗的?效果如何?

做过哪些检查?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需要手术治疗吗?手术风险有多大?能不能保守治疗?

还会有更严重的症状出现吗?会不会危及生命?

还需要做哪些检查?

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有什么不能做的?

治疗

本病一经诊断,尽早手术,根据损伤部位及严重程度,可选择肠切除或肠修补,同时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对症处理。

药物治疗

抗生素:杀死致病菌,减轻炎症和中毒症状。代表药物有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先根据经验使用,后可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适当调整。

手术治疗

剖腹探查:目的是探查腹腔,处理原发病因(如肠穿孔、肝脾破裂),根据肠管损伤范围和程度,可行肠修补或肠切除,清除腹腔积液和坏死组织,避免病情恶化。

腹腔镜手术:目的与剖腹探查手术一致,但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其他治疗方法

禁食、胃肠减压:从鼻腔将胃管插入胃内,抽出胃肠道气体和液体,减轻胃肠道集气,促进胃肠道恢复蠕动。

补充液体:目的是补充血容量、纠正电解质(钾、钠等)和酸碱失衡,避免因大量液体丢失而发生休克(面色苍白、心慌、四肢发冷、神智淡漠甚至昏迷等),必要时输血。

营养支持:补充能量消耗,促进体能恢复;以肠外营养(静脉输注营养液)为主。

疾病发展和转归

结直肠损伤若及时治疗,部分患者预后良好,不会危及生命,对生活质量和寿命影响不大。

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出现腹膜炎、腹膜后感染、直肠周围感染,严重时可因感染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护理注意事项:术后应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挤压或打折弯曲,记录引流液的颜色及量,若引流液为血液且每小时超过 50 毫升或者发现粪样物,应及时告知医生。

用药注意事项:患者需注意不良反应,若出现恶心呕吐、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定期复查:术后 2 周开始门诊第 1 次复查,根据伤口愈合情况拆线,主要复查血常规、C 反应蛋白和腹部 CT 等项目,根据门诊复查情况决定下一次复查时间。

饮食:

手术患者,若主诊医师无特殊要求,一般术后 6 小时开始少量进食稀饭或米汤,若无恶心呕吐等不适,可增加饮食量,并逐步转为正常饮食。

若为普通患者,应低盐低脂饮食,减少摄入油炸食品、肥肉、动物内脏、奶油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运动:

对于手术患者,术后第 1 天若全身情况及精神状态良好可考虑活动,首先床旁坐一会,若无头晕、心慌等不适,可下床活动,建议在看护的情况下短距离行走,15~20 分钟即可,根据个人情况适当增加活动量。

若为非手术患者,根据个人身体状况,每周可锻炼 4 次左右,每次 30 分钟左右,可进行如散步、游泳等运动。

其他: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戒烟、;不要戒饮酒;不要饱餐后不要剧烈活动。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警察或作战士兵做好防护措施,如戴好头盔、穿好防弹服。

遵守交通规章,不抢道,不超速,礼让行人,远离货车。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高处作业的工人,时刻牢记安全意识,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系牢安全带。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羟甲烟胺片的功效与作用-羟甲烟胺片说明书

2023-8-3 2:17:57

药品

小建中合剂(慧宝源)的功效与作用-小建中合剂(慧宝源)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