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该疾病是一种由原生疾病继发的急性呼吸衰竭。
本病自 1967 年被报道以来,国内外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其病理机制极其复杂,虽然有很多新的治疗方法,但是死亡率仍然在 50% 以上,临床抢救困难。而老人因为心肺功能较年轻人更弱等原因死亡率更高。根据 2008 年~2011 年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做的调查显示,该病发病率为 6.8%。
本病是由其他原生疾病继发而来;主要的危险因素有创伤、严重感染、病毒性肺炎等。
可按疾病首发的部位分为肺内型和肺外型,也可分为生物致病与非生物致病。本病的典型经过可分为 4 期:
第一期又称急性损伤期;
第二期为稳定期,呼吸频率加快,动脉血氧分压(PaO2)下降;
第三期为急性衰竭期,呼吸更加困难;
第四期会出现严重缺氧的情况,最后导致心衰、休克、昏迷以及严重缺氧而死亡。
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困难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同时也有咳嗽、烦躁或血痰等症状;吸气时锁骨上窝、肋骨上窝和肋间隙会出现凹陷。
该病目前尚无特异疗法,只能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通气以及减缓缺氧情况,以防止因缺氧导致的进一步损伤。
主要危害是造成难以纠正的给氧困难,进一步导致各器官损伤或造成其他并发症,最后导致机体由于缺氧或其他器官衰竭而死亡。
对伤口尤其是胸外伤、肺损伤要及早治疗防止感染或防止感染进一步加重。
症状
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咳嗽、呼吸时出现三凹征等是老年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最常见症状。
老年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老年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常见症状包括:
呼吸急促:呼吸的频率加快,往往超过 28 次每分钟,更严重的达到 60 次每分钟。
呼吸窘迫:呼吸需要用力,且极为困难。
三凹征:严重者在吸气时会出现锁骨上窝、胸骨上窝以及肋骨间隙的凹陷。
咳嗽:咳痰,可能会出现血痰。
老年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胃肠道出血
心律失常
气胸
病因
临床上导致老年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原因较多,主要有创伤、感染、吸入有害气体、病毒性肺炎和脂肪栓塞等。
老年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创伤、严重感染:全身的血液几乎都要流经肺部,当身体有创伤或者严重感染的时候,可能会有炎性因子或者病原体随着血液循环达到肺部从而使肺部过度反应,造成呼吸困难。
吸入有害气体:肺部受到有害气体中的致病因子或有害物质攻击则可能导致老年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病毒性肺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容易诱发该疾病。
脂肪栓塞:脂肪栓塞是四肢骨折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若不及时诊断治疗,则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脑、肺损伤进而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哪些人容易患老年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肺炎:肺炎如不及时治疗容易继发该病。
误吸:发生误吸造成肺损伤后容易诱发该病。
吸入有毒物质:长时间工作或生活在不健康的环境中可能会加大获得该病的概率。
严重感染:创伤或严重感染不及时治疗容易诱发该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烦躁,发热。
咳嗽,发现血痰。
患者自觉呼吸不畅。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呼吸困难。
建议就诊科室
呼吸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老年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当医生怀疑是老年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将通常进行胸部 CT、血气分析、肺动脉导管监测、超声等检查,以确诊是否患有该病。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胸部 CT:通过 X 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T)对胸部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是通过检查有无斑片状渗出影、肺血管纹理情况、胸膜厚度、胸腔积液等确认患者是否可能患有老年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手段之一。
超声:是将超声检测技术应用于人体,通过测量了解生理或组织结构的数据和形态,发现疾病,作出提示的一种诊断方法。超声检查通过检查肺滑动征、肺实变、胸腔积液等来诊断是否为老年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气分析:是应用血气分析仪,通过测定人体血液的氢离子浓度和溶解在血液中的气体,来了解人体呼吸功能与酸碱平衡状态的一种手段,它能直接反映肺换气功能及其酸碱平衡状态。血气分析是通过检查血液氧合指数等指标来诊断是否患有老年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重要手段。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咳嗽或者呼吸困难等症状持续了多久?
是否有肺部疾病或身体创伤?
生活或者工作的环境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否需要住院治疗?
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是否需要呼吸机辅助治疗?
康复之后会不会复发?
治疗
该病是由多种原生疾病继发的,应积极治疗,且该病的临床死亡率也在逐年下降。
药物治疗
乌司他丁:是人尿胰蛋白酶抑制剂,具有抑制全身炎症和蛋白质分解的功能。 乌司他丁对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 PaO2、缩短 ICU 住院时间、降低 ICU 死亡率有显著的作用。
其他治疗方法
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指在呼吸机的帮助下,维持气道通畅,改善呼吸的治疗方式。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在病情加重后可能造成各器官衰竭,进而导致死亡。
因该病极其凶险,病理复杂且临床治愈率极低(个别文献报道临床死亡率达到 80%),因此应在发病早期积极治疗原发症,并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经过正规的治疗后,达到治愈的效果。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该病危险性极高,因此在治疗有好转的情况下,还需住院观察并每天检查 PaO2,以防止复发或恶化。
用药注意事项: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用药,如出现情况恶化或者感觉呼吸困难加重等情况应马上就医。
饮食:对于症状较轻患者,在不需要机械供氧的情况下,可以食用一些易消化、不油腻的软食。而症状较重的患者因为需要使用呼吸机,需要医生提供鼻饲液或者通过静脉输液输送营养物。
运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以及未完全康复之前不宜运动。
其他: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肺部以及炎症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患者应禁烟忌酒,处在通风较好且干净的环境中。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在有肺炎或者其他炎症时,应积极治疗防止进一步诱发该病或其他并发症。
在发生误吸或者吸入有毒气体时应及时清洗并进行专业治疗。
当由于工作或者其他原因不得不处于空气污染或存在有毒气体的环境中时,需要尽可能最好防护工作,比如戴口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