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千足虫灼伤
概述
马陆灼伤,特指马陆毒液直接作用于人体引起皮肤的损伤,并通过受损的皮肤组织导致全身病理生理改变,甚至伴有化学性中毒的过程。
马陆在国内各地均有分布,特别是温室和森林覆盖率高、腐质层厚的地方,特定条件下会泛滥成灾。
马陆能喷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被触摸摆弄时可分泌出能引起人体局部皮肤刺激的毒素。
马陆灼伤病因是接触了马陆毒液,途径有皮肤暴露、眼结膜暴露、口腔黏膜暴露。
严重的马陆灼伤可致皮肤明显的红斑、疱疹和坏死,还可能使人双目片刻失明、口腔黏膜水肿坏死。
马陆灼伤的治疗方法是及时对伤口及伤口周边有效冲洗、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正确预防破伤风。
处理不及时可造成瘢痕形成,甚至造成视力下降或者失明。
野外活动时尽量避免去阴暗潮湿的环境,尽量穿长衫、长裤、长袜。被灼伤后可就地取材,如河水、泉水、矿泉水、或景点厕所内自来水等及时冲洗。发现这种虫子尽量不要用手接触或拨弄。若灼伤后处置得当,一般可痊愈。
症状
马陆灼伤的常见症状是皮肤明显的红斑、疱疹和坏死。其还会使人双目片刻失明、口腔黏膜水肿坏死等。
马陆灼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常见症状包括:
皮肤接触毒液后可出现明显的红斑、疱疹和坏死。
毒素进入眼睛后可出现眼部红肿、畏光、流泪、视物不清、视力下降。
毒素进入口腔可造成口腔黏膜水肿、溃疡、坏死。
马陆灼伤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毒液接触人体后先引起局部红斑、痛痒不止,随后出现疱疹、坏死。毒素进入眼睛后可引起眼部红肿、视物不清、视力下降。
常见并发症包括:
皮肤瘢痕形成。
视力下降。
破伤风。
病因
触摸摆弄马陆时,马陆可分泌出能引起人局部皮肤黏膜刺激的毒素,毒素具有腐蚀性,可造成人体局部皮肤黏膜损伤。
马陆灼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皮肤接触到毒素。
眼结膜接触到毒素。
口腔黏膜接触到毒素。
马陆灼伤的易患因素有哪些?
小孩安全意识低,拨弄马陆,甚至用脚踩,容易使毒液溅到皮肤、眼睛、口腔。
野外活动时,在潮湿环境中容易接触到马陆。
局部地区马陆暴发,大量的马陆会造成当地居民恐慌。
处理马陆灼伤时,错误的处理方法会接触到毒素。
就医
如果出现皮肤痛痒不止、红斑、眼睛红肿、畏光、流泪、视物不清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医生一般通过患者病史、症状、排除其他疾病等即可明确诊断。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出现皮肤痛痒不止、红斑、疱疹、坏死。
出现眼睛红肿、畏光、流泪、视物不清、视力下降。
口腔黏膜水肿、疱疹、坏死、溃疡。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视物不清、视力下降。
口腔黏膜坏死、溃疡。
建议就诊科室
急诊外科
急诊眼科
急诊口腔科
医生如何诊断马陆灼伤?
医生会了解患者的马陆接触史,包括暴露地点、环境、暴露部位、接触时间、接触方式。若具有上述局部临床表现(如皮肤痛痒、眼睛红肿等),医生在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后,即可作出诊断。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是否曾与马陆毒液接触?
接触毒液方式是什么?
接触毒液时间多久了?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马陆灼伤能否痊愈?
我的视力能否恢复?
会不会出现并发症?
治疗
马陆灼伤后可以通过正确的暴露后处置及应用药物来治疗。
暴露后处置
皮肤暴露:皮肤暴露者需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伤口冲洗应尽早实施,伤口内及伤口周边的毒素应尽可能去除。在入院前,饮用水可作为首选的伤口冲洗液,在野外环境中河边清水也可应用。入院后如有条件,建议使用专业冲洗器对伤口进行冲洗,应保障不少于 1000 mL 的伤口冲洗量。
眼结膜暴露:眼部受伤者需立即清洗,野外环境中饮用水可作为首选的伤口冲洗液。
口腔黏膜暴露:口腔黏膜接触马陆毒素会导致口唇及口腔内黏膜过敏性水肿,口腔接触毒素者需要及时用饮用水清洗口腔黏膜。
冲洗原则:伤口冲洗的目的是去除伤口及伤口周边的毒素,要求冲洗到伤口及伤口周边无毒素分泌物的气味为止。
药物应用
皮肤暴露:局部可涂抹皮质类固醇软膏等。
眼部暴露:应用皮质类固醇眼药水或眼膏等。
口腔黏膜暴露:接受抗过敏治疗,应用皮质类激素等。
眼结膜、口腔黏膜水肿严重时,患者在局部用药的同时,可静脉使用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或甲基强的松龙等。
参照破伤风预防方法预防破伤风。
疾病发展和转归
马陆灼伤患者需立即冲洗伤口及伤口周边,减轻毒液对皮肤黏膜造成的损伤。本病处置及时,治疗得当可痊愈。
日常注意
马陆灼伤后应尽量减少毒素对皮肤黏膜腐蚀。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皮肤暴露者,剪短指甲防止搔抓,着柔软内衣,防止擦伤创面。
眼部暴露者,定时滴眼液,及时清除眼部分泌物,保持眼部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衣物接触毒素后应立即更换清洗。
预防
对本病的预防可以通过避免去阴暗潮湿的环境、尽量穿长衫长裤、发现马陆不要用手接触或拨弄等措施。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野外活动时尽量避免去阴暗潮湿的环境,尽量穿长衫、长裤、长袜。
发现马陆时尽量不要用手接触或拨弄。
被灼伤后可就地取材,如河水、泉水、矿泉水、或景点厕所内自来水等,及时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