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盲肠扭转是当盲肠的活动度过大的时候,回肠末端与盲肠交接部分一段肠管的扭曲,属于肠管两段完全堵塞的肠梗阻。
多见于 40 岁以下的年轻女性,目前发病率没有确切数据。
腹部手术为最常见的直接原因,其他原因包括胚胎发育过程中盲肠的固定和系膜退化不全、饮食过多、腹腔内部有粘连、拉肚子、过度用力、怀孕、盆腔肿瘤等。
按照疾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 2 类。一类是急性盲肠扭转,表现为肚子的右下方或总部突然出现剧烈的疼痛,为一阵一阵的绞榨样的疼痛,患者可感觉恶心、反胃、呕吐,肛门不排大便、也不排气。晚期可出现休克。另一类是亚急性盲肠扭转,表现为肚子的右下方反复发作的疼痛,有程度不同的肚子发胀。右下肚子可摸到肿块,压着会疼。
主要症状是肚子发胀、右下部疼痛,恶心、反胃、呕吐,肛门不排大便、也不排气。
一旦确诊,应立即进行手术,切掉坏死的肠管,解除肠梗阻,禁饮禁食;并及时补充液体,应用抗生素,调节酸碱平衡。
如果治疗不及时,患者会死亡。
症状
肚子发胀、右下方的疼痛是盲肠扭转最常见的症状。
盲肠扭转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盲肠扭转的常见症状包括:
右下腹绞痛(肚子右下方一阵一阵绞榨样的疼痛);
腹胀(肚子胀气);
恶心、反胃;
呕吐;
肛门停止排便、排气;
右下腹包块、有压痛。
盲肠扭转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盲肠扭转的常见并发症包括:
小肠完全性梗阻:盲肠扭转常合并末段回肠和升结肠的一部分一起扭转,如扭转时间长,可造成小肠坏死。
小肠不完全性肠梗阻:如为盲肠部分扭转,可引起小肠不完全性肠梗阻,自动复位后症状可消失,但容易复发。
病因
腹部手术是盲肠扭转最常见的直接原因。
盲肠扭转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腹部手术:是该病最常见的原因;
胚胎发育过程中盲肠的固定和系膜退化不全;
饮食过多;
腹腔内部有粘连;
拉肚子;
过度用力;
怀孕;
盆腔肿瘤。
哪些人容易患盲肠扭转?
有如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盲肠扭转:
吃得过多的人群
用力过大的人群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盲肠扭转:
腹部进行手术的患者
盲肠的固定和系膜退化不全的患者
腹腔内部脏器有粘连的患者
拉肚子的患者
怀孕的妇女
盆腔肿瘤患者
就医
当患者出现肚子胀、右下方疼痛等症状时,请及时就医,当疼痛为一阵阵绞榨样性质,全身持续高热、大量出汗,脉搏细弱,神志不清等症状时,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或立即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肚子胀;
肚子右下方疼痛;
肚子右下方可以摸到鼓鼓的包块,按压后感觉到疼。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肚子右下方一阵一阵绞榨样的疼痛;
毒血症(全身持续高热、大量出汗);
休克(脉搏细弱,神志不清,血压持续降低,呼吸微弱,瞳孔对光反射和肌肉反射消失)。
建议就诊科室
肛肠外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盲肠扭转病?
除询问病史、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外,当医生怀疑是盲肠扭转时,将通过 X 线平片来进一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视诊和触诊:医生可通过右下腹突出的包块以及按压时感觉疼痛来判断患者存在肠梗阻的可能;
腹部 X 线检查(腹部平片):常在上腹和左上腹看到扩张的盲肠,肠内有气体和液体相连接的平面;多个气体和液体相连接的平面可排列像阶梯一样;末端回肠内可充满气体,并位于盲肠右侧。
钡剂灌肠:医生通过患者的肛门向内部注入适量钡剂和空气,然后在 X 线下,观察直肠、结肠以及盲肠情况。医生可以发现钡剂因受阻而集聚在结肠肝曲。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哪里不舒服?
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些症状的?
既往有哪些基础疾病?
是否做过腹部手术?
是否怀孕?
最近大便情况怎么样?
平时饮食怎么样?吃的多不多?
是否经常进行剧烈运动?
是否有盆腔肿瘤史?
有没有进行 X 线检查?若有,结果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得的是什么病?
我为什么会得这种病?
有什么治疗方案?哪种最适合我?花费大概多少?
治疗效果如何?
将来我的恢复情况怎么样?
会不会复发?
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什么?何时随访?
治疗
一旦确诊,应立即进行手术,切掉坏死的肠管,解除肠梗阻,禁饮禁食;并及时补充液体,应用抗生素,调节酸碱平衡。
药物治疗
补液治疗:由于该类疾病患者需要禁食禁水,因此通过静脉补充液体和电解质紊乱为治疗的重要内容,常用的药物有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及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等。必要时可予以白蛋白注射液纠正血容量不足。
纠正电解质紊乱:胃肠道疾病容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应密切监测电解质水平,根据病情变化,及时予以浓氯化钠注射液、氯化钾注射液等纠正电解质紊乱。
营养支持:可予以氨基酸注射液、脂肪乳注射液、10% 葡萄糖注射液等予以营养支持治疗。
抗感染治疗:常用药物有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莫西沙星注射液、甲硝唑注射液等。
手术治疗
盲肠扭转复位和盲肠固定术:适用于无肠坏死的患者。
一期右半结肠切除、回肠横结肠吻合:适用于无肠坏死,一般情况较好的患者。
扭转复位、盲肠内插管造口:适用于无肠坏死,一般情况较差的患者。
坏死肠管切除、近端回肠造瘘、远端横结肠黏膜瘘:适用于病情严重或有穿孔和弥漫性腹膜炎的患者。
其他治疗方法
胃肠减压:减轻胃肠道压力,缓解肠梗阻症状。
禁食禁饮:减轻胃肠道压力。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危险性较大,患者的死亡率极高。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预后较好,生活质量和寿命不受影响。
日常注意
盲肠扭转患者日常注意事项主要包括规范药物治疗、按时复查、有病情变化及时就诊等。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应注意引流管的通畅,避免挤压,术后第 1 天正常量为 300 毫升以内,若过多,应及时告知医生。
用药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可出现恶心、呕吐、乏力等不良反应,一般都可忍受,若症状严重应及时告知医生。
复查:患者应每 6 个月到医院复查 1 次,主要复查腹部平片、钡剂灌肠等。
饮食:术后 1~3 天须流质饮食,而后逐渐转为半流质饮食,若患者无不适,大约 2 周后可正常饮食。
运动:术后第一天患者应卧床休息,尽量避免下床走动;术后 3 天患者可适量在床边活动;术后 1 周可恢复正常活动。
大小便管理:排便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如大便干燥或排便困难,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软化大便药物。
戒烟、限酒:吸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应戒烟。每日饮酒不应超过 1~2 份标准量(1 份标准量为啤酒 285 毫升,红酒 100 毫升,白酒 30 毫升)。
预防
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下述注意事项,减少该病的发病风险即可。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合理饮食,避免吃得过多;
避免进行剧烈活动以及过度用力。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进行过腹部手术、先天性发育不良、盆腔手术、怀孕妇女等人群应定期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