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高血压是什么?清晨高血压怎么办?清晨高血压症状有哪些?

清晨血压在一定范围的升高属生理现象,但如果家庭血压测量,或动态血压监测清晨血压≥135/85 mmHg 和(或)诊室血压≥140/90 mmHg,即为清晨高血压

概述

清晨血压在一定范围的升高属生理现象,但如果家庭血压测量,或动态血压监测清晨血压≥135/85 mmHg 和(或)诊室血压≥140/90 mmHg,即为清晨高血压[1]。

总体上,清晨血压控制现况不满意,国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门诊登记 2187 例高血压患者,早晨 7:00 到 10:00 间测量血压,血压未达标患者多达 1193 例,清晨血压不达标率为 54.6%[1]。

清晨血压异常升高时,尤其是清晨高血压,除其自身的病理生理学原因,更多是血压管理不善所致,即所使用的降压药物无法控制 24 小时血压。危险因素包括高龄、钠盐摄入量多、吸烟、饮酒、糖尿病、空腹血糖异常、代谢综合征和精神焦虑者[1][2][3]。

本病一般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视力模糊、鼻出血、胸闷、气短、胸痛、多尿等。

合理规范化使用降压药物,是有效管理清晨血压的关键[1][3]。

本病会增加脑卒中、心梗、肾损害等的风险。

推广家庭血压监测,是管理清晨高血压的一个简便易行的好方法,对于了解血压控制水平及指导用药,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加强患者教育,正确合理用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也是管理清晨高血压的重要环节。

症状

清晨高血压一般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视力模糊、鼻出血、胸闷、气短、胸痛、多尿等。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肢体无力、口眼歪斜、嗜睡、昏迷、剧烈胸痛等。

清晨高血压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清晨高血压的常见症状包括:

头晕头痛;

胸闷;

胸痛;

视物模糊;

眼底出血;

鼻出血;

心悸;

恶心、呕吐;

肢体麻木;

肢体无力;

抽搐;

昏迷;

意识障碍。

清晨高血压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清晨高血压的进展过程,可能出现的危害和结局是心脑血管事件包括急性心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脑卒中、肾衰竭等。

常见并发症包括:

急性心肌梗死;

主动脉夹层破裂;

脑出血;

心力衰竭;

肾衰竭;

心源性猝死。

病因

导致清晨时段血压增高的确切机制不清。清晨血压异常升高时,尤其是清晨高血压,除其自身的病理生理学原因,更多是血压管理不善所致,即所使用的降压药物无法控制 24 小时血压。危险因素包括高龄、钠盐摄入量多、吸烟、饮酒、糖尿病、空腹血糖异常、代谢综合征和精神焦虑者[1][2][3]。

清晨高血压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交感神经系统激活:清晨前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迅速增强,起床后血浆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均进一步显著升高,使得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率加快,导致清晨血压显著增高。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清晨时段是肾素分泌的高峰,致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可通过扩大血容量、促进肾上腺髓质及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儿茶酚胺等机制,显著升高清晨血压。

内分泌体液因素:内皮素 1 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升高等,可以通过增加外周阻力使血压升高。

动脉重构:高血压患者通常存在有阻力小动脉重构(内径变小,壁/腔比例增加)和血管收缩反应性增强,清晨时段动脉压力感受器敏感性较其他时段低,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可以引起周围血管阻力的迅速升高;随着动脉硬化的发展,动脉的可扩张性减弱,夜间血压不下降,清晨血压明显升高。

服药依从性差:不规律服药或漏服降压药导致的清晨高血压,多数发生在服用非长效制剂的人群中。

其他因素:清晨剧烈活动、吸烟酗酒、睡眠质量、性别、年龄、季节(特别是冬季)等, 在清晨高血压的形成过程中均起着重要作用。

哪些人容易患清晨高血压?

老年人;

不规律服用降压药;

睡眠质量差;

钠盐摄入量增加;

吸烟;

酗酒;

肥胖;

精神焦虑;

糖尿病;

空腹血糖异常。

就医

当患者出现头痛头晕、胸闷胸痛、恶心呕吐、肢体麻木、视物模糊等情况时,应该及时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头晕;

头痛;

恶心呕吐;

肢体麻木;

肢体无力;

胸闷;

憋气;

心悸;

视物模糊;

鼻出血;

眼底出血;

黑矇;

晕厥。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胸痛;

肢体无力;

喘憋;

心悸伴大汗;

晕厥;

意识障碍;

鼻出血。

昏迷。

建议就诊科室

心内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清晨高血压?

清晨血压指清晨醒后 1 小时内、服药前、早餐前的家庭血压测量结果,或动态血压记录的起床后 2 小时,或早晨 6:00 到 10:00 间的血压。与血压晨峰相比,清晨血压定义更明确,可通过家庭血压测量、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及诊室血压测量手段获取。

清晨血压在一定范围的升高属生理现象,但如果家庭血压测量或动态血压监测清晨血压≥135/85 mmHg 和(或)诊室血压≥140/90 mmHg,即为清晨高血压[1][2][3]。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家庭血压监测:通常由被测量者在家中进行,可由家庭成员等协助完成。对于高血压(尤其是儿童及合并糖尿病、妊娠和肾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家庭血压测量方法如下:

应在起床后 0.5~1.0 小时内进行,通常在 6:00 至 10:00。

应尽可能在服药前、早饭前测量血压。

测压前应排空膀胱,并尽可能取坐位。家庭测量清晨血压值通常低于诊室血压,其诊断标准为 135/85 mmHg。

通常建议每天早、晚测量血压,每次测量 2~3 次,取其均值;每周测量 3~4 天,并长期坚持。

对于不能在醒后 1 小时内测量血压的患者(如夜班),也可在醒后超过 1 小时测量,但均需准确记录测量时间。对于少数必须在晚上服用降压药的患者,推荐测量服药前血压,也要记录测量时间。

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通常由仪器自动间断性地定时测量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可评估 24 小时读数间血压变异;可评估昼-夜血压节律;以及可评估降压治疗过程中 24 小时血压控制状况等。应用动态血压监测和评估清晨血压,需要动态血压记录的起床后 2 小时或早晨 6:00 至 10:00 时间段的血压平均值。

诊室血压测量:通常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在医院环境中,用水银柱血压计测量所得。尽管目前诊室血压仍是临床诊断和治疗高血压的主要依据,但诊室血压也存在明显的不足,测量诊室血压无法作为长期监测评估清晨血压的方法。如果想了解患者就诊时的清晨血压控制情况,通常应测量诊室外清晨血压。方法是在早晨 10:00 前使用经过国际标准认证过的电子血压计测量清晨服药前血压。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无头痛、头晕?

家中自测血压多少?

有无视物模糊?

有无胸闷胸痛?

有无恶心呕吐?

有无肢体麻木或无力?

平时血压控制情况?服药情况?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清晨高血压有哪些危害?

需要做哪些检查?

该如何控制?

出现什么情况应该到医院就诊?

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治疗

清晨血压治疗的方案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使用半衰期 24 小时及以上、真正长效每天 1 次服药能够控制 24 小时的血压药物,避免因治疗方案选择不当,导致医源性清晨血压控制不佳。

选择安全可长期坚持使用,并能严格每隔 24 小时吃一次的药物,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对于单纯清晨高血压者,也可调整服药时间。

使用心、脑获益临床试验证据充分,并可真正降低长期心、脑血管事件的药物,减少心、脑血管事件,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1][2][3]。

药物治疗

对清晨高血压的控制,应使用长效降压药(如血管紧张素 Ⅱ 受体拮抗剂等)、改变传统的给药方式,或使用新型的药物定时释放制剂等方法。

疾病发展和转归

清晨高血压如果控制不佳,会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肾脏损害等。

日常注意

清晨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内容包括常规测量清晨就诊前、服药前的医院内诊室外血压。如就诊时患者已服药,应指导患者进行家庭监测血压,测量清晨服药前血压,并记录血压,在下一次就诊时带给医生。

此外,还应教育高血压患者有关清晨血压的“三知道”:知道控制清晨血压至关重要,可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知道定期测量清晨服药前家庭血压,并准确记录,复诊时带给医生;知道坚持每天清晨服用长效降压药物,并指导患者家庭测量清晨血压的正确方法[1][2][3]。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按时服药,监测血压,定期心内科门诊随访。

戒烟限酒,低盐饮食,避免情绪波动。

保持夜间良好睡眠。

晨起后继续卧床片刻、起床动作放缓,起床后避免剧烈活动等。

预防

针对病因方面并没有特殊的预防方式,推广家庭血压监测是管理清晨高血压的一个简便易行的好方法,对于了解血压控制水平及指导用药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加强患者教育,正确合理用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也是管理清晨高血压的重要环节[1]。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按时服降血压的药,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

严格控制食盐的摄入,避免高、高脂饮食。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度波动。

戒烟。

控制体重。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心可宁胶囊的功效与作用-心可宁胶囊说明书

2023-8-3 0:11:30

药品

消炎利胆颗粒(亿帆医药)的功效与作用-消炎利胆颗粒(亿帆医药)说明书

2023-8-3 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