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桡骨远端骨折是因外伤(多为摔倒)、间接暴力所引起的,发生于前臂桡骨远端(近手掌)2~3 cm 的骨折,分为 Colles 骨折、Smith 骨折和 Barton 骨折三种类型。桡骨远端是松质骨与密质骨交界处,骨质较为薄弱,是骨折的好发部位。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生率较高,大约为 17%[1],多发于老年人以及 7~14 岁的儿童。如果失治误治,容易使儿童骨骺闭合,手腕生长畸形;老年人则容易产生曼德隆样畸形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腕关节的功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
主要由间接暴力所引起,如跌倒是手腕背伸、手掌或手背着地;
表现为腕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呈餐叉样或其他样畸形;
外伤后出现了前臂桡骨远端及腕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表现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依靠 X 光片帮助诊断,CT 诊断效果更理想;
治疗原则为使桡腕关节达到解剖复位,恢复腕关节面平整,保证骨断端稳定性并能进行早期功能训练;
治疗后需要进行功能锻炼,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
预防骨折的最佳方法为预防外伤。对于骨质疏松明显的老年人,应注意避免摔倒,平时注意饮食及药物补钙,改善骨质。
症状
桡骨远端骨折有哪些临床症状?
Colles 骨折:
腕部疼痛并迅速肿胀;
骨折移位严重,可出现餐叉状畸形;
腕关节、前臂旋转动作,以及手指活动疼痛且受限。
Smith 骨折:
腕部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
桡骨远端连同腕骨向掌侧移位腕部畸形与Colles骨折的典型畸形相反。
Barton 骨折:
背侧型可出现骨折向手背侧移位,伴腕关节半脱位;
掌侧型可出现骨折向手掌侧移位;
均可出现明显的手腕活动受限及局部肿胀、压痛。
桡骨远端骨折的并发症有哪些?
腕部神经损伤
拇长伸肌腱断裂
Sudeck 骨萎缩
肩手综合征
骨折畸形愈合
桡腕关节不稳定
挤压综合症
脂肪栓塞
关节功能障碍
腕管综合征
肌腱损伤
感染
病因
不同类型的桡骨远端骨折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Colles 骨折:最为常见,多由间接暴力损伤引起。跌倒时,手腕背伸,前臂旋前位、手掌着地,暴力集中于桡骨远端松质骨处而引起骨折;
Smith 骨折:较少见,多由间接暴力损伤引起。与 Colles 骨折相反,由于跌倒时手背着地所形成的,骨折远端向手掌侧移位的骨折。
Barton 骨折:可由间接暴力损伤引起。跌倒时手掌或手背着地,暴力向上传递,通过腕骨的撞击引起桡骨关节面骨折,导致腕关节脱位或半脱位。
桡骨远端骨折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青少年:剧烈运动时不慎造成高能量损伤,如坠落、交通伤,多见关节内骨折;
中老年女性:处于绝经期的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产生变化,致使其患骨质疏松概率增加,从而更易在外伤后出现骨折;
老年人:骨质疏松严重者,较小暴力即可导致粉碎性骨折。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外伤后,出现了前臂桡骨远端及腕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表现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这些表现可以包括:
腕关节疼痛、明显肿胀、活动受限;
前臂短缩、旋转、成角畸形,出现餐叉样或刺枪样畸形;
受伤侧手掌、感觉减退,手指麻木,活动受限;
患侧前臂乃至肩膀疼痛不适。
就诊科室
骨科
医生是如何诊断桡骨远端骨折的?[1]
病史:一般为外伤史,通常医生需了解受伤的时间,受伤的类型,例如是直接暴力损伤,抑或间接暴力损伤等;
体格检查:包括患侧肢体局部压痛、活动度检查,是否有骨擦音,以及前臂、手掌感觉、活动度等尺神经、正中神经神经查体等;
影像学检查:前臂X线摄片可很好的帮助医生明确诊断,以及确定骨折等分型;与 X 线平片相比,CT技术的诊断效果更理想。利用 CT 断层扫描技术进行检查,能够及时了解到患者塌陷、半脱位、分离的具体部位与病变程度,为医师的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医生可能会问的问题?
受伤过了多久?
手臂哪个位置疼痛?
手腕能否活动,活动时有没有不适?
是否有手掌、手指感觉的异常?
哪些情况能改善这些症状?
哪些情况会恶化这些症状?
是否去其他医院就诊过,做了哪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可以询问医生的问题?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都有什么治疗方法,各有什么利弊?
您推荐怎么治疗?
这些治疗会出现什么不良预后?
治疗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如需手术,手术后需要如何康复?
如果治疗后骨折没有愈合,我该怎么办?
如果保守治疗后或已经出现畸形愈合,下一步需要如何处理?
多久需要回来复查?
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原则为使桡腕关节达到解剖复位,恢复腕关节面平整,保证骨断端稳定性并能进行早期功能训练[4]。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无论何种方法,其治疗的终极目的均是获得良好的腕关节功能,活动时无疼痛。
如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5]
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为非手术治疗。在手法整复的基础上,采用小夹板及石膏等,维持手法整复后骨折断端的位置,从而使骨折愈合。主要用于无明显移位的稳定骨折,或对功能要求不高及不耐受手术的患者。
先行骨折牵引,以解除骨折断端嵌插;
根据骨折类型,用手法进行整复;
整复结束后进行骨折固定,并调整松紧。
手术治疗
主要针对不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尤其是移位明显的关节内骨折,在无法取得良好复位和有效固定的情况下,易发生复位丢失。
经皮克氏针固定:常用于关节外不稳定骨折,或一些简单关节内骨折。该法属于一种微创治疗方法,术式简单,克氏针易取出,对骨折周围环境影响小。
外固定支架固定:多用于桡骨远端骨折呈粉碎性或伴有开放性创口,桡骨长度明显改变时。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常应用于陈旧性骨折、复杂性的关节内骨折、移位明显的不稳定骨折以及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的等稳定性较差的骨折。
髓内钉:目前应用较少,有切口小、内固定物不突出于骨面、软组织损伤小、术后可行腕关节全负荷锻炼等优点。
内外联合:对于一些复杂类型的桡骨远端骨折,骨折端极不稳定,复位及固定均存在难度,可用两种或以上的固定方法来治疗。
其他方法:其它还有如腕关节置换以及腕关节镜治疗方法等,但在临床上较少运用。
日常注意
通过系统的临床治疗,一般可有效恢复骨折位置的生理功能,但如果在治疗期间,如锻炼过度或早期锻炼不及时等,都会延缓患者的康复,甚至影响患者的骨折愈合效果,对患者的自理能力产生影响[6]。
按照医嘱,在家加强功能锻炼;
骨折治疗后早期应避免剧烈运动;
如果患者接受了外科手术,应定期至医院复查前臂及腕关节 X 线摄片,必要时复查磁 CT 扫描;
如果患者接受了保守治疗,出院后需定期返院调整石膏、甲板等支具的松紧,并定期严密复查 X 线片以观察骨折对位及愈合情况;
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的症状,如手指麻木、活动受限等,需要立即去医院就诊;
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如牛奶、肉类、虾皮等以促进骨折愈合;
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戒烟、健康饮食、规律锻炼并保持健康的体重。
预防
预防骨折:本病多跌倒损伤引起,预防骨折的最佳方法为预防外伤。对于骨质疏松明显的老年人,应注意避免摔倒,平时注意饮食及药物补钙,改善骨质,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采取有针对性的抗骨质疏松治疗;
预防关节功能障碍: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
预防治疗后出现的腕管综合征:及时返院复查,调整固定支具的松紧度,必要时行切开减压术;
预防伤口感染:定期至医院换药清洗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