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什么?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怎么办?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有哪些?

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在妊娠期期间,数小时至数日内发生的肾小球滤过率急速下降,体内氮质代谢产物潴留,常伴有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为孕产妇重要的合并症之一,严重危及孕妇和胎儿生命安全。在我国,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率为 0.02%~1.84%,在急性肾功能衰竭中占 15%~20%。血容量不足、感染、子痫前期、血栓性微血管病、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和肾后性原因等,是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最主要的病因;胎盘早剥、产科出血性休克、羊水栓塞和严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均为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按照病因分类,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可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按疾病进展可分为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等。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最主要表现为:少尿/多尿、电解质紊乱、氮质血症、软弱无力、贫血、消瘦和肌肉萎缩等。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应针对病因积极治疗,并个体化的对症治疗。若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未接受正规治疗,病程迁延发展,可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严重者可导致死产、早产、死胎,危及孕妇和胎儿生命安全。针对危险因素积极地进行早期干预,可减少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概述

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在妊娠期期间,数小时至数日内发生的肾小球滤过率急速下降,体内氮质代谢产物潴留,常伴有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为孕产妇重要的合并症之一,严重危及孕妇和胎儿生命安全。

在我国,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率为 0.02%~1.84%,在急性肾功能衰竭中占 15%~20%。

血容量不足、感染、子痫前期、血栓性微血管病、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和肾后性原因等,是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最主要的病因;胎盘早剥、产科出血性休克、羊水栓塞和严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均为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

按照病因分类,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可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按疾病进展可分为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等。

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最主要表现为:少尿/多尿、电解质紊乱、氮质血症、软弱无力、贫血、消瘦和肌肉萎缩等。

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应针对病因积极治疗,并个体化的对症治疗。

若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未接受正规治疗,病程迁延发展,可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严重者可导致死产、早产、死胎,危及孕妇和胎儿生命安全。

针对危险因素积极地进行早期干预,可减少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症状

少尿/多尿、电解质紊乱、氮质血症、软弱无力、贫血、消瘦和肌肉萎缩是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症状,病程迁延发展,可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严重者可导致死产、早产、死胎,危及孕妇和胎儿生命安全。

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症状包括:

少尿期:

水肿: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少尿,水分排出减少,容易引起水潴留。

高血压:表现为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

心力衰竭:表现为胸闷气急、呼吸困难、水肿、乏力。

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全身软弱,嗜睡、甚至昏迷。

电解质紊乱:少尿、酸中毒时常伴有肢体麻木,反射消失、乏力、肌肉痉挛、昏迷等。

氮质血症: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

感染。

贫血:表现为面色、指甲床和皮肤黏膜苍白。

出血倾向:表现为皮肤及黏膜等多部位出血,特别是产后大出血。

多尿期:

多尿:日尿量超过正常,可达 5000~7000 毫升/天。

电解质紊乱:表现体重下降、软弱无力,面容憔悴、血压偏低等,当大量排尿,大量的钾离子随尿排出,若补钾不及时,可产生低钾血症,患者表现肌肉软弱无力、麻痹、呼吸困难、腹胀、心脏扩大。

氮质血症。

低热。

恢复期:

软弱无力。

贫血。

消瘦。

肌肉萎缩。

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感染

心力衰竭

昏迷

胃肠道出血

贫血

病因

本病病因除了非妊娠期常见的病因外,妊娠的特殊并发症(如产后出血、胎盘早剥、子痫前期、羊水栓塞、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感染性流产等)可诱发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

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血容量不足:这是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原因,导致孕妇血容量不足的所有因素(如产后出血、胎盘早剥和妊娠剧吐等),都可能导致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感染:感染性流产引起的脓毒败血症性休克,也是导致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孕期激素和解剖学等生理变化,妊娠期尿路感染较为常见,严重感染伴有脓血症常引起低血压,导致肾脏缺血引发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

子痫前期:子痫前期易导致肾血管收缩痉挛,造成血容量不足,这增加患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风险。

血栓性微血管病:主要包括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和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两者均出现血管内血栓引起的血小板消耗、红细胞破坏和全身性缺血,从而损伤肾脏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由于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引起毛细血管袢增厚、肾小管游离脂肪酸的轻度氧化、肾小球细胞过多,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和肾灌注降低,从而发生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

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妊娠期可发生急性肾小球肾炎,各型慢性肾病在妊娠期间肾脏负担加重或因伴有子痫前期而发生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后性原因:由于羊水过多、多胎妊娠和子宫肌瘤等,压迫泌尿生殖系统而引起的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手术损伤(如医源性膀胱和输尿管损伤)也是肾后性原因之一。

哪些人容易患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

胎盘早剥

产科出血性休克

羊水栓塞

严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水肿、高血压、心力衰竭;

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氮质血症;

感染;

贫血、出血倾向;

低热、软弱无力、肌肉萎缩等。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昏迷

晕厥

建议就诊科室

急诊科

妇产科

医生如何诊断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

医生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症状表现和产科检查外,还需结合实验室检查、B 超检查、心电图检查、肾活检等检查结果,可确诊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血常规:抽血检查,了解有无贫血和感染等情况。

肾功能和电解质检查:抽血检查,了解血尿素氮、血肌酐、血钾和血钠等指标有无异常。

尿蛋白定量检查:尿液检查,了解尿液中尿蛋白的含量。

尿液常规:尿液检查,了解尿液理学性状(尿量、外观颜色、比重密度、尿渗透压等)情况,中段尿细菌培养以排除泌尿系统感染。

B 超检查:方便、无创,费用低;完全无尿者应行此项检查以排除结石造成的梗阻。

心电图检查:有助于高钾血症的诊断及对心脏情况的了解。

肾活检:穿刺活检检查,肾活检是诊断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金标准,但操作过程中有较高的出血风险。

在鉴别诊断需要时,还可酌情施行泌尿系统造影、肾图、肾扫描,肾血管造影等检查,常可协助鉴别尿路梗阻,肾前性少尿或肾血管病变。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年龄多大了?

以前有没有类似的症状发作?

目前有感觉哪里不舒服或疼痛吗?

症状出现多久了?是否进行性加重?

目前接受什么治疗?

近期做过什么实验室或影像学检查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的症状?

是否与其他疾病有关?

还需要做什么检查吗?

要怎么治疗?医保有报销吗?

能自愈吗?会不会有后遗症?并发症?

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有没有忌口?

治疗

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原则是评估母体病情变化,监测胎儿情况,快速、准确地发现和纠正诱发因素,对症支持治疗,预防进一步损害和恶化。

药物治疗

静脉滴注 25%~50% 葡萄糖溶液:针对有进食困难者,可同时注意补充多种维生素(B、C、D)、叶酸等。

静脉滴注氯化铵溶液:纠正低氯血症,同时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纠正低血氯性碱中毒。

静脉滴注 10% 葡萄糖酸钙溶液:纠正低钙血症,同时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静脉滴注 10%~25% 葡萄糖液加胰岛素:针对治疗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高血钾症状,同时严格限制钾盐摄入(如含钾较多的食品,如橘子、土豆、肉类等)。

静脉滴注 5% 碳酸氢钠溶液:针对治疗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代谢性酸中毒,并动态随访监测血气分析,同时静注 10% 葡萄糖酸钙以防低钙性抽搐。

抗感染类药物:用药前应完善病原学检查,根据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常用药物: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第三代头孢类药物。

手术治疗

术前应先积极抗感染、抗贫血、抗休克,待休克纠正后再行手术,完善的术前准备可降低死亡率和复发率。

泌尿道阻塞手术治疗:当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是由于泌尿道阻塞所造成,则应进行膀胱镜检,放置支架,和经皮肾镜治疗等手术以减轻梗阻。

终止妊娠:防止病情进展,可选择剖宫产术终止妊娠。

肾移植:适用于当所有其他疗法失败后,作用是用健康肾替代,改善症状。

其他治疗方法

积极治疗原发病:针对原发病,对症支持治疗,预防进一步损害和恶化。

一般治疗:

专人护理,尤其要详细记录患者 24 小时出入量,并监测尿液性质、血液生化、血肌酐清除率及动脉血气等,及时追踪肾功能的变化,了解病情。

合理的营养补充可提供足够热量,减少体内蛋白分解,从而减慢血氮质升高速度,降低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病死率。

禁食期间静脉补充液体、维生素和电解质,以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换血或血浆置换:针对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和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的症状,血浆置换是最有效的方法,能明显改善孕妇的生存率。血浆置换治疗可以清除体内的内毒素及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大分子毒性物质,还能补充体内缺乏的凝血因子,减少血小板聚集,促进血管内皮修复。

肾替代治疗(透析):透析就是代替肾脏工作,当患者肾功能持续恶化时,毒素大量存留体内,通过透析能将这些毒素清除出体外。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未接受正规治疗,病程迁延发展,可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严重者可导致死产、早产、死胎,危及孕妇和胎儿生命安全。

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经过正规积极治疗后,预后一般良好。

日常注意

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应从心理护理、饮食管理、改善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日常注意管理,坚持治疗,定期复查复诊,以达到更好的治疗预期。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心理护理:家庭应多给予产妇关爱与安慰,消除不良情绪(如紧张、焦虑和抑郁、情绪低落等),增加安全感和自信心,稳定情绪,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饮食管理:

术后应先禁食、给予静脉输注营养液,待排气、排便后开始尝试进食,术后 2 天内嘱少食容易胀气的食物,如牛奶、豆浆及过甜的食品。从液体饮食逐渐过渡细软无渣的饮食,少量多餐,适应后再正常饮食。

少尿期严格控制进食含钾丰富的水果、蔬菜(如香蕉、橘子、苹果、鲜蘑菇等),给予适量的优质蛋白质饮食(如鱼肉、虾、牛羊肉、脱脂牛奶等),限制钠盐摄入。

多尿期可食富有钾和蛋白质的食物。

康复期逐渐恢复普通饮食及高蛋白的食物,可增加猪肝、菠菜、西红柿等以通过食疗纠正贫血。

饮食以温热为宜,忌生冷以及辛辣食物,如辣椒、生姜及饮浓茶、浓咖啡等。

皮肤护理:昏迷患者应定时翻身,防止压疮,如翻身训练,预防性使用气垫床、棉垫等保护性措施。

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穿宽松舒适的裤子,保持环境、床铺的干净和整洁,防止感染。

导尿管放置的位置要正确并予以固定,观察尿量及颜色,同时记 24 小时出入水量。2 次/天用 3‰碘伏溶液擦洗外阴,更换引流袋,预防尿路感染。根据恢复情况,尽早夹闭尿管,进行排尿训练,以期尽早拔除导尿管。

术后 8 小时伤口加压沙袋,术后 24 小时观察伤口有无渗液、渗血。以后应注意有无感染,敷料湿透时及时更换,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术后需要卧床休息,剖腹产 3 天后可下床走动,以慢走为主,以防止下肢血栓的发生。

改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熬夜,控制体重。

大小便管理:排便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如大便干燥或排便困难,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软化大便药物;多饮水以增加尿量,促进细菌和炎性物质排出。

复查随访:遵医嘱服药,产后定期(一般在产后 42 天)复查,如发现异常,应该及时就诊。

预防

针对危险因素积极地进行早期干预预防,从而预防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预防原发病的发生,严格管理好肾毒性药物应用的适应证、禁忌证和使用方法。严格执行采血、配血和输血操作规程等,防止因血型不合输血造成的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

积极抢救重危病人:及早控制诱发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疾病,去除原发病灶及时终止妊娠,防止或减轻休克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控制诱发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

具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经专科医师评估后,可考虑早孕期开始口服低剂量的阿司匹林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多喝水好吗 多喝水的好处

2023-8-15 23:23:44

药品

咳特灵片的功效与作用-咳特灵片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