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骨骨折是什么?上颌骨骨折怎么办?上颌骨骨折症状有哪些?

上颌骨骨折指上颌骨在遭受来自正前方、下方或侧方打击力时,发生的骨折。上颌骨位于人体面中部的中央,位置较为显著,是面中部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之一。流行病学数据多变。颌面部骨折患者中,上颌骨骨折约占 11.8%。病因是道路交通伤害、人身攻击、跌倒、工作事故、运动事故等。危险因素为骨质疏松、危险运动。按骨折线的高低位置,将其分为三型:上颌骨低位骨折或水平骨折,上颌骨中位骨折或锥形骨折,上颌骨高位骨折或颅面分离骨折。面部外形改变、肿胀、牙齿咬合关系错乱,眼眶周围瘀斑、肿胀等。治疗方法以手法复位与手术复位加骨折段的固定,治疗关键为尽早进行骨折的解剖复位,功能稳定性固定,治疗难点为骨折段的正确复位及固定。上颌骨骨折容易影响咀嚼功能导致进食障碍,颌面部外形改变影响容貌。加强道路安全意识,避免交通事故,减少外伤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概述

上颌骨骨折指上颌骨在遭受来自正前方、下方或侧方打击力时,发生的骨折。上颌骨位于人体面中部的中央,位置较为显著,是面中部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之一。

流行病学数据多变。颌面部骨折患者中,上颌骨骨折约占 11.8%。

病因是道路交通伤害、人身攻击、跌倒、工作事故、运动事故等。危险因素为骨质疏松、危险运动。

按骨折线的高低位置,将其分为三型:上颌骨低位骨折或水平骨折,上颌骨中位骨折或锥形骨折,上颌骨高位骨折或颅面分离骨折。

面部外形改变、肿胀、牙齿咬合关系错乱,眼眶周围瘀斑、肿胀等。

治疗方法以手法复位与手术复位加骨折段的固定,治疗关键为尽早进行骨折的解剖复位,功能稳定性固定,治疗难点为骨折段的正确复位及固定。

上颌骨骨折容易影响咀嚼功能导致进食障碍,颌面部外形改变影响容貌。

加强道路安全意识,避免交通事故,减少外伤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症状

面部外形改变、肿胀、牙齿咬合关系错乱,眼眶周围瘀斑等症状是上颌骨骨折最典型的症状。

上颌骨骨折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上颌骨骨折的常见症状包括:

面部外形改变:上颌骨骨折最典型的症状。表现为面部的畸形,包括内眦距增宽、鼻根塌陷、类似于“马面”样面容等。因为上颌骨骨折后骨折段发生移位,导致面部外形的改变。

面部肿胀、出血:上颌骨骨折典型的症状。变现为骨折区域面部组织的肿胀、淤青、出血。

牙齿咬合关系错乱:上颌骨骨折导致骨折段移位必然导致咬合关系错乱。表现为后牙早接触、前牙不接触。

眼眶周围瘀血:面侧眶周围均呈青紫状,好像带了一副黑边框眼镜。

上、下睑及球结膜下出血。

复视:眼球移位导致视物重影。

意识障碍:并发颅脑损伤时可有嗜睡、蒙眬、昏迷症状。

上颌骨骨折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上颌骨骨折情况严重者,可能伴发颅底骨折、颅脑损伤、脑脊液瘘等严重病变。

常见并发症包括:

颅底骨折

颅脑损伤

脑脊液瘘

脑脊液鼻瘘

耳、鼻出血

病因

上颌骨骨折常见的病因包括道路交通伤害、人身攻击、跌倒、工作事故、运动事故。

上颌骨骨折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交通事故;

人身攻击;

工伤事故;

跌打损伤;

运动损伤。

哪些人容易患上颌骨骨折?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或司机: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工人:高空坠落伤。

运动爱好者:跌打损伤。

酗酒者:酒精因素导致暴力致伤。

儿童:摔伤。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骨质疏松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面部外形改变:表现为面部的畸形,包括内眦距增宽、鼻根塌陷、类似于“马面”样面容等。

骨折区域面部组织的肿胀、淤青、出血。

牙齿咬合关系错乱,后牙早接触、前牙不接触。

眼眶周围瘀血,好像带了一副黑边框眼镜。

上、下睑及球结膜下出血。

复视:眼球移位导致视物重影。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嗜睡、朦胧、昏迷。

头痛、呕吐。

呼吸、脉搏浅弱。

血压下降。

建议就诊科室

口腔颌面外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上颌骨骨折?

当医生怀疑是上颌骨骨折时,将通常进行视诊、触诊、咬合关系检查,在有面部畸形、骨折片移位、咬合关系错乱结果后,可能进一步通过 X 线、三维 CT 等检查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视诊:观察面部有无畸形,有无内眦间距的增宽、鼻根塌陷、面部有无出血、肿胀、眼球有无移位、运动受限、有无张口受限等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触诊:通过触诊患区有无组织的凹陷、台阶感,可以明确骨折的部位。

咬合关系检查:检查咬合关系,检查是否有后牙早接触、前牙不接触来判断是否发生骨折及骨折段的移位。

X 线检查:通过拍摄 X 线片诸如全口曲面断层片、下颌骨后前位片来帮助骨折的定位和诊断。

三维 CT:可清晰显示骨折片在三维空间上的位置关系,特别是旋转移位等,是骨折诊断和疗效评估的最佳手段,对正确制订治疗方案极有帮助。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发生的创伤?距离现在多久了?

有没有头痛、呕吐、嗜睡的症状?

有没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状?

什么原因导致的创伤?

上下牙齿能正常咬合吗?

看东西重影吗?

有没有昏迷的症状出现?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的病情严重吗?

需要做手术吗?

需要做哪些检查和治疗?

治疗效果如何?需要治疗多长时间?

术后需要注意什么?会不会有后遗症?

治疗后多久可以恢复?

治疗后会对面型有影响吗?会不会影响其他功能?

怎么做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治疗

治疗方法为手法复位与手术复位以及骨折段的固定。

手术治疗

手法复位:在新鲜的单纯性骨折的早期,骨折段比较活跃。用手或借助于上颌骨复位钳,易于将错位的上颌骨回复到正常位置。

牵引复位:骨折后时间稍长,骨折处已有部分纤维性愈合,或骨折段被挤压至一侧或嵌人性内陷,或造成腭部分裂,向外侧移位,用手法复位不能完全回复到原有位置,或一时无法用手法复位时,则可采用牵引复位。包括颌间牵引(在上下颌牙列上安置有挂钩的工具,牵引其上颌骨恢复正常位置)及颅颌牵引(运用外牵张支架将颅骨与上颌骨连接,牵引上颌骨恢复位置)。

手术复位:如骨折段移位时间较长,骨折处已发生纤维愈合或骨性愈合,用上述两种方法都难以复位时,则需采用手术复位。在颅颌面部采取各种切口入路,在直视下对骨折段进行复位。

单颌固定:小骨折、牙槽突骨折、移位不大的骨折时在上颌骨上进行固定。目前不多用。

颌间固定:将上下颌通过带钩的牙弓夹板、结扎丝等固定在一起。目前也不多用。

坚固内固定:目前颌骨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法。手术下,通过加压板、皮质骨螺钉、小钛板或微型钛板及其他材料将骨折段接合并固定。适用于大的开放性骨折、全面部骨折、有骨缺损的骨折、明显移位的上颌骨骨折、上颌骨无牙可作固定、上颌骨多发及粉碎性骨折等的患者。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因为面部外形肿胀、出血严重影响生活,严重者可能伴发颅底骨折、颅脑损伤、脑脊液瘘等,危及生命。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以消除面部的肿胀、出血及畸形,达到骨折区域的愈合,从而恢复面部的外形及各项功能。

日常注意

预防感染、早期进行功能训练、保持口腔清洁有利于病情的好转。

术后注意事项:观察手术部位的伤口敷料渗血情况, 如出血较多浸湿敷料, 应及时就诊换药。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以免增加切口感染的机会。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严格遵从医嘱服药,可以服用止痛药、消炎药,如果伤口出现红肿热痛, 应当及时就医。

术后、用药复查:术后应用抗生素 3 天左右,预防感染。术后 3 个月复查,检查咬合及张口情况,复查 CT,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饮食: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食或半流饮食。例如牛奶、八宝粥、鸡蛋羹等。

运动:

在手术结束后的一周内,应尽早进行张口练习,每天练习 3 次,循序渐进的增加张口度,每次练习 15 分钟左右。

运动时要小心谨慎,注意地面障碍物、防止滑倒及摔伤,做好面部防护。

其他:保持口腔清洁,伤口清洁,预防感冒,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预防

加强道路安全意识,严禁止道路违法违章行为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针对可变的因素:

遵守交通规则,勿随意闯红灯。

高危职业要谨慎,作业时做好防护。可根据条件佩戴头盔、面罩等护具。

运动爱好者平时注意安全,勿随意挑战极限运动。

戒酒。

针对不可变的因素:

骨质疏松的患者多吃蔬菜、蛋白质和富有维生素的饮食,多吃奶制品、绿色叶菜及豆制品来补钙。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夏季哪些食物不能吃冰?

2023-8-29 23:23:44

疾病

踝关节结核是什么?踝关节结核怎么办?踝关节结核症状有哪些?

2023-7-22 16: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