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人体所能承受的温度仅为 65℃,超过这个温度值就会被烧伤。烧伤主要由火焰、热液、高温气体、激光、炽热金属液体或固体、电流、化学物质(如强酸、强碱)等引起。
烧伤的临床症状与烧伤深度有关,临床上一般采用三度四分法,将烧伤深度分为 Ⅰ°、浅Ⅱ°、深Ⅱ°、Ⅲ°。
小面积浅度烧伤,体液渗出量小,不影响全身的血循环。大面积或深度烧伤时,大量液体渗出会导致休克和感染,可并发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
轻度烧伤,3~7 天脱屑痊愈,短期内可能有色素沉着;大面积烧伤病情危重,需接受抗感染、外科手术、皮肤移植等治疗。
症状
烧伤有哪些症状?
烧伤的临床症状与烧伤深度有关,而烧伤深度的判定一般采用三度四分法,即将烧伤深度分为 Ⅰ°、浅Ⅱ°、深Ⅱ°、Ⅲ°。
一般将 Ⅰ° 和浅 Ⅱ° 称为浅度烧伤,深 Ⅱ° 和 Ⅲ° 称为深度烧伤。
Ⅰ° 烧伤:仅伤及表皮浅层,生发层健在。皮肤表面红斑状、干燥,烧灼感。
浅 Ⅱ° 烧伤:伤及表皮的生发层和真皮乳头层。局部红肿明显,有大小不一的水疱形成,内含淡黄色澄清液体,水疱皮如果剥脱,创面红润、潮湿、疼痛明显。
深 Ⅱ° 烧伤:伤及真皮乳头层以下,但仍残留部分网状层,深浅不尽一致,也可有水疱,但去疱皮后,创面微湿,红白相间,痛觉较迟钝。
Ⅲ° 烧伤:又称为焦痂型烧伤。全层皮肤烧伤,可深达肌肉甚至骨骼、内脏器官等。创面蜡白或焦黄,甚至碳化。硬如皮革,干燥,无渗液,针刺和拔毛没有痛觉。可见粗大栓塞的树枝状血管网(真皮下血管丛栓塞)。
烧伤有哪些后果?
烧伤的危害与后果和烧伤深度密切相关。
Ⅰ° 烧伤:皮肤再生能力强,3~7 天脱屑痊愈,短期内可能有色素沉着。
浅 Ⅱ° 烧伤:创面靠残存的表皮生发层和皮肤附件(汗腺、毛囊)的上皮再生修复,如不感染,创面可于 1~2 周内愈合,一般不留瘢痕,但多数有色素沉着。
深Ⅱ° 烧伤:由于真皮层内有残留的皮肤附件,创面修复可依赖其上皮增殖形成上皮小岛,如果不感染,可融合修复,需时 3~4 周,但常有瘢痕增生。
Ⅲ° 烧伤:由于皮肤及其附件全部被毁,3~4 周后焦痂脱落,创面修复有赖于植皮或上皮自创缘健康皮肤生长。愈合后多形成瘢痕,且常造成畸形。
另外,燃烧时烟雾中还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如一氧化碳 (CO)、氰化物等,被吸入至下呼吸道,引起局部腐蚀或全身中毒,又称呼吸道烧伤。此为烧伤的严重情况,死亡风险高。
此外,烧伤的常见并发症有休克、全身性感染、肺部并发症、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应激性溃疡和脑水肿等。
病因
烧伤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人体所能承受的温度仅为 65℃,超过这个温度值就会被烧伤。
烧伤主要由火焰、热液、高温气体、激光、炽热金属液体或固体、电流、化学物质(如强酸、强碱)等引起。以火灾为例,火焰表面温度可达 800℃ 以上。另外,火灾烟雾中携带着较高温度的气体和微粒,人体吸入后会灼伤呼吸道,导致组织水肿、分泌物增多,阻塞呼吸道,造成窒息。
烧伤组织可能出现坏死,体液渗出引起组织水肿、变性。小面积浅度烧伤,体液渗出量小,不影响全身的血循环。大面积或深度烧伤时,大量液体渗出会导致休克和感染,可并发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
烧伤有哪些高危因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资料,烧伤的高危因素或高危人群主要包括:
老年人和儿童。
欠发达和中低收入国家和地区。
其他因素,如:
特定的职业,如厨师、消防员等。
公众聚集场所缺乏适当的安全措施。
患有癫痫、周围神经病,身体残疾,存在认知障碍。
酗酒和吸烟。
经常接触化学物质的人员(如化学实验人员)。
经常使用石蜡。
液化石油气和电力安全措施不足。
就医
何时应就诊?
发现火情,应立即报警。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手部、足部、面部、会阴部、主要关节部位出现烧伤或大面积烧伤;
深度烧伤;
由化学物质或电流引起的烧伤;
气道呼吸困难或灼伤。
轻微的烧伤可以在家自行处理,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大水疱;
有感染迹象,如伤口有液体渗出、疼痛加剧、红肿;
烧伤的皮肤或水疱几周内仍未痊愈;
出现新的、不明原因的症状;
明显疤痕。
就诊科室
急诊科
烧伤科
医生是如何确定烧伤严重程度的?
轻度烧伤:Ⅰ° 烧伤面积 10% 以下。
中度烧伤:Ⅱ° 烧伤面积 11%~30%,或有 Ⅲ° 烧伤但面积不足 10%。
重度烧伤:Ⅱ°烧伤总面积 31%~50%;或 Ⅲ° 烧伤 11%~20%;或 Ⅱ°、Ⅲ° 烧伤面积虽不到上述程度,但已发生休克等并发症,或存在较重的吸入性损伤、复合伤等。
特重烧伤:Ⅱ°烧伤总面积 50% 以上;或 Ⅲ° 烧伤 20% 以上。
治疗
烧伤创面如何处理?
Ⅰ° 烧伤
Ⅰ° 烧伤不需要特殊处理,一般会自行消退,但应注意保护创面,如烧灼感加重,可涂抹薄层油脂。
小面积浅 Ⅱ° 烧伤
小面积浅 Ⅱ° 烧伤清创后,如果水疱皮完整,应予保存,只需抽去水疱液,消毒包扎,水疱皮可充当生物敷料,保护创面、减痛,且有利于创面愈合。如果水疱皮已撕脱,可用无菌凡士林纱布包扎。
除非敷料浸湿、有异味或有其他感染迹象,不必经常换药,以免损伤新生上皮。如果创面已经感染,应勤换敷料,清除脓性分泌物,保持创面清洁,多能自行愈合。
深度烧伤
深度烧伤由于坏死组织多,感染难以避免,患者需要接受抗感染治疗。
烧伤组织由开始的凝固性坏死,进展到与健康组织分离,需要 2~3 周,在这期间随时都存在侵入性感染的威胁。因此患者多需接受积极的手术治疗,包括早期切痂(切除深度烧伤组织达深筋膜层)、或削痂(削除坏死组织至健康平面),并立即进行皮肤移植。
早期外科手术能够减少全身性感染发生率,降低脏器并发症,提高大面积烧伤的自愈率,并缩短住院日。
大面积烧伤
大面积烧伤患者健康皮肤所剩无几,需要做皮肤移植。皮肤移植主要用于修复皮肤与其下的组织缺损,以及矫正外部畸形等。
自体皮肤移植常用两类方法:游离皮片移植和皮瓣移植。
游离皮片移植。游离皮片的存活有赖于皮片与创面建立血液循环,所以移植的皮片需紧贴创面。
皮瓣移植。适用于修复软组织严重缺损,肌腱、神经、血管裸露,创底血液循环差的深度创面,特别是功能部位。
日常注意
轻微的烧伤可自行处理,较严重的烧伤就医后应遵医嘱,避免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
轻微的烧伤,皮肤会出现红红的一片,有灼热感,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或将烧伤皮肤在冷水中浸泡 15~20 分钟左右,避免冰敷。
烧伤处如果已有水疱形成,小的不要挑破,应等其自然吸收消散;水疱较大时,应到医院处理,以免影响创面修复,增加感染风险。
如果痛感强烈,可使用非处方止痛药。
预防
小心厨房用火
厨房是家庭防火的重点区域,要注意:
灶具周围不能堆放杂物,切勿存放易燃物;
炉具应经常清洗,确保不会积存油脂。
应保持燃气周围空气流通。严禁煤气或液化气同电饭煲、电磁炉、酒精炉、煤炉等混杂使用。如怀疑燃气泄漏,应:
立即关闭燃气阀门;
将附近火源关闭,打开所有门窗通风,切勿开关任何电器(包括手机);
如果气味强烈,应立即外出打电话报警,并通知邻居疏散。
吸烟者注意防火
不要在床上吸烟,不要随意丢弃燃着的香烟、蜡烛, 不要把热的烟灰缸倒进垃圾桶。
点火用具要放好
把火柴、打火器和蜡烛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