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是什么?肾结石怎么办?肾结石症状有哪些?

当尿液成分中钙、草酸等可溶物浓度过高,会形成结晶,这些结晶不断凝聚增大,就形成了肾结石。在人群中,每100个人中有8个会发生肾结石,男性比女性更常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病,超过80%的患者处于21~50岁这一年龄段。尿量减少、尿路梗阻或感染会导致肾结石发生。某些代谢类疾病(如甲亢、糖尿病等)、药物(青霉素等抗生素、氨苯喋啶等利尿药)及平时的生活习惯(如喜欢高嘌呤饮食等),也会引发肾结石。肾结石最常见的症状为肾绞痛,疼痛剧烈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血尿、排尿困难、尿急、排尿时排出结石也是常见症状。部分患者无症状,是在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结石。肾结石可通过尿液从身体中排出,对于无法排出的结石,可通过超声碎石、手术取石,也可采用排石药物。对于结石引发肾绞痛的患者,可服用止痛药。如果并发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肾结石易复发。积极治疗引发肾结石的疾病,调整饮食、改善生活习惯等,能够有效预防肾结石复发。

概述

当尿液成分中钙、草酸等可溶物浓度过高,会形成结晶,这些结晶不断凝聚增大,就形成了肾结石。

在人群中,每100个人中有8个会发生肾结石,男性比女性更常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病,超过80%的患者处于21~50岁这一年龄段。

尿量减少、尿路梗阻或感染会导致肾结石发生。某些代谢类疾病(如甲亢、糖尿病等)、药物(青霉素等抗生素、氨苯喋啶等利尿药)及平时的生活习惯(如喜欢高嘌呤饮食等),也会引发肾结石。

肾结石最常见的症状为肾绞痛,疼痛剧烈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血尿、排尿困难、尿急、排尿时排出结石也是常见症状。部分患者无症状,是在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结石。

肾结石可通过尿液从身体中排出,对于无法排出的结石,可通过超声碎石、手术取石,也可采用排石药物。对于结石引发肾绞痛的患者,可服用止痛药。如果并发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肾结石易复发。积极治疗引发肾结石的疾病,调整饮食、改善生活习惯等,能够有效预防肾结石复发。

症状

体积较小的结石通常没有任何症状,体积较大的结石可能导致肾绞痛,尤其是当结石阻塞输尿管时,疼痛会剧烈。

肾结石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肾绞痛:这是肾结石最常见的症状。

疼痛发生于下腹部,可能蔓延到背部和腹股沟处。

疼痛为剧烈的绞痛,常持续 20~60 分钟。

由于疼痛剧烈,可能引发恶心和呕吐。

血尿:大部分患者存在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通常由结石对尿路上皮的损伤引起。

尿液浑浊,尿中有小结石或砂状物质:部分小结石能从尿中排出。

排尿困难、尿急:结石移行至输尿管末段时,可刺激膀胱,引起排尿困难、尿急等症状。

肾结石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永久性肾损伤:肾结石可导致持续性梗阻,引起输尿管、肾盂扩张,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永久性肾损伤;

泌尿系感染:可继发泌尿系感染,引起发热、肾盂肾炎等。

病因

肾结石由尿液成分中钙、草酸等可溶物浓度过高,析出结晶引起,与多种疾病及平时的生活习惯有关。

肾结石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80% 的肾结石为钙结石,大多数为草酸钙,少数为磷酸钙。

正常情况下,当尿液中的可溶的物质(如钙、草酸等)过多时,就会在肾脏中析出结晶。结晶不断凝聚,最终形成结石。

肾结石的常见原因包括:

尿量减少:当尿量少时易形成结石。因此,居住在炎热地区的人群,肾结石较高发。

尿路梗阻:当尿路存在梗阻,排尿不畅会形成肾结石。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引发的肾结石,也称为感染性结石。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疾病,会影响尿液pH值,使尿钙排泄增加、尿酸排泄减少,形成肾结石。

某些药物:抗生素(阿莫西林、头孢曲松、诺氟沙星、磺胺嘧啶等)、利尿药(氨苯喋啶、双氢氯噻嗪、呋噻米等)、某些治疗HIV病毒的药物(茚地那韦、利杜那韦等)、造影剂(普罗碘胺、碘海醇)等,会影响尿液排泄或尿pH值,形成肾结石。

哪些人更易患肾结石?

饮水过少,或爱喝浓茶、咖啡、高糖饮料的人群

高蛋白、高脂饮食,高嘌呤(动物内脏、海产品、啤酒等)饮食,以及爱吃富含草酸食物(菠菜、豆类、葡萄、桔子、番茄、土豆等)的人群

过量补钙

肥胖

有肾结石家族史

进行过胃肠手术,例如胃旁路手术,也会增加肾结石的发生风险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出现肾绞痛、血尿等症状时,应尽快到门诊或急诊就诊;

初发症状为尿液排出结石者,千万不要认为石头已经排出就不再重视。这类患者也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避免复发。

建议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肾结石?

尿常规:发生肾结石时,尿常规中的红细胞、白细胞、硝酸盐均可能为阳性。

24小时尿液检测:有助于确定肾结石的基础代谢原因或病因。尤其是反复出现肾结石的患者,应该接受定期的 24 小时尿液监测。检测项目包括尿量、尿 pH 值、肌酐、钠、钙、草酸盐、尿酸和枸橼酸盐。

尿妊娠试验:对于女性患者,需要进行该检查排除异位妊娠(宫外孕)这种危急情况。

血电解质、尿素、肌酐:检查项目包括血钠、钾、氯、碳酸氢盐、肌酐、尿素、钙、尿酸和磷。高钙血症可能提示基础病因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高尿酸血症可能提示痛风。

B 超检查:通过B超检查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等,能够帮助医生了解结石的位置。由于该检查无辐射,是孕妇首选的检查方法。

X 线检查:可帮助医生排除肠梗阻、消化道穿孔等疾病,可初步反映结石的的部位、形态。

CT 检查:首选低剂量 CT 平扫。CT 扫描可明确评估结石的大小、部位、梗阻等情况,还能反映出肾脏的情况。

结石成分分析:如可获得结石,可进行结石成分分析。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无腹痛、腰痛?疼痛性质(是绞痛还是刺痛、钝痛)?

疼痛时间有多长?是发作性还是持续性?

有没有什么诱发因素?什么情况下能缓解?

症状已经出现了多久?

有无血尿?是全程血尿吗?

有无尿频、尿急、尿痛?有无尿泡沫增多?

尿液有排出过结石吗?

尿量如何?

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痛风等病史?

有没有做过胃肠道手术?

平时吸烟吗?喝酒吗?

平时挑食吗?一般吃什么食物?

有没有肾结石、肿瘤等病史及家族史?

患者可以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会得肾结石?能治好吗?

需要做哪些检查?

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是否需要治疗?哪种方法最适合我的病情?

医保能报销吗?

有办法预防结石复发码?

是否需要改变某些生活习惯?

治疗

肾结石的治疗分紧急状态下的治疗和非紧急状态下的治疗。

紧急状态:及时解除梗阻和控制感染

当肾结石造成尿路梗阻时,医生通常在进行补液并控制疼痛。之后,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引流。引流的方式包括:

放置输尿管支架,使其穿过梗阻结石,实现肾脏引流。

由放射介入医师进行经皮肾造瘘术引流。

梗阻通常会伴发感染。对于出现感染的患者,需要及时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非紧急状态:治疗取决于结石大小及有无并发症

结石直径<10毫米,无并发症

这类结石中,部分可自行排出,绝大多数发生在 4~6 周内。

不能排出的结石,可采用以下方法治疗:

药物排石:主要采用的药物为 α 受体阻滞剂(例如坦索罗辛、阿夫唑嗪或赛洛多辛)、枸缘酸钾和碳酸氢钠等药物。在我国,医生也可能采用一些中成药辅助排石。

手术取石:如果药物排石失败,且病情加重,出现持续梗阻、脓毒症等情况,医生会采用手术取石。

结石直径≥10毫米

这类结石较大,药物排石通常效果不佳。通常采用的治疗包括: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ESWL) :这是创伤最小的一种治疗方式,绝大多数无并发症的患者均适用。通过体外产生的冲击波震碎结石,将结石震为小块,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输尿管镜碎石术(RIRS):这种操作的创伤性大于 ESWL,但净石率更高。这种治疗通过尿道置入输尿管软镜,上行至肾盂、肾盏内,使用激光击碎结石,使之成为小颗粒状,以便排出。

经皮顺行输尿管镜:这种治疗主要适合结石直径超过15毫米的患者。

经皮肾镜取石术:这种治疗创伤相对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仅用于结石超过 20 毫米的大结石或复杂性结石,或ESWL和RIRS治疗失败的患者。

腹腔镜、机器人、开放手术:适用于上述治疗失败的复杂结石患者。

上述治疗也适合结石直径<10毫米、药物治疗失败后的肾结石患者。

针对引发肾结石疾病的治疗

如果肾结石是由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引发的,在治疗肾结石时,医生也会加强对这类疾病的控制。

疾病发展和转归

肾结石很容易复发,5 年复发率约为 30%,10 年复发率约为 50%。

所有肾结石患者,需要调整饮食、改善生活习惯,积极治疗引起肾结石的代谢性疾病,减少复发。

日常注意

肾结石患者日常注意应注意以下事项:

饮食调整: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低脂乳制品及少量动物蛋白,减少钠、蔗糖、果糖等物质的摄入,避免食用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土豆等;多饮水,少喝饮料。

规律锻炼、控制体重:增加运动量,减轻体重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减轻代谢综合征,纠正肥胖、糖尿病、痛风等可引起尿液成分改变的相关因素,预防肾结石的发生。

及时就医:出现疼痛、血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预防

肾结石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因此,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结石复发。以下措施有助于预防肾结石:

多饮水,少喝咖啡、浓茶和含糖饮料

每日排尿量至少 2 升,这样有助于预防结石

饮食中减少钠、蛋白质、脂肪、嘌呤类食物的摄入

多吃柑橘类水果有助于预防肾结石复发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回生第一丹丸的功效与作用-回生第一丹丸说明书

2023-8-3 0:11:30

保健

前列腺炎给男性带来六大危害

2023-9-19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