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溃疡是什么?食道溃疡怎么办?食道溃疡症状有哪些?

食道溃疡是指由于不同病因引起、发生于食道黏膜表面组织的局限性缺损、溃烂病变,食道的黏膜层、黏膜下层直至肌层被破坏而形成的炎性病变,内镜检查可确诊。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患病率存在差异,目前尚无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据现有文献报道,检出率约为 1.5%

别称

食管溃疡

概述

食道溃疡是指由于不同病因引起、发生于食道黏膜表面组织的局限性缺损、溃烂病变,食道的黏膜层、黏膜下层直至肌层被破坏而形成的炎性病变,内镜检查可确诊。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患病率存在差异,目前尚无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据现有文献报道,检出率约为 1.5%[1]。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2]。随着人们对该病认识水平的提高及内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检出率呈升高趋势。

反流性食管炎是最主要病因。

主要症状是胸骨后疼痛或高位上腹部疼痛,反酸,烧心等。

治疗包括一般治疗、针对病因治疗、针对症状治疗和并发症治疗。

疾病后期可引起出血、食道梗阻、破裂穿孔等并发症,重者可危及生命。

应尽可能去除导致食道溃疡发生的各种因素,戒烟戒酒、避免刺激性饮食,避免过快、过烫饮食,避免饭后平卧。有相关症状者及时、定期进行内镜检查,规范治疗。

症状

食道溃疡的主要症状是胸骨后疼痛或高位上腹部疼痛,其他有吞咽困难、反酸、烧心、恶心、呕吐、嗳气(打嗝)、体重下降等,不同病因的食道溃疡还可有原发病的相应症状和体征。

食道溃疡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食道溃疡可导致腹痛、恶心等胃肠道症状,还可并发呼吸道症状。常见症状包括:

胸骨后疼痛或高位上腹部疼痛,常发生于进食或饮水时,卧位或弯腰时加重,疼痛可以放射至肩胛间区和颈部。

吞咽困难,与溃疡周围的炎症水肿、食道痉挛有关,慢性溃疡还可由纤维组织增生引起。

反酸、烧心、恶心、呕吐、嗳气及体重下降等。

呼吸道的症状,如咳嗽、气喘、咽痛等,多由于明显反流所致。

食道感染可有发热或呼吸道等其他部位感染的表现。

食道溃疡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食道溃疡可引起出血、食道梗阻和穿孔等并发症。常见并发症包括:

出血可为首发症状,多表现为呕血,出血量少时可仅为黑便、潜血或无症状。

食道梗阻较常见,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

食道急性穿孔少见,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呕吐、胸痛或腹痛、呼吸急促、发热甚至休克,皮下气肿常见。慢性穿孔常导致食道与临近器官之间形成瘘管,如食道、气管、支气管瘘、食道胸膜瘘等,引起咳嗽等相应症状。

病因

胃食管反流病是最常见的病因,其他有感染性因素、化学性因素、机械性因素、医源性因素等。

食道溃疡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胃食管反流:是食道溃疡的最常见原因,由胃液(包括胃酸和胃蛋白酶)反流引起;对于发生于食道胃吻合术或食道肠吻合术后的食道溃疡,主要由胆汁和胰液等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引起[3]。

感染:细菌、真菌、病毒、结核及寄生虫等多种病原体,均可侵袭食道黏膜造成食道溃疡,多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或营养状态差的患者,或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后[4]。

化学性损伤:如误食强酸、强碱、毒药等腐蚀剂,或服用某些药物时卧位或饮水过少使药物滞留在食道内,导致药物本身或分解产物的腐蚀作用造成食管的损伤,最常见的就是非甾体抗炎药及高酸性药物[5]。

机械性因素:食道解剖结构异常、受压或狭窄、食道运动障碍、食道异物等。

医源性损伤:内镜介入治疗食道静脉曲张、贲门(胃与食管相连的部分)失弛缓症、Barrett 食管、食道支架置入后、双囊三腔管或胃管置入后也可引起食道溃疡。食道癌放疗常可引起放射后食道溃疡。

食道肿瘤:肿瘤形成溃疡多为恶性,也有原发性食管淋巴瘤合并巨大食管溃疡的报道。

炎症性疾病:该类疾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确,有食道克罗恩病、白塞病和嗜酸细胞性食道炎等。

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贲门失迟缓症、高挤压性食管(胡桃夹食管)、弥漫性食管痉挛等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及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等引起的食道溃疡。

食道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Mallory-Weiss综合征):由剧烈呕吐或其他腹压骤然增加引起,可造成食道远端和贲门的黏膜和黏膜下层撕裂,形成急性溃疡,常伴大量出血。

特发性:排除了以上原因外,食道溃疡仍病因不明者称为特发性食道溃疡[6]。

哪些人容易患食道溃疡?

中老年男性;

不良饮食习惯者,如喜食刺激性食物,进食过烫过快的人;

不良生活习惯者,如吸烟、饮酒、肥胖、饱餐后立即平卧的人;

合并以上陈述病因中的情况。

就医

如出现胸骨后疼痛或高位上腹部疼痛、吞咽困难、反酸、烧心、呕血、黑便及体重下降等,需及时就医。若呕血量大或出现急剧胸痛,导致周围循环衰竭甚至休克,应立即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胸骨后疼痛或高位上腹部疼痛;

吞咽困难;

频繁出现反酸、烧心等消化道症状;

出现呕血或黑便;

贫血及全身症状,如体重下降、乏力、低热等。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呕血量大,出现头晕、心慌、乏力、出汗,甚至休克;

严重的呕吐、胸痛或腹痛、呼吸急促、发热,甚至休克。

建议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急诊科

胃肠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食道溃疡?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内镜检查,可诊断食道溃疡,但病因诊断有时较困难,特别是特殊病原体的感染和自身免疫疾病相关的溃疡诊断,往往需要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并结合组织病理学以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胃镜检查及组织病理学:胃镜检查是发现和诊断食道溃疡的首选方法,病理学检查可鉴别良、恶性溃疡。

上消化道 X 线钡餐检查:发现食道龛影即可诊断溃疡,其他如充盈缺损、黏膜中断破坏等,也提示有溃疡的可能。

针对病因的检查:如反流性食管炎的食管下段 pH 的测定、运动功能障碍的食道压力、食道肌电图测定,食道肿瘤的 CT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食道感染的病原体检测等[7]。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是否有胸骨后疼痛、反酸、烧心等症状?

是否有吞咽困难?

是否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喜食刺激性食物,喜烫食?

是否有其他疾病史?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需要做什么检查?

需要怎么治疗?

可以痊愈吗?会复发吗?会留下后遗症吗?

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治疗

治疗目的是迅速缓解症状、促进溃疡黏膜恢复、防治并发症。针对病因的治疗是治疗食管溃疡的关键,出现并发症及肿瘤者需手术治疗[9]。

药物治疗

抑酸剂:可缓解症状并使食管溃疡愈合,常用的有质子泵抑制剂(PPI),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艾司奥美拉唑及 H2 受体拮抗剂如法莫替丁等,给予标准剂量或双倍剂量,疗程至少 8 周。

中和胃酸药物:铝碳酸镁、氢氧化铝等,中和胃酸并阻止胃蛋白酶和胆酸对食道的损伤。

促动力药物及食道黏膜保护剂:促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西沙比利等,三餐前半小时服用;黏膜保护剂如磷酸铝凝胶、硫糖铝等,口服后可与食道黏膜表面的蛋白质形成保护层。

手术治疗

恶性食道溃疡性病变者需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治疗。

食道溃疡出血患者可内镜下钛夹夹闭、注射 1∶10000 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或应用注射硬化剂止血治疗。

食管狭窄可采用内镜下球囊扩张术[3]。

出现食道穿孔者,可根据病情选择外科手术治疗、内镜下覆膜支架植入[8]或保守治疗,如静脉营养、应用光谱抗生素、经 CT 或超声胸腔穿刺引流等。

伴有严重解剖异常或机械性因素者,可根据情况选择内镜下治疗或外科手术。

抗反流手术,主要针对严重胃食管反流病者,长期效果尚不明确,常用的方法是内镜下胃底折叠术和以 Nissen 胃底折叠术为主的外科腹腔镜治疗。

其他治疗方法

调整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进食过烫过快,少量多餐,避免过饱。

改善睡眠方式:避免熬夜,饱餐后不要立即平卧,睡前不要进食,睡眠时可抬高床头 15 cm。

针对病因治疗:如反流性食管炎的抗反流治疗,食管感染的抗真菌、抗病毒、抗结核治疗,嗜酸细胞性食管炎、食管白塞病、克罗恩病等免疫性疾病的激素治疗等。

慎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

疾病发展和转归

明确病因治疗后,食道溃疡的预后一般较好,但对于溃疡久治不愈,原发病反复加重,要警惕溃疡癌变的可能,应密切随访及内镜检查。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戒烟戒酒。

吃易消化的清淡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进食过烫过快。

少量多餐,避免过饱。

避免熬夜,饱餐后不要立即平卧,睡前不要进食。

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预防

应积极改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去除导致食道溃疡发生的各种因素。出现上消化道症状及时就诊,进行胃镜检查,并进行规范治疗和定期内镜随访。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改善饮食习惯:合理膳食,少量多餐,避免过饱,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进食过烫过快,饱餐后不要立即平卧,睡前不要进食;

改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避免熬夜,适当运动、减重;

有消化道症状者及时就诊,进行胃镜检查;

年龄 50 岁以上者进行胃镜筛查。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利胆排石片的功效与作用-利胆排石片说明书

2023-8-3 0:11:30

药品

银杏叶胶囊(天保宁)的功效与作用-银杏叶胶囊(天保宁)说明书

2023-8-3 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