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绿脓杆菌
概述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是,指由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后,导致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损害,如铜绿假单胞菌肺炎、脓包疮病、脑膜炎等。
铜绿假单胞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属于非发酵性菌,占所有假单胞菌感染的 70% 以上。
该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同时存在于正常人体中。国内外相关细菌学研究均提示,铜绿假单胞菌为院内获得性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其耐药性逐年上升,病死率亦居高不下。
铜绿假单胞菌为机会性感染菌,一旦感染,往往提示宿主自身免疫力下降或本身器官的结构发生了改变。
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可以出现发热、咳嗽、咳黄色或黄绿色脓痰、呼吸困难、痰液性状变稠等情况。铜绿假单胞菌性脓毒血症可以出现高热、休克等情况。
为避免产生多重耐药菌,遵医嘱合理使用药物是极其重要的。
在患者抵抗力低下的情况下,容易反复感染,若发展成多重耐药菌的铜绿假单胞菌,毒力较强,死亡率较高。
症状
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可以出现发热、咳嗽、咳黄色或黄绿色脓痰、呼吸困难、痰液性状变稠等情况。铜绿假单胞菌性脓毒血症可以出现高热、休克等情况。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常见症状有哪些?
肺部感染的常见症状包括:
咳嗽。
咳黄绿色或黄绿色脓痰。
发热。
呼吸困难。
循环衰竭。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病因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病因有哪些?
铜绿假单胞菌为机会致病菌,感染该菌的大部分患者存在器官组织的结构异常(如支气管扩张或大面积烧伤),或长期住院、使用高档抗生素以及免疫功能受损患者。
哪些人容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
皮肤粘膜屏障发生破坏,如气管插管、机楲通气、严重烧伤、留置胃管。
免疫功能低下,如中性粒细胞缺乏、实体肿瘤化疗、糖皮质激素治疗、艾滋病患者。
菌群失调。
患慢性结构性肺病,如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囊性纤维化。
长期住院,尤其是长期住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曾经长期使用三代头孢类抗生素。
就医
铜绿假单胞菌容易产生耐药性,且为机会致病菌,一旦感染,往往提示宿主一般情况不佳,建议尽早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反复的咳嗽、咳痰,伴气促。
高热,精神差。
剧烈的头痛、发热乃至意识障碍。
全身湿冷、少尿等休克症状。
局部形成脓肿或红肿热痛。
建议就诊科室
呼吸科
急诊科
皮肤科
医生如何诊断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对于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医生可以结合完善相应部位的 X 线或 CT 检查,以及局部标本的细菌学检查,如脓液或痰液,和其他的一些化验检查结果来辅助诊断。
CT 检查:铜绿假单胞菌的影像学表现较难,CT 可以结合细菌学检查来综合诊断。
痰培养检查:对于铜绿假单胞菌的诊断有极大的意义。
血培养:可以用于诊断,但阳性率较低。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是否有咳嗽、咳痰,痰液的性状?
是否有支气管扩张、免疫功能受损基础疾病、免疫抑制剂药物的使用?
是否长期使用抗感染药物病史?
是否有长期住院或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居住史?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对周围正常人是否有影响?
治疗的方案?
是否会遗留后遗症?
有无何种预防方法?
治疗
日常注意
铜绿假单胞菌为院内感染常见的机会致病菌,致病力强,且本身有易定值及易产生耐药性的特性。感染者多半存在免疫力受损或长期使用抗感染药物史。为避免产生多重耐药菌,遵医嘱使用药物是极其重要的。
药物治疗
抗假单胞菌 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
抗假单胞菌 β-内酰胺类+抗假单胞菌喹诺酮类,如美罗培南环丙沙星。
抗假单胞菌喹诺酮类十氨基糖苷类。
双 β-内酰胺类治疗,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曲南。
碳青霉烯类。
多粘菌素。
疾病发展和转归
铜绿假单胞菌为定植的机会致病菌,在患者抵抗力低下的情况下,容易反复感染,若发展成多重耐药菌的铜绿假单胞菌,毒力较强,致死率较高。
预防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提高全社会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随地吐痰。
加强营养支持,如高热量、高蛋白以及健康的食物摄取。
鼓励患者保持充足的休息与睡眠,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建议戒烟及戒酒。
患者需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不随意更改或停止药物治疗,药物更改时应遵从医嘱。
患者在院内应积极遵循院内感染的相关规定与章程,避免院内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