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胃溃疡性穿孔多发生于慢性胃溃疡基础之上,在情绪紧张、疲劳、饮食或药物等因素作用下,胃溃疡病变逐渐加深,侵蚀胃壁,直至穿孔,是胃溃疡常见的并发症,需要紧急处理。
溃疡穿孔的发生率约每年每 10 万人口有 7~10 例,穿孔 75% 的病人年龄在 30~60 岁,近年来 60~80 岁年龄组发病率逐年增高,男性多于女性。
最常见的病因是胃溃疡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穿孔;危险因素包括过度劳累、精神紧张、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
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腹痛、恶心、呕吐,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肢体发冷、心慌等休克症状。
若全身情况允许,以手术治疗为主,同时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对症处理;治疗的关键是早期手术;治疗难点是本病起病急,变化快,稍有不慎易延误病情,使治疗较为棘手。
若不及时治疗,病情进展较快,可能出现感染性休克、脓毒败血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病死率与穿孔后手术治疗的时间长短有关,因此怀疑有胃穿孔的患者,尽早就诊治疗。
症状
大多数患者既往有溃疡病史,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腹痛、恶心、呕吐,伴有面色苍白、冷汗、肢体发冷、心慌等休克症状。后期症状由于感染和毒素吸收,主要表现为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出现高热、大汗、口干、脉搏增快、呼吸急促等表现。
胃溃疡性穿孔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腹痛:最常见,一般都很剧烈,难以忍受。首先是上腹疼痛,呈刀割样,可放射至肩部,很快扩散至全腹。有时消化液可向下流至右下腹,引起右下腹痛,深呼吸、咳嗽、转动身体时疼痛加剧,患者常不愿改变体位。
恶心呕吐:腹膜受到刺激,反射性引起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摄入的食物。
腹膜刺激征:压痛、腹肌紧张(即腹部触摸起来像“木板”一样)和反跳痛;幼儿或极度虚弱的患者,腹肌紧张可不明显。
感染中毒症状:高热、大汗、口干、脉搏增快、呼吸急促;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面色苍白、眼窝凹陷、皮肤干燥、四肢发凉、口唇发紫、神志恍惚等。
胃溃疡性穿孔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感染性休克
脓毒败血症
多脏器功能衰竭
慢性穿透性溃疡
病因
最常见的病因是胃溃疡在情绪紧张、疲劳、饮食或药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穿孔。
胃溃疡性穿孔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过度紧张与劳累:精神过度紧张或劳累,会增加迷走神经兴奋,使溃疡加重而穿孔。
饮食过量:过量饮食使胃内压力增加,促使胃溃疡穿孔。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和糖皮质激素(强的松):损伤胃黏膜。
其他: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创伤、大面积烧伤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哪些人容易患胃溃疡性穿孔?
有如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胃溃疡性穿孔:
过度紧张与劳累;
饮食、饮酒过量;
意外:如创伤、大面积烧伤。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胃溃疡性穿孔:
性别:男性多见;
年龄:老年人多见;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和糖皮质激素(强的松);
某些疾病:胃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剧烈腹痛;
恶心呕吐;
面色苍白、出冷汗、心慌等。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腹痛逐渐加重,且范围逐渐扩大;
昏迷;
呼吸困难。
建议就诊科室
普通外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胃溃疡性穿孔?
当医生怀疑是胃溃疡性穿孔时,将通过询问病史,结合症状、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等检查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用于判断有无贫血及感染。
肝肾功能:评估有无肝肾功能损害。
电解质:判断有无钠、钾等电解质紊乱。
胰腺酶:主要是淀粉酶和脂肪酶,了解有无胰腺炎。
影像学检查
腹部立位 X 线:判断有无肠梗阻和胃肠穿孔。
腹部超声:主要用于排除其他腹部疾病,通过超声可显示腹腔有无积液、胆道有无结石、胰腺周围有无渗液等。
腹部 CT:可显示腹腔及肠腔有无积气和积液,用于判断肠梗阻和胃肠道穿孔。
诊断性腹腔穿刺和腹腔灌洗:目的是根据穿刺物的性质(食物残渣、胆汁),能判断是否有胃、肠道等空腔脏器破裂;也可取穿刺液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指导抗生素使用;阳性率一般在 90% 以上,若穿孔结果阴性,不能排除腹内脏器损伤。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以前有无消化性溃疡病史?
有无不洁饮食、暴饮暴食的情况?
是否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
主要症状有哪些?发病多长时间?
是否到外院就诊过?是否治疗过?怎么治疗的?效果如何?
做过哪些检查?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需要手术治疗吗?手术风险有多大?能不能保守治疗?
还会有更严重的症状出现吗?会不会危及生命?
还需要做哪些检查?
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有什么不能做的?
治疗
若无绝对手术禁忌症,建议尽早手术,可选择胃穿孔修补或大部切除术,同时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对症处理。
药物治疗
抗生素:该类药物的作用是杀死致病菌,减轻化脓性炎症和高热、呼吸急促等中毒症状。代表药物有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先经验性使用,后可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适当调整。
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腹痛症状。代表药物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
手术治疗
剖腹探查:目的是探查腹腔,根据病变情况选择胃穿孔修补术或胃大部切除术,同时清除腹腔积液和坏死组织,避免病情恶化。
腹腔镜手术:目的与剖腹探查手术类似,但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其他治疗方法
禁食、胃肠减压:从鼻腔将胃管插入胃内,抽出胃肠道气体和液体,减轻胃肠道积气,减少胃内容物继续进入腹腔。
补充液体:目的是补充血容量、纠正电解质(钾、钠等)和酸碱失衡,避免因大量液体丢失而发生休克,必要时输血。
营养支持:补充能量消耗,促进体能恢复,以静脉输注营养液为主。
疾病发展和转归
胃溃疡性穿孔若积极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挽救患者生命。
若治疗不及时,病情进展较快,预后较差,可能出现感染性休克、脓毒败血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病死率为 27%。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护理注意事项:术后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应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挤压或打折弯曲,记录引流液的性状及量,若引流液为血液或脓液且每小时超过 50 毫升,或引流液中发现食物残渣,应及时告知医生。
用药注意事项:患者需注意不良反应,若出现恶心呕吐、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定期复查:术后 2 周开始门诊第 1 次复查,根据伤口愈合情况拆线,主要复查血常规、幽门螺杆菌检测、腹部 CT 等项目,根据门诊复查情况决定下一次复查时间。
饮食:
手术患者,在主诊医师指导下,首先开始少量进食稀饭或米汤,若无恶心呕吐、腹痛等不适,可增加饮食量,并逐步转为正常饮食;
若为普通患者,宜吃易消化、含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稀饭、细面条、鸡蛋、瘦肉、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运动:
对于手术患者,术后第 1 天若全身情况及精神状态良好可考虑活动,首先床旁坐一会,若无头晕心慌等不适,可下床活动,建议在看护的情况下短距离行走,15~20 分钟即可,根据个人情况适当增加活动量。
若为非手术患者,根据个人身体状况,每周可锻炼 4 次左右,每次 30 分钟左右,可进行如散步、游泳等运动。
其他:因烟可使幽门括约肌关闭不全,肠液反流并破坏胃黏膜。浓度高的烈性酒,可刺激溃疡,影响创面愈合,因此戒烟戒酒。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保持心情舒畅,学会倾诉,可倾听音乐和锻炼释放压力。
避免过度劳累,适当参加体育项目,如游泳、跑步等。
少食多餐,杜绝暴饮暴食,戒酒,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胃溃疡的老年男性患者,按时服药根治幽门螺旋杆菌和按医嘱定期门诊复查,如胃镜。
因其他疾病需要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注意观察自身状况,如服药期间出现腹痛或黑便,及时就诊,每月查一次大便潜血试验,每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胃镜。
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胃癌等疾病,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降低穿孔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