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维生素 B1 缺乏神经病是指维生素 B1 的缺乏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可导致感觉运动障碍、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精神意识障碍等症状。
我国成年男性和女性维生素 B1 摄入不足的比例分别高达 81.1% 和 88.0%,但是维生素 B1 缺乏导致的典型神经精神症状并不常见。
各种原因导致的维生素 B1 摄入不足、吸收减少、需求增加、代谢异常均能导致本病的发生。饮食习惯不良,维生素 B1 摄入不足是本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可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受累和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两种亚型,前者更加常见。
周围神经系统受累最常见,主要表现为肢体对称性的感觉和运动障碍,如四肢无力、麻木、疼痛、肌肉萎缩、行走困难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时,主要表现为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精神意识障碍等。
及时、尽快补充维生素 B1 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治疗引起维生素 B1 缺乏的基础疾病,增加富含维生素 B1 的食物摄入是治疗关键点,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后遗症的处理是治疗难点。
周围神经系统受累可导致患者感觉、运动功能障碍,使患者日常活动能力下降。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时可导致患者精神意识障碍,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昏迷、甚至死亡。
其他:增加粗粮、豆类、坚果类、肉类、鱼类、内脏、绿叶蔬菜等食物摄入有利于本病的预防。
症状
周围神经系统受累最常见,主要表现为肢体对称性的感觉和运动障碍,如四肢无力、麻木、疼痛、肌肉萎缩、行走困难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时,主要表现为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精神意识障碍等。
维生素 B1 缺乏神经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维生素 B1 缺乏神经病常见症状包括:
感觉和运动障碍: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症状多呈对称性,主要发生在远端肢体,下肢发病比上肢早,远端比近端早,主要表现为四肢无力、麻木、可有针刺感或烧灼感、肌肉酸痛(尤其是小腿后部肌肉)、抽搐、痉挛,甚至行走困难,疾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肢体肌肉萎缩,足和/或腕下垂等。
共济失调症状:表现为走路不稳、发音障碍、言语不清等。
眼球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眼球不自主运动、斜视、复视等。
精神意识障碍:主要表现为焦躁易怒或情感淡漠、抑郁、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记忆错乱、幻觉、谵妄等,可伴有嗜睡、意识模糊或昏迷。
其他维生素 B1 缺乏症状: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体重减轻、心跳过快、呼吸急促、下肢水肿等。
维生素 B1 缺乏神经病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本病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引起患者四肢肌肉萎缩、瘫痪、卧床不起,意识精神障碍进一步加重,最终可导致患者昏迷、甚至死亡。
常见并发症包括:
消瘦
瘫痪
痴呆
病因
维生素 B1 摄入不足、吸收不良、需求增加、代谢异常等原因,均可引起患者维生素 B1 缺乏,而饮食习惯不良,维生素 B1 摄入不足是本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维生素 B1 缺乏神经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摄入不足:人体无法合成维生素 B1,自身储备又少,摄入缺乏 1~2 周后就会导致机体维生素 B1 水平降低。
吸收减少: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会影响维生素 B1 的正常吸收,如长期胃酸分泌减少、慢性腹泻、慢性痢疾、慢性肝病等可引起维生素 B1 吸收障碍。
需求增加: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长期酗酒、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慢性感染性疾病患者、慢性肾病患者透析治疗等对维生素 B1 的消耗增大,需要增加,容易导致机体维生素 B1 缺乏。
代谢异常:慢性肝病、肾病、或遗传性维生素 B1 代谢与功能障碍等会引起体内维生素 B1 代谢异常,会导致患者维生素 B1 缺乏。
哪些人容易患维生素 B1 缺乏神经病?
饮食结构失衡:长期主食精制米面,缺乏粗粮、豆类、坚果、肉类、鱼类、绿叶蔬菜等食物摄入;
烹饪方式不当:长期高温、煎炸、加碱烹饪;
长期酗酒;
儿童;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患有影响维生素 B1 吸收、代谢、消耗的基础疾病:如慢性腹泻、慢性肝病、慢性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患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长期营养不良、消瘦;
四肢无力,麻木,可有针刺感或烧灼感,肌肉酸痛、抽搐、痉挛、肌肉萎缩等;
走路不稳、发音障碍、言语不清;
眼球不自主运动、斜视、复视;
易怒或情感淡漠、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记忆错乱、幻觉、谵妄等
其他维生素 B1 缺乏表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心跳过快、呼吸急促、下肢水肿等。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意识丧失、昏迷。
建议就诊科室
营养科
神经内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维生素 B1 缺乏神经病?
当医生怀疑维生素 B1 缺乏神经病时,可根据患者的病史、饮食习惯、临床表现与体征,并结合维生素 B1 负荷试验、红细胞转酮醇酶活性、头颅 CT 等检查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维生素 B1 负荷试验:可以判断机体维生素 B1 的营养状况,维生素 B1 缺乏患者尿液中的维生素 B1 排出量低。
红细胞转酮醇酶活性:是评价机体维生素 B1 营养状况最有效的特异性指标,能在患者出现明显症状前发现维生素 B1 缺乏。
血清维生素 B1 水平:可评价机体维生素 B1 营养状况,但是由于血中的游离维生素 B1 含量低,目前临床较少采用。
血清丙酮酸和乳酸水平:可发现患者血清丙酮酸和乳酸水平升高,能够从侧面反应机体糖代谢异常情况。
头颅 CT:检查患者有无脑软化灶、脑萎缩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有助于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患者的诊断。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发病有多久了?
症状有没有变化或加重?
有没有四肢麻木无力?肌肉酸痛?
有没有感觉最近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最近饮食怎么样?吃不吃粗粮?
豆类、坚果、肉类、鱼类这些食品经常吃吗?
平时有没有腹痛、腹胀、腹泻?大便有没有异常?
还患有其他哪些疾病?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维生素 B1 不足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我还需要做什么检查?
主要治疗方法有哪些?需要吃什么药?
治疗多久后能缓解症状?
会有后遗症吗?能恢复吗?
平时饮食习惯有哪些要注意的?
治疗
治疗或纠正导致维生素 B1 缺乏的病因,同时通过改善饮食结构和药物治疗补充维生素 B1 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维生素 B1 制剂:重症患者应口服大剂量维生素 B1 片或肌内注射大剂量维生素 B1 注射液,轻症患者补充适量维生素 B1 即可。
疾病发展和转归
如果不接受正规治疗,患者维生素 B1 缺乏的症状会进一步加重,患者四肢肌肉萎缩、瘫痪、卧床不起。除此之外还可能造成永久性脑损伤,意识精神障碍进一步加重,出现严重的记忆丧失、幻觉等,最终可导致患者昏迷、甚至死亡。
如果及时接受正规治疗,及时、尽早补充维生素 B1,可逐渐恢复部分已造成的神经系统损伤。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药注意事项:维生素 B1 缺乏造成的运动障碍往往需要数周乃至数月才能逐渐恢复,因此在病情稳定后应按照医嘱继续服用维生素 B1 制剂。
复查: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主要复查项目包括维生素 B1 负荷试验、红细胞转酮醇酶活性、头颅 CT 等。
饮食:增加未经精加工的粗粮、豆类、坚果类、肉类、鱼类、内脏、绿叶蔬菜等食物摄入。避免大米淘洗碾磨过度,长期高温、煎炸、加碱烹饪等。
限制饮酒:每日饮酒最多不超过啤酒 570 毫升、红酒 200 毫升、或白酒 60 毫升。
其他:针对引起维生素 B1 缺乏的病因积极治疗。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加未经精加工的粗粮、豆类、坚果类、肉类、鱼类、内脏、绿叶蔬菜等食物摄入,避免大米淘洗碾磨过度,长期高温、加碱烹饪等。
限制饮酒。
积极监测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维生素 B1 水平。
积极治疗慢性腹泻、慢性肝病、慢性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影响维生素 B1 吸收、代谢、消耗的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