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小儿触电与雷击是指幼儿因触电和雷击所受到的损伤。
城市以及偏远农村地区皆有可能发生。如今,小儿与电接触的机会的增多,该病的发生率有上升的趋势。多好发于 6 岁以下的小儿,男孩多于女孩,其中电击伤以山区多见。
因小儿无知和家长的疏忽导致的小儿接触电损伤,或因意外事故遭遇雷电电击损伤。
小儿触电与雷击的最主要临床表现是局部组织电烧伤和电休克的全身反应。
去除病因是首要,尽快使患儿脱离电源。对已停止呼吸的患儿,立刻口对口人工呼吸,对已处昏迷、心跳停止、瞳孔扩大的患儿,也应积极抢救,进行不间断的心脏胸外按压。同时急送医院进行复苏治疗。
轻伤患儿触电后自动恢复,部分患儿局部和全身遭受严重损害,甚至当场死亡。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及时的后遗症多为致残。引起心室性纤颤和中枢神经的抑制的患儿可意外死亡。
本病可做到有效预防,加强小儿的安全教育、做好防护措施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症状
小儿触电与雷击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局部组织电烧伤和电休克的全身反应,表现为面色苍白、无力、触电手指麻木、昏迷、呼吸暂停等。
小儿触电与雷击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小儿触电与雷击的常见症状包括:
全身反应:轻型:触电后表现面色苍白、无力、触电手指麻木,轻度肌肉痉挛,但易于松手脱离电源,短时间头晕、心悸、恶心、呼吸急促、触电部位皮肤疼痛,一般神志清楚。
全身反应:重型:触电后当即昏迷,呼吸浅快或暂停,迅速发生呼吸麻痹,血压下降,心律不齐,心动过速或心室性纤颤,复苏不利,终致呼吸心跳停止,治疗及时大部分患儿可以获救。
局部组织损伤:触电后局部皮肤表现严重烧伤,一般入口皮肤烧伤范围不大,但是烧伤严重,出口烧伤范围较大而烧伤程度较轻,皮肤烧伤多呈椭圆形黑炭状、焦糊状,表皮爆开的干裂口损伤可达皮肤下层各组织,包括骨骼、颅脑、内脏、脊髓等主要脏器,疼痛轻微,但会发生进行性组织坏死性改变,可并发严重的感染以及深部组织大血管出血。
小儿触电与雷击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小儿触电与雷击可引起休克、昏迷、呼吸暂停等全身症状以及局部组织的电击伤。严重者可引起心室性纤颤和中枢神经的抑制;严重的局部组织损伤,可并发严重感染;意识丧失的患儿可能从高处跌下致骨折、脱位、颅脑、内脏等严重损伤;在休克期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尚未完全纠正的情况下,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常见并发症包括:
心室性纤颤
中枢神经抑制
严重感染
骨折、脱位
急性肾功能衰竭
大血管损伤出血
病因
小儿触电与雷击的病因多为小儿手触摸电器、电源插孔或手抓电线的断端,偶有雨天在树下避雨时遭到雷击。
小儿触电与雷击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孩子的天性:儿童懵懂无知又充满好奇,将手伸入插座、电线或其他电器等或者用手触摸断落的电线。或者玩耍上攀爬至屋顶树上误触高压线。
家长的疏忽:家长安全意识不够,室内电器插座安装过低未在意,未照看好小儿。
自我防护安全意识差:无防护设备去牵拉触电的亲人或伙伴。在雷电时,不知自我保护,在大树下避雨或玩耍。
哪些人容易患小儿触电与雷击?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病:
居住在山区的小儿。
有如下不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病:
6 岁以下的小儿。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昏迷,呼吸暂停,瞳孔扩大;
骨折、脱位、出血;
意识丧失而导致高处坠落。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呼叫 120:
当病人出现昏迷或呼吸暂停时,需立即呼叫 120 采取急救措施。
建议就诊科室
小儿外科
小儿烧伤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小儿触电与雷击
当医生怀疑小儿触电与雷击时,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多可确诊。实验室和辅助检查有助于了解病情和并发症情况。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病史:有无触电、电击病史是诊断的关键。
心电监护:通过 24 小时连续监护病人的生理参数,检出变化趋势,指出临危情况,监测患儿生命体征,供医生应急处理和进行治疗提供依据,从而使并发症减到最少,降低死亡率。
血、尿、便常规检查:最常见的检查方法,有助于医生判断患者的状态,有无休克以及脏器损伤,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血电解质、pH 值、肝、肾功能检查:可协助医生对患者有无电解质的紊乱,肝肾功能是否受损,有无急性肝脏功能衰竭、急性肾脏功能衰竭的诊断,进而对小儿触电与雷击损伤的程度进行判断,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X 线透视:对有骨折与脱位以及有坠落史的患儿进行检查,定位骨折发生的部位,类型,以辅助医生做出诊断并采取相应措施。
B 超:对有无腹腔脏器损伤,有无出血的一般诊断,有助于对病情严重程度的判定。
脑 CT:对患儿颅脑损伤的判定,有无颅骨骨折、脑出血等其他器质性损伤,有助于对病情严重程度的判定。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无触电或遭受电击?
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症状的?
从高处坠落吗?
有出现过昏迷、休克、呼吸暂停等症状吗?
采取过什么紧急措施么?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
最严重的情况是什么?
还需要做哪些检查?
什么治疗方法最有效?
需要手术治疗吗,还有哪些治疗方案?
这种疾病会对孩子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这种疾病的预后怎么样呢?
治疗
小儿触电与雷击需要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及患者症状施行相应的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中枢兴奋剂: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纠正昏迷状态。
高渗性利尿剂: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同时碱化尿液,但应维持血压的正常。
抗生素: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破伤风抗毒血清:用破伤风抗毒血清预防破伤风的可能。
肾上腺素:休克纠正后可用肾上腺素强心。
手术治疗
胸内心脏按压术:入院后观察患儿情况,行气管内插管,心电监护,人工呼吸,正压吸氧,胸外按压,若无效,立即开胸,施行心脏直接按压至患儿心跳呼吸的恢复。
筋膜切开减张术;病情稳定后,若出现患肢因组织坏死或严重感染无法保留时,应考虑尽早截肢。并发肢体筋膜腔综合征时,应立即行以恢复患肢血运。
其他治疗
急救措施是本病治疗的关键,立即消除病因,迅速脱离电源。关闭电源时,用不导电的东西如干木棍或竹竿等拨去搭在患儿身上的电线,施救的人要穿隔源的鞋子,从而使患儿彻底脱离危险环境,一定不能在未切断电源的情况下直接用手去推或拉开触电的患儿。
在脱离电源后立即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如有发生停止呼吸的情况,应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如若患儿已经处于昏迷、心跳停止、瞳孔扩大的状态,应采取积极的抢救。给予胸外心脏按压,绝对不可间断,同时急送医院进行复苏治疗。
待病情稳定后应仔细检查创面,估计可能的损伤深度及范围,应尽可能快地清除坏死的组织几并发的感染病灶,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减轻临床中毒症状,防治毒血症的可能。再者因电烧伤的病变是进行性发展的过程,故应进行反复多次的清创,将坏死组织彻底清除干净,然后再采用各种相应的方法覆盖创面以促进愈合。若出现各种并发症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若发生大血管的损伤出血,先使患儿镇定,必要时可用镇静剂,争取患儿的积极配合,根据出血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手术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经过正规治疗后,轻症者大多数能恢复正常,无明显组织损伤及其他的严重损伤,预后佳,恢复好。重症者,并发症多,后续的相应治疗也较繁杂,感染风险高,可致残,甚至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感染风险进一步增高,死亡的风险也是极高。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日常注意生活要注意安静休息,保持足够睡眠,防止受凉,疾病急性期应积极休息。
尽量保持室内湿度,经常打开窗户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防治交叉感染。
清淡饮食,不要食辛辣、过冷、过烫的食物等,少食油炸、腌制和带有腥味的刺激食物。
注意创面的消毒。
预防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加大对儿童的用电安全教育以及触电危险教育,莫要让小儿在雷雨天气出门玩耍。
家长的安全意识的提高以及对小儿照看的用心也是很重要的。
对家里的插孔安装安全装置,或置于小儿接触不到的地方,及时修好损坏的线条。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孩子年龄小而对世界无知是不可改变的,所以家长需要多加留意,细心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