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厌氧菌是一种“讨厌”氧气的细菌,通常生活在低氧分或无氧分的环境中,是人体正常菌群的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人体皮肤和腔道的深部黏膜表面。正常情况下厌氧菌对人体有益无害,但当机体防御功能减弱的时候,厌氧菌就转移到一些器官,当转移到肺部时,造成肺部感染,就导致了厌氧菌肺炎。
厌氧菌是下呼吸道感染中常见的病原体,容易出现厌氧菌肺炎,尤其是对免疫功能减弱的老年人,此种疾病的发病率在我国有明显增高趋势。
厌氧菌肺炎是厌氧菌感染肺部导致的肺炎。机体免疫力低下或免疫抑制剂治疗以及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治疗以及肺外厌氧菌感染性疾病均是厌氧菌肺炎的诱发因素;肺内局部感染,如肺梗塞、支气管肺癌、支气管扩张或异物进入都是危险因素。
厌氧菌肺炎的临床表现差异巨大,可表现为急性感染,也可表现为慢性顽固性感染。一般急性发作时,患者通常有发热、偶有寒战、咳嗽、咳黄脓性恶臭痰、咯血、胸痛甚至是呼吸困难等。也有可能起病就呈亚急性、慢性或隐匿性感染。
针对症状进行治疗外,最为重要的是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甲硝唑、青霉素 G 和头孢菌素、林可霉素和氯林可霉素、氯霉素以及万古霉素等等。除使用抗生素治疗外,还可行外科手术治疗脓胸,包括引流、多重胸腔导管、胸廓改形术或胸膜剥离术。肺脓肿患者必要时也需手术治疗。
厌氧菌肺炎可能逐渐导致脓胸、支气管胸膜瘘等严重并发症。
症状
厌氧菌肺炎的临床表现差异巨大,可表现为急性感染,也可表现为慢性顽固性感染。一般急性发作时,患者通常有发热、偶有寒战、咳嗽、咳黄脓性恶臭痰、咯血、胸痛甚至是呼吸困难等。也有可能起病就呈亚急性、慢性或隐匿性感染。
厌氧菌肺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厌氧菌肺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发热
偶有寒战
咳嗽
咳黄脓性恶臭痰
咯血
胸痛
呼吸困难
厌氧菌肺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脓胸
支气管胸膜瘘
病因
正常情况下厌氧菌对人体有益无害,但当机体防御功能减弱的时候,厌氧菌就转移到一些器官,当转移到肺部时,造成肺部感染,就导致了厌氧菌肺炎。
厌氧菌肺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免疫能力低下:正常情况下人体是可以阻止厌氧菌繁殖的,但当人体发生了病变,免疫能力降低,肺部被厌氧菌感染的机会就会增多。
肺内局部感染:例如肺梗塞、支气管肺癌、支气管扩张、异物进入等。
肺外厌氧菌感染:例如牙科疾病、腹腔或盆腔疾病患者。
哪些人容易患厌氧菌肺炎?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肺梗塞患者
肺内有异物进入
牙科疾病患者
腹腔或盆腔疾病患者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老年人
免疫能力低下者
支气管肺癌患者
支气管扩张患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发热
偶有寒战
咳嗽
咳黄脓性恶臭痰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咯血
胸痛
呼吸困难
建议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厌氧菌肺炎?
当医生怀疑是厌氧菌肺炎时,将通常进行血常规检查以及胸部 X 线摄片、细菌培养等检查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实验室检查:医生可以通过血常规、降钙素原、超敏 C 反应蛋白等指标增高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当厌氧菌感染时,血中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降钙素原、超敏 C 反应蛋白均增高。
胸部 X 线:医生通过 X 线可以观察到肺部的特异性改变来确诊该疾病。
胸部 CT 平扫及增强:CT 相对于 X 片,分辨率更高,对肺部感染诊断价值更高,但价格也较胸部 X 线检查更贵。
细菌培养:当胸部 X 线缺乏特异性指征的时候,需要在避免接触空气的条件下采集无污染的标本,例如胸液、血液以及用防污染技术从下呼吸道采集分泌物等标本来做细菌培养,经胸壁肺脓肿穿刺吸引物厌氧菌培养阳性率可达 84.5%。
纤维支气管镜:对感染较重、诊断较困难的患者,必要时还可以通过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检查,但该检查属于有创检查,有一定的风险(如引起支气管出血)。
病理检查:对存在胸腔积液的患者,必要时可予以胸腔穿刺并进行胸水病理检查,排除是否存在肿瘤、结核等其他肺部感染可能。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都有哪些症状?
这些症状持续多长时间了?
是否有其他疾病史?
有在其他医院治疗过吗?
治疗效果如何?
都服用过哪些药物?效果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需要如何治疗?
会传染给家人吗?
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还会复发吗?
治疗
针对症状进行治疗外,最为重要的是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甲硝唑、青霉素 G 和头孢菌素、林可霉素和氯林可霉素、氯霉素以及万古霉素等等。除使用抗生素治疗外, 还可行外科手术治疗脓胸,包括引流、多重胸腔导管、胸廓改形术或胸膜剥离术。肺脓肿患者必要时也需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甲硝唑:是抗厌氧菌的首选药,除棒状均属、放线菌属和丙酸杆菌属外的大多数厌氧菌对甲硝唑敏感。但对兼性厌氧菌及需氧菌、微氧菌无效,由于厌氧菌大多是混合感染,因此在使用时,应考虑联合用药。
青霉素 G 和头孢菌素:是除对脆弱拟杆菌外较良好的抗厌氧菌药物。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可用头孢甲氧霉素、甲硝唑、替硝唑等代替,必要时可联合用药。
林可霉素:林可霉素可以抑制大多数厌氧菌的活性,但对某些厌氧菌有耐药显现,且可能引起伪膜性肠炎。氯林可霉素是林可霉素的衍生物,抗菌活性比林可霉素强,抗菌谱较广,但可能出现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过敏性皮疹等不良反应。肝功能不全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氯霉素:氯霉素抗菌活性良好,抗菌谱广,耐药性也较少,但可能对骨髓有毒性,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万古霉素:只对革兰氏阳性厌氧球菌和一些杆菌有效,对革兰氏阴性菌无抗菌活性。
手术治疗
除抗生素治疗外,还可以进行外科手术治疗脓胸,包括引流、多重胸腔导管、胸廓改型术或胸膜剥离术等。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能逐渐导致脓胸、支气管胸膜瘘等严重并发症。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但有半数患者可能出现支气管扩张、反复发作性肺炎或慢性脓胸后遗症。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必须保持胸腔引流管通畅,加强护理,经常观察引流瓶中水柱波动,必要的时候引流管甚至可以做负压引流。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2~3 天一次),术后 2 周左右视情况决定拆线。期间若切口出现明显渗出、化脓须及时就医。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切勿自行删减用量或停止服药,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属于正常情况,若症状持续不缓解请及时就医。
术后、用药复查:一般 1 个月后需要到医院复查,主要复查血常规、胸部 X 线等项目。
饮食:
若为手术患者,术后 1~3 天需流质饮食,而后逐渐转为半流质饮食,若患者无不适,大约 2 周后可正常饮食。
若为普通患者,日常注意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多吃优质蛋白食物,如鸡蛋、豆类、瘦肉等。
运动:
若为手术患者,术后鼓励患者早下床活动,用力咳嗽和深呼吸,特别是做以吸气为主的呼吸运动,促进肺膨胀,尽早填满胸腔。
若为非手术患者,日常注意应加强锻炼,选择游泳、慢跑、羽毛球等中强度有氧运动,每次运动不超过 30 分钟为宜,每周运动 3~5 次。
其他:吸烟对肺功能影响较大,不利于感染恢复,因此应当戒烟、戒酒。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针对可变的因素:
治疗原发疾病:积极治疗可能导致厌氧菌肺炎的疾病,例如肺梗塞、牙科疾病、腹腔或盆腔疾病等。
避免异物进入肺部:对于年龄小的儿童,家长应避免其接触小物件,防止误吞。吃饭时细嚼慢咽,避免食物误入气管。
针对不可变的因素:
老年人及免疫能力低下者: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避免感冒造成免疫力下降。
支气管肺癌、支气管扩张患者:积极对症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