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支气管肺隔离症是一种先天胚胎发育异常形成多余的隔膜,引起肺叶被隔离而导致的肺部疾病。
该病是一种少见的疾病,目前发病率在 0.5%~1.8% 之间。
先天性胚胎发育异常是该病最主要病因。
可分为叶内型和叶外型。
咳嗽、发热、脓痰、咯血等是支气管肺隔离症最常见的症状。
一般确诊病情后,采用手术切除即可,同时注意抗感染,控制肺部本身的感染和避免手术伤口感染。
该病可使患者肺部反复感染,导致肺炎,引起肺部部分纤维化。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能够恢复正常生活。
症状
支气管肺隔离症一般表现为肺炎的症状,最常见的症状可表现为咳嗽、发热、脓痰、咯血等。
支气管肺隔离症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支气管肺隔离症的常见症状包括:
咳嗽:在发病时,由于隔膜引起肺部感染,导致咳嗽。
发热:患者因感染可有发热的现象。
脓痰:患者因白细胞大量聚集于肺部抵抗感染而死亡,导致咳嗽时咳出脓痰。
咯血:患者肺泡可在病情严重时破裂,导致咳嗽时咳出血液。
支气管肺隔离症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支气管肺隔离症是一种肺部发育异常的疾病,随着病情发展,可发展为肺炎。
病因
支气管肺隔离症主要病因包括先天性肺部发育不良。
支气管肺隔离症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肺部发育不良:患者在胚胎发育时发育异常导致隔膜形成引起该病。
哪些人容易患支气管肺隔离症?
先天性发育不良:如肺部发育异常导致隔离肺。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咳嗽
发热
脓痰
咯血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昏迷
建议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支气管肺隔离症?
当医生怀疑是支气管肺隔离症时,将通常采取血常规、X 射线、CT 检查等检查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医生可通过观察患者呼吸状态、嘴唇是否有紫绀、用听诊器判断患者是否有异常的呼吸音来初步判断病情。
血常规:医生可通过观察患者血常规结果判断患者是否有感染或感染的类型。
胸部 X 线检查:医生可通过给患者胸部拍摄 X 平片观察患者肺部及其组织是否有异常的病理的变化。如发现有肺叶被胸膜隔离可大致诊断该病。
CT 检查:医生可通过 CT 扫描患者其他器官是否有病变。
肺功能检查:该检查能够明确患者肺功能状态,能够为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具体有什么症状?
咳嗽、咳痰出现多久了?
最近有没有受凉?
最近有没有治疗过?效果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孩子是不是得了肺炎?
我孩子怎么会得这种病?这个需不需要住院?能不能治好?
这个病治好了会不会复发?
他这个病会不会跟我怀孕有关?
治疗
支气管肺隔离症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疾病,目前只能通过手术治疗,预后良好,治疗后能够改善患者呼吸道症状,能恢复正常的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
抗生素:医生在手术切除患者隔膜后,可使用广谱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类药物(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吡肟等)静脉滴注抗感染,以免患者术后伤口感染造成二次患病。
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医生在确诊患者有异常的胸膜形成造成肺部炎症时,可通过手术切除多余的胸膜,控制肺部炎症后可使患者改善症状。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支气管肺隔离症随着并且发展可导致患者反复感染引起肺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都能治愈率且预后良好,能够恢复正常的生活质量,不影响寿命。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应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爽,防止细菌感染,如有渗血、渗液,应及时更换敷料,若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
用药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不良反应,一般都可忍受,若症状严重应及时告知医生。
复查:患者应每 3 个月到医院复查一次,主要复查胸部 X 射线、胸部 CT 等
饮食:术后患者可进食高能量、高蛋白清淡流食,如无不适,可逐渐转为半流质饮食和正常饮食。忌辛辣刺激、生冷、油炸、烧烤以及油腻食物。
运动:术后患者应卧床休息,尽量避免下床走动,可在床上运动四肢,在护士或家属帮助下变换体位,保持下肢血流回流通畅;视患者恢复情况可下床在床边活动。
大小便管理:排便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如大便干燥或排便困难,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软化大便药物。
戒烟、戒酒:吸烟饮酒均不利于身体健康,应戒烟戒酒。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先天性发育不良的患者应定期检查、随访,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是否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