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哮喘(asthma)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以气道出现慢性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进而造成气道狭窄,影响肺部通气,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患者还可能出现症状突然恶化,称为哮喘急性发作。目前全球约有 3 亿、我国约有 3000 万哮喘患者,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哮喘发病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
常见的过敏原包括尘螨、宠物、蟑螂、真菌、花粉、有害气体、某些食物或药物等。此外,空气污染、吸烟、感染、月经和怀孕、精神和心理因素以及运动也可能诱发哮喘。
常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心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等可能与哮喘有类似症状,临床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哮喘不能根治,但规范化的治疗可以使多数患者获得良好的控制。
吸入激素是长期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常规剂量下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导致的副作用极少,且不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短效 β2 受体激动剂(SABA)能够快速扩张哮喘导致的支气管狭窄,迅速缓解症状,但切勿滥用此类药物,因为其不能控制炎症,过度使用可能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哮喘发作。
目前防治哮喘的吸入装置主要分为三大类:雾化吸入器、压力定量气雾吸入器和干粉吸入器。患者应掌握正确的使用技巧,并坚持用药。
哮喘患者应学会自我监测病情,例如使用峰流速仪测量呼气峰流量(PEF)以评估肺功能,并记录哮喘日记。哮喘控制测试(ACT)易学易用,适合患者自我评估哮喘控制水平。
哮喘患者应尽量避免各种诱发因素,例如避免服用可引发哮喘的药物或食物,远离吸烟人群,雾霾天气尽量呆在室内,寒冷天气注意保暖,接种流感或肺炎疫苗以预防感染等。
症状
每个患者的症状可能不同,有些症状很轻微,有些很剧烈,并且症状发作的频率也有所不同。
哮喘的症状主要包括喘息、咳嗽、胸闷、呼吸急促、睡眠障碍和容易疲劳等。许多患者在夜间症状会加剧(夜间性哮喘)。哮喘还会导致患者焦虑。
如果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应立刻寻求急诊。
哮喘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
哮喘的症状可能温和也可能剧烈。患者可能一点儿症状都没有,也可能每天都出现严重的症状,或是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此外,不同患者哮喘症状的发作频率也可能不同。具体的症状包括:
喘息;
咳嗽(是部分患者的症状);
胸闷;
呼吸急促(指急促的浅呼吸或者出现呼吸困难);
睡眠障碍(由咳嗽或阶段性呼吸困难引起);
运动时容易疲累。
哮喘急性发作时症状会突然增多。
夜间哮喘
许多哮喘患者在夜间症状会加剧(夜间性哮喘),如咳嗽、呼吸急促。
一般来说,由于呼吸急促或咳嗽导致的夜间失眠是哮喘控制不佳的信号。
妊娠期哮喘
哮喘可能会在妊娠期间初次发作,或者在此期间发生变化。
如果哮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孕妇是能够正常妊娠的,并且母亲和胎儿基本不会承受更大的风险。但是如果哮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继续妊娠是有风险的。
哮喘可能诱发哪些并发症?
哮喘可能并发一系列呼吸系统疾病。
哮喘严重发作时可能并发气胸(气体异常聚积于胸膜腔)、纵隔气肿(气体异常聚积于纵隔)或肺不张(肺部无法正常扩张),均会对呼吸产生影响。
长期反复哮喘发作或感染可能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支气管扩张或肺源性心脏病等慢性并发症。
此外,如果慢性症状反复出现,或症状控制效果不理想,可能会给患者带来焦虑等心理变化,继而使疾病恶化,形成恶性循环。此时患者应注意及时与医生交流,寻求帮助。
以下方法也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
改变思维方式,调整心理预期;
避免接触可能造成心理压力的场景和事物;
保持健康饮食结构,适度运动,保证充足睡眠;
寻求家人或朋友的支持和帮助,多倾诉。
哮喘对长期健康的影响
哮喘会增加肺部感染并发症的风险,如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
甚至轻度哮喘都有可能导致气道变化,随着年龄增加,本身肺功能就会下降,而哮喘会加速这一过程。
病因
影响哮喘患病的因素众多,研究表明主要受遗传因素(易感基因)和环境因素(变应原和污染等)的共同影响。
哮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哮喘的病因尚不明确。专家认为遗传、环境和免疫系统共同作用引起气道发炎,并有可能导致哮喘和哮喘急性发作。
家族史:哮喘具有家族遗传性,哮喘患者的家人比其他人更有可能患上气道慢性炎症。
免疫系统:在某些人群中,过敏反应会引起哮喘症状。过敏原会使免疫系统细胞释放引起炎症的化学物质。研究表明,接触过敏原(如尘螨、蟑螂和动物皮屑)都可能会引起哮喘的发病。哮喘在过敏人群中更为常见,但不是所有存在过敏反应的人都会患哮喘,也并非所有哮喘患者都有过敏反应。
环境:环境污染或较少接触某些类型的细菌可能影响儿童免疫系统的发育,进而增加患过敏和哮喘的风险。环境因素导致的哮喘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成人哮喘也可能与工作时接触的物质有关(即职业性哮喘)。
哪些人更易患哮喘?
以下因素会增加哮喘的患病风险。
个人及家族史
性别和年龄:40 岁以前,男性和女性患哮喘的概率一样;40 岁以后,女性患病的概率更高。
哮喘家族史。
气道高反应性:有气道高反应性遗传倾向的人常常患有哮喘。
过敏史:过敏性体质的人更有可能患上哮喘。大多数哮喘儿童和许多成年哮喘患者都患有特异性皮炎或过敏。
其他危险因素
吸烟:吸烟的人更容易患上哮喘。哮喘患者如果还继续吸烟,会加剧哮喘症状。
孕期吸烟:孕期吸烟会增加婴儿喘息风险,并且婴儿肺部功能会比不吸烟孕妇分娩的婴儿差。
工作环境存在刺激物或者过敏原暴露:这会导致职业性哮喘,刺激物或过敏原也会加重哮喘患者的症状。
蟑螂:蟑螂的粪便可能增加哮喘发生的风险。
肥胖:肥胖不仅会增加患哮喘的风险,同时还会加剧哮喘的症状。
哮喘发作的诱因
当气道对于某些物质过度反应时,气道会收缩变窄,这些物质就是哮喘的诱因。对于不同的人,哮喘的诱因并不相同。导致哮喘发作以及哮喘加剧的诱因包括以下两方面。
感染:例如上呼吸道感染。超过一半的成人哮喘的诱因是上呼吸道感染。
过敏原:例如尘螨、霉菌或者动物毛发。对这些物质过敏的人接触它们后可能会诱发哮喘发作。
哮喘症状的突然出现称为哮喘急性发作,也称为哮喘突发或者哮喘加重。哮喘急性发作有时规律发生,有时又很少出现;症状有可能很轻微,也有可能很严重。导致哮喘急性发作或加剧的具体因素如下。
某些呼吸道疾病,特别是病毒引起的,如流行性感冒。
运动(运动性哮喘),尤其在空气干冷时。
接触诱发物,如香烟烟雾、空气污染、尘螨或动物皮屑。
工作中接触到某些化学物质(职业性哮喘)。
激素分泌变化,如女性月经或怀孕初期。
服用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性哮喘)或者非甾体抗炎药。
就医
医生会基于患者的病史进行身体检查和肺功能检查以诊断哮喘。肺功能测试可以诊断哮喘及其严重程度,还能诊断并发症。肺量计检测是诊断哮喘最常用的检测方法。如果肺量计测试结果正常或接近正常,但是仍然怀疑有哮喘,可以使用支气管激发试验。医生还可能要求患者进行一些额外的检测,用于辨别与哮喘症状相似的其他疾病。
哪些情况下应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应立刻寻求急诊。
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
按照既定的哮喘应对措施处理后,症状没有得到改善;
开始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困难加重;
咳嗽及喘息加重;
咳出深褐色或带血的痰液;
开始发热或者发热症状加重。
出现以下情况时,也应提高警惕,尽快就医:
每周有超过两天需要使用速效缓解性药物(锻炼后使用除外);
咳嗽变得更剧烈或更频繁,尤其是痰量变多或者痰颜色发生变化时;
患有哮喘并且峰流速值在 2~3 天内持续恶化。
表现出轻微哮喘症状而尚未被确诊为哮喘的疑似患者,应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
就诊科室
呼吸科(呼吸内科);
变态反应科;
急诊科(严重呼吸困难,急性发作时)。
青少年哮喘
青少年如果出现了哮喘的症状,家长应尽快带其就医。很多频繁出现喘息的青少年可能已经患有哮喘但尚未被确诊。符合以下情况的应加强对哮喘的诊断:
女孩;
吸烟者或家中有吸烟者;
社会经济地位低;
患有过敏症。
医生如何诊断哮喘?
哮喘的诊断需要基于患者的病史进行身体检查和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测试可以诊断哮喘及其严重程度,还能诊断并发症。
肺量计检测是诊断哮喘最常用的检测方法,可以测量患者将空气吸入和呼出肺部的速度,并且测量呼吸的空气量。
呼气峰流量(PEF)日间变化测试可以在 1~2 周内完成。当症状时有时无但肺量计测试结果正常时,需要进行此测试。
如果肺量计测试结果正常或接近正常,但是仍然怀疑有哮喘,可以使用支气管激发试验,这一检测可以测量患者在运动或服用药物后呼吸的速率。如果怀疑患者患有职业性哮喘,支气管激发试验也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的刺激源或过敏原来进行检测。
其他疾病的检查
哮喘很难诊断是因为症状差异很大。哮喘样症状也可能由其他病症引起,例如病毒性肺部感染或声带问题,所以医生可能要求患者做一些其他的检查以帮助诊断。
如果医生怀疑另一种肺部疾病时,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可能需要患者进行更多的肺功能检查。
心电图可以用来排除心脏部位的病变,如慢性心力衰竭。
支气管镜检查可以检查气道是否有肿瘤或异物等问题。
胸部 X 线可以发现其他肺部疾病的征兆,例如由慢性炎症引起的肺纤维化。
血液检查,例如全血细胞计数,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有感染。
过敏原鉴定测试
如果患者每天都发生持续性哮喘并且需要服用药物,医生可能会询问患者接触的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过敏原)。
过敏原测试包括皮肤测试和血液测试。如果患者想接受过敏疫苗注射等免疫治疗,可能需要进行皮肤测试。
定期检查
患者需要对病情进行监测并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哮喘得到控制,并检查更新哮喘行动计划。建议每 1~12 个月进行一次检查,具体频率取决于哮喘的控制情况。
在检查期间,医生可能会询问在哮喘日记中跟踪的信息,例如:
症状或呼气峰值流量(PEF)是否稳定、改善或恶化;
运动时或夜间出现的哮喘发作情况。
根据以上信息,医生可能相应更改药物种类或剂量。
患者或家属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确定患的是哮喘吗?
我需要接受哪些检查?
我目前的症状是暂时的,还是会持续很久?
都有哪些治疗方案?哪种方案适合我?
治疗会引起哪些副作用?该如何处理?
万一最初治疗失败,后续有办法补救吗?
我还有其他疾病,该如何与哮喘一起治疗呢?
得了哮喘,我需要注意些什么?比如运动、饮食等方面。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都出现过哪些症状?症状有多严重?
症状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持续多久了?
是大部分时间都有症状,还是在特定情况下才出现症状?
有无过敏性疾病,例如特应性皮炎或枯草热?
哪些情况下症状会加重?哪些情况下有所减轻?
家里有其他人患哮喘或过敏性疾病吗?
除了哮喘,还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吗?
治疗
哮喘不能根治,但通过规范化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症状。良好的症状控制是一个长期过程,应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减少咳嗽和呼吸急促等慢性症状的发生,尤其是在夜间或运动后,这些症状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运动和睡眠等日常活动。
尽可能恢复患者的肺功能。
避免出现频繁的哮喘急性发作,预防长期风险的发生。
此外,哮喘的治疗还应该尽量通过最小有效剂量(甚至不使用药物)来达到长期控制症状的目的,并减少药物治疗带来的副作用。
哮喘该如何治疗?
治疗哮喘很重要,因为即使是轻度的哮喘也可能损伤气道。
了解治疗目标
只要坚持实施自己的治疗计划,就能实现以下的治疗目标:
预防症状;
保持肺功能尽可能地接近正常;
能进行日常活动,包括工作、学习、锻炼和娱乐;
预防哮喘发作;
服药几乎不产生副作用。
实施哮喘行动计划
哮喘行动计划可以提示患者每天服用什么药物,如何治疗哮喘发作。哮喘行动计划包括记录呼气峰流量(PEF)和症状的哮喘日记,列出引发症状的病因,以及哪些药物可以迅速缓解症状。这些有助于患者识别出可以改变或是避免的哮喘发作的诱因,还有助于帮助患者意识到自己的症状,了解如何快速作出用药和治疗的决定。
服用药物
药物并不能治愈哮喘,但可以控制症状。大多哮喘药物是吸入式的。使用吸入式药物可以直接向气道释放特定剂量的药物。 输送装置包括定量的干粉吸入器和雾化器。
常用的哮喘治疗药物包括:
吸入的皮质类固醇:这类药物是用于长期治疗哮喘的首选控制药,可以减少气道的炎症。常见药物有布地奈德、氟替卡松和莫米松。
口服或注射皮质类固醇(全身性皮质类固醇):在开始服用常规药物之前,这类药物可以控制哮喘。有时也需要这类药物治疗哮喘发作。口服皮质类固醇比注射更常用。常见药物有甲泼尼龙和泼尼松。
治疗哮喘发作的短效 β2 受体激动剂:这类药可以舒张气道,使呼吸更容易。常见药物有沙丁胺醇。
其他的长期用药包括:
抗胆碱能药(如噻托溴铵)用于治疗控制不良的哮喘;
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扎鲁司特);
长效 β2 受体激动剂(如福莫特罗、沙美特罗),这类药总是与吸入皮质类固醇联合使用;
肥大细胞稳定剂(如色甘酸钠)或茶碱,这类药物临床不常用。
进行监测
患者应持续监测哮喘病情,定期进行检查。建议根据哮喘控制的情况,每 1~12 个月进行1次检查。
控制诱因
哮喘的诱因会诱发哮喘急性发作。尽量避免刺激性物质(如烟雾或空气污染)和可能会引起过敏的东西(比如动物毛屑)。如果工作环境中某些因素导致了哮喘或使之恶化(职业性哮喘),可能需要穿戴防护用具、调换到其他岗位或者考虑换一份工作。
如果患有持续性哮喘并对过敏原产生免疫反应,可能需要进行过敏原测试。免疫治疗方式可以帮助预防或缓解一些过敏症状。
检测呼气峰流量
患者常常低估哮喘症状的严重性,经常等到肺功能仅达到呼气峰流量的 50% 时,才意识到症状的严重程度。
测量呼气峰流量是一种在家中就可以监测哮喘症状的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在肺功能降到危险水平之前发现其下降。呼气峰流量的测量需要使用峰流量仪。
治疗哮喘时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治疗其他疾病:如果患者还有其他健康问题,例如鼻窦感染和炎症、胃食管反流病,则需要同时治疗这些疾病。
妊娠期哮喘的管理:如果一名女性怀孕前患有哮喘,怀孕期间症状可能会变好,也可能会变差。哮喘控制不佳的孕妇可能有多种并发症的危险。
运动性哮喘的管理:运动可能会诱发哮喘,可以通过运动前 10~30 分钟服用药物等方法来降低这种危险。
术前哮喘的管理:患有中度到重度哮喘的人与正常人相比,术中及术后的哮喘发作风险更高。
老年哮喘的管理:通常老年人的哮喘比年轻人更加严重,哮喘相关的死亡率也更高。他们可能同时还有其他疾病,或是正在服用其他药物,这些因素都可能加重哮喘的症状。
哮喘加重时应如何处理?
如果哮喘症状没有缓解,需要及时就诊。
如果药物不能控制气道炎症,医生将首先检查吸入器的使用是否正确。如果使用正确,医生可能提高剂量,也可能换用或加用另一种药物。
对于不能用药物控制的严重哮喘,可以考虑支气管热成形术。这种治疗目前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其原理是将热量作用于气道以降低其厚度,同时也能提高呼吸功能。
日常注意
哮喘患者应多了解有关哮喘的知识,并注意定期复查,最好与医生讨论制订一个哮喘行动计划,其中包含日常注意需要服用的药物及处理哮喘发作的方法步骤等。在日常注意生活中,应避免接触可能诱发哮喘的过敏原,治疗期间应注意遵医嘱服药,有条件的患者可定期检查呼气峰流量以评估肺功能。
哮喘患者日常注意生活应注意哪些问题?
定期复查
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复查的频率取决于疾病控制的情况,短则每个月1次,长则每年1次。复查时,患者可以和医生讨论自己的哮喘行动计划。
哮喘行动计划
患者的哮喘行动计划包含日常注意需要服用哪些药物来延缓病情恶化,也包含处理哮喘发作的方法步骤。
使用哮喘日记来协助自己的疾病管理。记录自己的呼气峰流量值(PEF)和出现的症状,同时记录下可能导致哮喘发作的因素和帮助自己快速缓解症状的药物。
了解哮喘的诱发因素
任何可以诱发哮喘的因素都是哮喘的危险因素,包括烟雾、空气污染、过敏原、药物,甚至是精神压力。减少接触这些危险因素能降低哮喘急性发作的风险。
如果哮喘是由过敏原导致的,那么需要患者在日常注意生活中尽量避免接触这些过敏原。此外,服用抗过敏药能帮助控制过敏症状,从而减轻哮喘症状。
按时服用哮喘药物
服用哮喘药物是哮喘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患者往往需要服用不止一种药物,因此很可能忘记按时服药。为了保证按时服药,患者可以分析过往忘记服药的原因并想办法克服,比如在冰箱上贴一个便条。
检查呼气流峰流量(PEF)
患者常常低估自己病情的严重程度,测量呼气峰流量值是一种在家中就可以监测哮喘症状的方法,能提示患者肺功能的情况。可以使用峰流速仪来测量呼气峰流量。
旅行
大多数哮喘患者都可以自在地旅行,但是患者应当避免路途遥远(如长途徒步)或需要剧烈运动的活动,否则容易诱发哮喘急性发作。
旅行途中,患者应该随身携带药品和处方,并遵循医嘱用药。患者也应该带上哮喘行动计划,来帮助自己记住日常注意应当服用的药品和哮喘发病时的应急措施。
关注青少年哮喘患者
青少年哮喘患者可能认为哮喘限制了他们的独立自由,并将他们和同龄人隔绝开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该提供支持和鼓励来帮助青少年坚持治疗。以下方法可以帮助青少年积极面对哮喘。
帮助他们认识到哮喘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
允许青少年患者独自去医院检查。
制订一份能够让青少年参加日常注意活动(特别是体育运动)的管理计划。适度锻炼有助于增强肺功能,促进身心健康。
让青少年意识到毒品和烟草的危害。
鼓励青少年患者去结交其他哮喘患者,这样能够让他们互相鼓励,互相支持。
预防
虽然没有特定的预防哮喘方法,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减少气道炎症,降低哮喘发作的风险。
如何预防哮喘发作?
预防的目的是降低哮喘的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时长和降低严重程度。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可以降低肺炎及其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如果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及类似药物后哮喘症状加重,应避免使用,可以考虑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来代替。20 岁以下的人群服用阿司匹林时,可能会导致瑞氏(Reye)综合征,因此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该药物。服药要保证安全,阅读并遵循说明书。
对可能引发哮喘症状的食物保持警惕。有些人在吃了土豆、虾类、坚果和果干或饮酒之后,会出现哮喘症状。这些食物中含有可能引发哮喘症状的亚硫酸盐。
避免空气中的刺激物
空气中常有的刺激物会诱发一些人的哮喘发作。
某些家居清洁用品:如果某种清洁用品会引发哮喘,请立刻停止使用,或者改用另外一种不会引起哮喘症状的用品。
空气污染物:当空气污染较严重时,要尽量呆在室内。同时避免接触室内空气中的刺激物(比如烧煤气、汽油、煤油或木材的炉子产生的烟气),也可以在屋里装上过滤装置,去除灰尘和空气污染物。
香烟烟雾:哮喘患者应尽量远离吸烟的人,并要求其不要在房间吸烟。这对孩子也有好处,因为孩子长期吸二手烟会更容易患上哮喘。
运动前服药
运动对于一些人来说也是哮喘的诱发因素。如果运动时经常出现哮喘发作,可在运动前 10~30 分钟使用吸入药物,从而避免哮喘的发生。
天气比较寒冷时,避免户外运动。如果外出,需要注意保暖,并且尽量用鼻子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