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息是什么?喘息怎么办?喘息症状有哪些?

喘息(Wheezing)是指呼吸困难,并可能在呼气或吸气的过程中发出尖锐的哮鸣音。人体呼吸道从咽喉到肺部的任何部位,一旦发生炎症和狭窄都可能引发喘息。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喘息反复发作的最常见致病因素。而且随着病程进展,假如患者肺部的支气管狭窄和痉挛越发严重,则喘息声也会更明显。此外,只要阻碍了咽喉或气道的通畅,任何类型的炎症、水肿都可能引起喘息,常见原因包括病原体感染和过敏反应。当呼吸道存在梗阻,例如进入气管的肿瘤或吸入的异物,也会造成患者出现喘鸣。如果只是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引起的轻微喘息,可通过补充水分、电解质、维生素、开窗通风等方式缓解,一般无需就医,居家缓解即可。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喘息,且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或伴有其他全身性症状,那么患者应该尽快去医院接受检查,明确病因。患者应戒烟戒酒,远离二手烟,以免对呼吸系统造成伤害。如果空气污染严重,还有必要使用空气净化器,以减少污染物对呼吸道的刺激作用。

概述

喘息(Wheezing)是指呼吸困难,并可能在呼气或吸气的过程中发出尖锐的哮鸣音。

人体呼吸道从咽喉到肺部的任何部位,一旦发生炎症和狭窄都可能引发喘息。

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喘息反复发作的最常见致病因素。而且随着病程进展,假如患者肺部的支气管狭窄和痉挛越发严重,则喘息声也会更明显。

此外,只要阻碍了咽喉或气道的通畅,任何类型的炎症、水肿都可能引起喘息,常见原因包括病原体感染和过敏反应。当呼吸道存在梗阻,例如进入气管的肿瘤或吸入的异物,也会造成患者出现喘鸣。

如果只是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引起的轻微喘息,可通过补充水分、电解质、维生素、开窗通风等方式缓解,一般无需就医,居家缓解即可。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喘息,且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或伴有其他全身性症状,那么患者应该尽快去医院接受检查,明确病因。

患者应戒烟戒酒,远离二手烟,以免对呼吸系统造成伤害。如果空气污染严重,还有必要使用空气净化器,以减少污染物对呼吸道的刺激作用。

症状

常见原因

引发喘息的原因有很多,在儿童中最重要的病因是哮喘,在中老年人群中则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其他会造成呼吸受阻的疾病也都有可能引起喘息。

呼吸道常见疾病可包括:

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过敏:例如食物、药物、花粉、尘螨、刺激性气体都可能引起过敏,累及呼吸道;

上呼吸道感染(特别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普通感冒、流感等;

咽喉部位的感染和病变,例如会厌炎、声带水肿;

吸入异物;

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

支气管扩张;

肺炎;

肺癌;

胸膜疾病,如气胸、大量胸腔积液等。

其他疾病引发的呼吸道症状,常见病因包括:

胃食管反流病;

心力衰竭。

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尤其在使用阿司匹林时应加以注意。

职业暴露引发的呼吸道症状,常见病因包括:

尘肺病(吸入有毒有害的粉尘和气体,对肺部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金属烟热(在铸造金属过程中,吸入高温条件下释放的大量金属氧化物粒子所致)。

高危人群

存在下列情况的人群更容易出现喘息:

婴幼儿和老年人群。

长期抽烟或吸入二手烟。

长期处于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未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计划免疫,缺乏相应抗体的保护。

肥胖/超重,缺乏运动。

营养不良,体弱多病。

伴有慢性病毒感染,例如艾滋病、慢性乙肝等。

日常不注意个人卫生,不洗手、不洗脸。

在化工、冶金、矿山一线工作的职工。

经常接触挥发性有机溶剂或其他刺激性化学物质。

长期酗酒。

伴有慢性呼吸道或肺部疾病。

经常大声说话,伴有慢性咽喉炎症。

伴有慢性心血管疾病。

家庭成员中有哮喘或其他过敏性疾病患者。

肺部曾经受到严重感染或接受过手术治疗。

病因

主要表现

喘息主要表现为由于呼吸道狭窄或梗阻而造成呼吸困难,并可能在呼气或吸气的过程中发出尖锐的哮鸣音。

临床导致喘息反复发作的最常见病因是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哮喘是儿童阶段最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COPD则多见于中老年吸烟人群。

儿童哮喘一般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积极治疗,并避免呼吸道感染或接触过敏原,病情可以维持长期稳定,通常不会对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危害。

COPD则是肺部组织不可逆转的损伤,只能通过规律用药和康复锻炼延缓病情进展,减轻症状。假如患者未经规范治疗或仍未戒烟,那么气道狭窄将越发严重,喘息症状也会越发明显。

此外,人体呼吸道从咽喉到肺部的任何部位,只要炎症、水肿、异物阻碍了咽喉或气道的通畅,就可能引起喘息。同时,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缺氧表现,例如头晕眼花、虚弱乏力,甚至脸色苍白、嘴唇青紫。

伴随症状

不同原因的喘息会伴有相应的其他临床症状:

成年人常年喘息、咳嗽;呼吸浅、短,感觉全身无力,经常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可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各类呼吸道职业病,例如尘肺病、金属烟热等。

儿童喘息伴发作性干咳,一旦发生呼吸道感染或接触某些过敏原,可诱发呼吸道炎症的急性发作:可见于哮喘等。

喘息伴恶心、呕吐,意识模糊,以及全身性皮疹或水肿:常见于过敏、药物不良反应、化学试剂吸入性中毒等。

喘息伴持续性咳嗽、咳痰,甚至咳血、胸痛:可见于肺部感染、肺癌等。

喘息伴咽喉肿痛,发热寒颤、疲乏虚弱、头晕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可见于流感、症状较为严重的普通感冒、咽喉感染等。

喘息伴咳嗽、咽干、咽痒、咽痛、声音嘶哑,影响正常说话或吞咽:可见于咽喉炎等。

喘息伴头晕目眩、四肢发冷、心跳无力、脸色苍白、嘴唇青紫等:可见于支气管扩张、慢性心力衰竭等。

喘息伴胸部或上腹部疼痛、烧灼感,食欲不振:可见于较严重的胃食管反流病。

就医

何时就医?

如果只是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引起的轻微喘息,可通过补充水分、电解质、维生素、开窗通风等方式缓解,一般无需就医,居家缓解即可。

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喘息,且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或伴有其他全身性症状,那么患者应该尽快去医院接受检查,明确病因。

若由于虫叮蛇咬、吸入异物、中毒或心脏病发作而引起的喘息,则需要立刻拨打急救电话。

就诊科室

呼吸科

急诊科

心内科

耳鼻喉科

虫叮蛇咬、吸入异物、中毒引起的喘息需要急诊抢救;心脏病发作引起的喘息应前往心内科就诊;咽喉炎引起的喘息就诊于耳鼻喉科; 其他呼吸道疾病患者首诊应前往呼吸科。

就医前准备

为了帮助医生明确喘息的原因,患者在就医前请准备好以下信息:

向医生详细描述喘息从何时开始、持续多久、发作频率、严重程度,以及是否接触过有毒物质或有害粉尘等。

在喘息的同时是否还出现其他症状,例如咳痰、发热寒颤、肢体无力、皮疹、头痛等。

以前是否曾经因呼吸系统或心血管疾病接受过诊治(包括使用过哪些药物或接受过怎样的手术)。

近期及长期服用的药物和保健品:包括各类治疗慢性疾病的药物、消炎止痛药,以及各类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等。

常用检查

医生通常采取以下方法来查明喘息的具体原因。

病史:患者需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治疗史、具体症状、日常工作情况以及正在使用的处方和非处方药物、既往史等信息。

体格检查:

伴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的急诊患者首先要评估生命体征是否稳定,假如病情严重需立刻施行急救措施。

一般情况下,医生会仔细进行胸部听诊,并检查患者的咽喉是否存在感染或梗阻迹象,从而分析可能的病因。

血液检查:检测血液中的相关指标,例如血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初步评估是否存在感染以及肝、肾功能是否正常。

心电图:观察心率、心律是否正常。若有必要医生还会给患者实施心电图连续动态监测或运动负荷试验。

肺功能检测:测定各项肺功能相关指标,结合动脉血气分析综合评估肺功能的损害程度。

痰培养或血培养:若患者出现感染迹象,医生会尽可能查明病原菌的类型,有利于选择合理的抗菌治疗,减少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最大程度减少耐药风险。

影像学检查:

X光胸片和CT扫描:观察肺病病变部位、范围、程度,以及呼吸道是否阻塞。

胸部高分辨率CT扫描:可以强化细节,评估肺部的受损程度,指导后续诊治决策。

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功能是否正常。

如果仍无法得出明确诊断,则需要开展更进一步的深入检查。

支气管镜检查:

支气管镜取样活检:医生会使用一根纤细、柔软的导管(支气管镜),从患者的口腔或鼻腔进入肺部,取出非常小量的组织样本用于检查。

支气管肺泡灌洗:医生会通过支气管镜将少许生理盐水注入肺部,然后立即吸出。液体中会含有患者肺部的组织碎片、分泌物,送到实验室进一步检查。

肺组织活检:医生在影像学技术引导下开展经皮肺活检;或是采用视频辅助的胸腔镜进行肺活检,获取足量组织样本进行最终确诊。

治疗

喘息的情况较为复杂,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因来实施个体化的干预措施。

详情请参见相关疾病的治疗:

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病

过敏

普通感冒

流感

会厌炎

声带水肿

气道异物

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

肺炎

肺癌

胃食管反流病

慢性心力衰竭

尘肺病

胸膜疾病

日常注意

患者应戒烟戒酒,远离二手烟,以免对呼吸系统造成伤害。

如果是职业暴露造成的呼吸道疾病,需尽快去政府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职业病鉴定,以便于后续的补偿和安置事宜。

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务必遵照医生的治疗计划,规律服药,定期复诊,监测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评估治疗效果,适时调整方案。

症状轻微者可以居家治疗,多休息、多喝水,打开空气加湿器,保持咽喉、气道湿润。

如果空气污染严重,还有必要使用空气净化器,以减少污染物对呼吸道的刺激作用。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川贝枇杷糖浆的功效与作用-川贝枇杷糖浆说明书

2023-8-3 0:11:30

药品

藏青果颗粒的功效与作用-藏青果颗粒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