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化学性肺炎是一种不常见的肺部疾病。肺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引起,化学性肺炎中,肺组织炎症来自毒物或毒素[1]。许多物质会引起化学性肺炎,包括液体、气体和小颗粒,如灰尘或烟雾,也称为颗粒物。有些化学物质只会损害肺部,然而,一些有毒物质除了影响肺以外,还会影响其他器官,导致器官严重损伤或死亡。
误吸可能会引起化学性肺炎。误吸是指将口腔分泌物或胃内容物吸入肺部。炎症来自胃酸和酶对肺组织的毒性作用。胃或口腔的细菌也会引起细菌性肺炎。
化学性肺炎的患病率因患病原因不同而有所差异。长期接触或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化学刺激性毒物或毒素,导致的化学性肺炎发病群体比较集中,在防护措施完善或职业操作规范情况下,可有效降低化学性肺炎的患病率和死亡率。而误吸导致的化学性肺炎则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中仅发生在睡眠中的误吸,意识障碍患者中约有 70%,正常人约有 45%[2]。另外,误吸导致的化学性肺炎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升高。数据显示,美国每年估计有 200,000 例老年人因误吸导致肺炎,死亡人数达 15,000[3]。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庞大,因此存在相当数量的因误吸导致的化学性肺炎患者。
最主要的病因:暴露于有害化学物质。
主要症状:鼻子、眼睛、嘴唇、口腔和喉咙灼伤、干咳、湿咳产生透明、黄色或绿色黏液、咳出血液或泡沫状粉色唾液、恶心或腹痛、胸痛、呼吸短促等。
对于许多化学性肺炎患者,主要的治疗措施是观察。
症状越严重,就越有可能出现短期(除死亡以外的其他器官损伤)和长期并发症(肺瘢痕化和复发性肺炎)。
预后取决于所暴露的化学物质和患者健康状况。例如,与没有肺部问题的年轻运动员相比,有肺部疾病的老年患者暴露于中等浓度的蒸发性氯化铵中,可能会出现严重问题。
症状
化学性肺炎的体征和症状千差万别,决定其严重程度的因素很多。例如,暴露于大型室外游泳池中的氯可能只会导致咳嗽和眼睛灼热。暴露于小房间中的大量氯中可能会死于呼吸衰竭。决定症状严重程度的因素包括[1]:
化学品种类和强度。
暴露环境——室内、室外、热、冷。
暴露时间——秒、分钟、小时。
化学品的形态——气体、蒸气、微粒、液体。
采取的保护措施。
身体状况。
年龄。
化学性肺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化学性肺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鼻子、眼睛、嘴唇、口腔和喉咙灼伤。
干咳。
湿咳产生透明、黄色或绿色黏液。
咳出血液或泡沫状粉色唾液。
恶心或腹痛。
胸痛。
呼吸短促。
呼吸困难或胸膜炎(肺部外膜炎症)。
头痛。
流感样症状。
虚弱或浑身不舒服。
精神错乱或定向障碍。
化学性肺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随着化学性肺炎的进展,受毒害的器官可能会越来越多,并发生不可逆的损害,导致多器官衰竭,最终引起死亡。常见并发症包括:
呼吸道烧伤。如果患者吸入大量刺激性气体,会强烈刺激上呼吸道粘膜,引起呼吸道烧伤。
急性肺水肿。瞬间吸入大量刺激性气体还会引起急性肺水肿。
多脏器受损。一些有毒物质除了影响肺以外,还会影响其他器官,导致器官严重损伤,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继发细菌感染。患者误将口腔分泌物、胃内容物以及其他刺激性液体吸入下呼吸道的同时,还可能将咽部寄殖菌带入肺内,继发细菌性肺炎[4]。
气胸、纵隔气肿。由短时间吸入大量刺激性气体引起,以呼吸道粘膜和肺泡上皮充血、坏死等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一种临床病征[5]。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氮氧化物中毒引起的肺损伤主要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可进展为化学性肺炎,如果治疗不及时,还可能诱发 ARDS[6]。
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大量有毒物质侵入人体还有可能引发多器官功能急性衰竭,如心脏衰竭、肾衰竭、呼吸衰竭等,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
肺瘢痕化和复发性肺炎。
窒息或死亡。
病因
造成化学性肺炎的罪魁祸首是化学毒物或毒素,这类物质有很多,包括液体、气体和固体小颗粒,如甲醛、氯气、灰尘以及烟雾等。另外,误吸也会引起化学性肺炎。
化学性肺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长期接触或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化学刺激性毒物或毒素,包括液体、气体和固体小颗粒,如甲醛、氯气、汞蒸气、烟雾等,通常是由于设备故障、滴、漏等意外事故造成的。
误吸。患者不慎将口腔分泌物或胃内容物吸入肺部,导致胃酸和酶对肺组织产生毒性作用,造成肺炎。或者患者误吞吸液体性化学物(如汽油、煤油、润滑油等),也可导致化学性肺炎[7]。
受到某些过敏原刺激。如有机粉尘(霉菌、孢子等)、动植物蛋白成分、家禽粪便或血清蛋白等,也容易引起化学性肺炎[7]。
哪些人容易患化学性肺炎?
长期暴露于有害化学物质中,如甲醛、氯气。
长期暴露于污染环境中,如烟尘、雾霾等。
误吸。患者不慎将口腔分泌物、胃内容物或者其他有毒物质如汞蒸气等吸入肺部,造成肺炎。多发于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意识障碍患者,这部分患者常因呕吐及食物反流出现误吸,造成化学性肺炎。
从事高危工作的人,如核工业生产者。核工业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有害气体泄露或挥发,人体吸入后导致化学性肺炎的发生。
煤碳生产中的井下作业工人。煤碳生产中经常要使用硝基炸药爆破,爆破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一氧化氮、氮氧化物等,井下作业工人吸入这些有害气体后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中毒,严重时还可引起化学性肺炎[8][9]。
伴有基础疾病和免疫功能低下。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久病体衰、应用免疫抑制剂、嗜烟酒等。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吸入有毒物质后,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浅快呼吸
脉搏加快
口、鼻或皮肤灼伤
皮肤和嘴唇苍白
出汗
思考和推理能力改变
意识丧失
眼睛或舌头肿胀
声音嘶哑或低沉
身体其他部位的化学气味
咳嗽吐出泡沫
发烧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意识丧失
发绀——口腔或皮肤变色
呼吸困难
突然变声
口腔或喉咙肿胀
胸痛
呼吸短促
咳出泡沫或血沫
思考和推理能力变化
暴露可能致命的化学物质
呕吐和送气
建议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化学性肺炎?
化学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因体征和症状而异。通常情况下,症状比较轻微,化学物质会比较常见,医疗评估比较简短和集中。
相关检查包括:
有时严重的体征和症状需要急救措施,如人工通气、高级心脏生命支持或复杂医疗治疗。大多数情况下,医生会咨询当地毒物控制专家以获取建议。
医生必须首先确保医院工作人员没有暴露在危险中。
下一个重点是鉴定此化学物质,并考虑该化学物质对肺部和身体其他部位的影响。
详细病史包括暴露时间、暴露面积、化学物质的形式和浓度、其他医疗问题和症状。除了仔细检查生命体征(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体温以及血氧含量),医生至少还会评估眼睛、鼻子、喉咙、皮肤、心脏、肺和腹部。
一旦采取了这些措施,进一步评估可能会因伤者状况、暴露的化学品类型和其他因素而有所不同。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出现的症状?持续多久了?
从事什么工作?是否接触过有毒物质?
如果接触过,那接触多久了?能否确认有毒物质是什么?
有无采取防护措施?
平时身体状况如何?
是否抽烟?
是否正在服用或服用过其他药物?
有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有无其他病史(如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
家族中有无出现过类似情况?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化学性肺炎患病原因是什么?
要通过哪些检查才能确诊?
要如何治疗?治疗时间多长?
能治愈吗?是否会留下后遗症?
对今后生活有什么影响?
以后应该注意什么才能避免再次患病?
治疗
评估和治疗各不相同。几乎每个人都需要测量血压、氧气水平、心率和呼吸频率。
对于许多化学性肺炎患者,主要的治疗措施是观察。有时症状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展,造成的伤害在数小时内无法完全得知。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
药物治疗
静脉输液
用药物打开呼吸道以治疗呼吸
口服或静脉注射类固醇药物
口服非甾体抗炎药
静脉注射或口服止痛药
预防性用抗生素(有时)
其他治疗
通过面罩或鼻导管吸氧
人工通气(辅助呼吸)
疾病发展和转归
化学性肺炎症状较轻者,在经过积极治疗后,大部分都会转归,但如果患者吸入了毒性较大的物质(如有机氟裂解气等),多数病情较重,且常并发纵隔气肿和气胸,病情恢复较慢,一般要 3~5 个月。如果是重症病例,还有可能在 24 小时内死于呼吸衰竭[8]。
日常注意
化学性肺炎与患者的日常注意活动关系较为密切,可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化学环境中;
如果无法避免接触化学物质,做好化学防护;
避免长时间接触污染环境,做好防护措施,如出行戴口罩等;
养成良好的生活和作息习惯;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从事高危工作的还应注意规范操作。
预防
为避免化学性肺炎的发生,可采取以下预防方法:
避免接触污染环境,做好个人防护。
工作场所安装通风排毒装置,加强设备维修保管,防止意外泄露等事故[7][10]。
加强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保持生活环境清洁,防止衣物、食物霉变,妥善处理动物粪便等。
保持净化器和空调系统清洁。
做好定期健康检查,严格执行职业禁忌症[7]。
出现胸闷、气促、呕吐等不适症状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