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心尖区徐缓、强而有力的搏动,当用手指触诊时,可使手指端抬起片刻且持续至第二心音开始,这种较大范围的外向运动称为抬举性心尖搏动。
抬举性心尖搏动主要与左心室肥大、右心室肥大相关。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缩窄所致的心脏病变等可导致左心室肥大。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室间隔缺损、法洛综合征、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等可导致右心室肥大。
当出现颜面苍白、乏力、咳嗽、胸痛、气促、血压升高、呼吸困难、咯血、皮肤青紫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进行 X 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多层 CT、MRI 等检查协助诊断病因。
抬举性心尖搏动需积极采取病因治疗,并加强日常防护,如定期复查,少食多餐,清淡饮食,少盐少油腻,忌辛辣生冷刺激食物,忌食油煎油炸及腌制食品,晚上或下午适量运动,戒烟、戒酒,预防呼吸道感染,保持心态平和,保证充足睡眠等。
症状
常见原因
引起该症状的常见原因包括:
左心室肥大: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缩窄、三尖瓣闭锁合并房间隔缺损、结节性多动脉炎所致的心脏病变等可导致左心室肥大。
右心室肥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亚急性、慢性)、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室间隔缺损、法洛综合征、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艾森曼格病与艾森曼格综合征等可导致右心室肥大。
病因
临床表现
抬举性心尖搏动的临床表现为当用手指触诊时,可感觉到心尖区徐缓、强有力的搏动,并能使指端抬起片刻。
左心室肥大:心尖搏动增强且范围较大,向左下方移位,呈抬举性。
右心室肥大:左侧心绝对浊音区弥漫性搏动,向左方移位,呈抬举性。
伴随症状
抬举性心尖搏动通常可能伴有一些其他症状,不同的伴随症状可能提示不同的疾病:
抬举性心尖搏动伴心尖部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
抬举性心尖搏动伴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主动脉瓣区收缩期震颤、胸骨右缘第 2 肋间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见于主动脉瓣狭窄。
抬举性心尖搏动伴颜面苍白、周围血管征、胸骨右缘第 2 肋间及胸骨左缘 3、4 肋间舒张早期哈气样杂音: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抬举性心尖搏动伴高血压: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
抬举性心尖搏动伴心前区发作性绞痛或压榨痛: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结节性多动脉炎所致的心脏病变。
抬举性心尖搏动伴心底部连续性杂音:见于动脉导管未闭。
抬举性心尖搏动伴上肢血压升高、股动脉搏动减弱:见于主动脉缩窄。
抬举性心尖搏动伴咳嗽、气促、乏力、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皮肤青紫:见于三尖瓣闭锁合并房间隔缺损、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室间隔缺损、法洛综合征、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艾森曼格病与艾森曼格综合征。
就医
何时就医?
出现下列情况应引起警惕,建议及时就医查明原因:
颜面苍白、乏力。
咳嗽、胸痛、气促。
血压升高。
周围血管征。
一旦发现下列情况,应立即前往急诊或拨打 120 急救电话:
呼吸困难、咯血、皮肤青紫。
心前区发作性绞痛或压榨痛。
晕厥。
就诊科室
心内科。
呼吸科:如出现抬举性心尖搏动合并咳嗽、气促、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皮肤青紫的情况,建议到呼吸科就诊。
就医前准备
就医前,请准备好既往病史资料及用药信息,并认真思考和回答下列问题,这些信息有助医生准确、快速的判断病情:
主要有哪些不舒服?持续了多长时间?
胸痛是怎样的?是闷痛还是绞痛或是其他性质的?
咳嗽时有痰吗?痰量多少?容易咳出来吗?
既往有哪些病史?尤其心血管、肺脏方面?
正在服用的药物或者保健品有哪些,服用多长时间了?
常用检查
医生通常采取以下方法来诊断抬举性心尖搏动并明确抬举性心尖搏动的原因。
病史:患者需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症状、持续时间及使用的处方和非处方药物等信息。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尤其心、肺部位,通过视诊、触诊、叩诊、听诊以观察有无。
X 线检查:是心脏增大、肺部有无感染等的主要辅助检查方法。
心电图:检查心脏电活动,协助诊断心脏病变。
超声心动图、多层 CT、MRI:检查心脏、大血管解剖结构和功能状态,能准确测量心室壁厚度、心腔大小,观察心内血流方向、速度和性质,以鉴别诊断心脏增大的原因。
治疗
治疗原则和方法
医生会通过治疗抬举性心尖搏动的潜在病因来治疗抬举性心尖搏动,详情请参见相关疾病的治疗:
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高血压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动脉导管未闭。
主动脉缩窄。
三尖瓣闭锁合并房间隔缺损。
结节性多动脉炎所致的心脏病变。
急性、亚急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
室间隔缺损。
法洛综合征。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
艾森曼格病与艾森曼格综合征。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护理
积极治疗和控制原发病。遵医嘱规律服药,需注意不良反应,若出现咳嗽、心律失常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进行相关处理。治疗后定期到医院复查,主要复查胸部 X 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项目。
注意少食多餐,勿过饱。清淡饮食,少盐少油腻,多食米汤、葵花籽、富含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苹果等,忌辛辣生冷刺激食物,如辣椒、冷饮、烟酒、咖啡、浓茶等,忌食油煎油炸及腌制食品。缓慢喝饮料,最好一次不超过 500 毫升,若需要多喝水时,分成几次喝,每次少一点,且相隔时间长一些。
运动安排在晚上或下午为宜,因为每天上午 6~9 时为心绞痛、猝死发作的“高峰期”。避免雾天在户外运动,掌握好活动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如散步等,切忌活动过多、过猛,不宜参加较剧烈的活动。
其他注意事项:
戒烟、戒酒。
预防呼吸道感染,在感冒流行季节或气候骤变情况下,患者要尽量减少外出,出门戴口罩并适当增添衣服,少去人群密集之处。为保持空气新鲜,可每天上午开窗通风 30 分钟,开窗时患者需注意保暖。
保持心态平和,不让情绪过于大喜大怒,多听舒缓音乐,参加情绪调节活动小组,多和朋友、医生沟通交流。
每天保证 7~8 小时的充足睡眠,不要过度劳累,不要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