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外阴接触性皮炎是由于外物接触外阴的皮肤或黏膜后,接触部位发生的炎症。
本病最主要的病因是接触了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物质或致敏物质。不恰当的外阴护理方式、卫生习惯差、过敏体质,或使用劣质贴身衣物是引发本病的危险因素。
根据病因可以将本病分两型。第一型是由刺激性物质引发的原发性接触性皮炎;第二型是由致敏物质引发的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
本病最典型的症状是:外阴皮肤出现红色斑点、丘疹、水疱或大疱是外阴接触性皮炎。
本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是药物治疗:通过外用药物护理外阴,严重时口服抗组胺药或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关键是当发现肿胀、瘙痒或灼痛时,切忌自己处理,应当及时就医。经过正规治疗,此病即可痊愈。
本病的主要危害是当外阴出现炎症时,人体的皮肤屏障受损,容易发生感染。如果本病多次发作,则容易导致患者外阴处皮肤干燥、增厚和粗糙。
在预防上,平时大家需要避免不恰当的外阴护理,过敏体质者则应当注意远离过敏原。
症状
外阴接触性皮炎最早期的症状是红色斑点和水肿。
外阴接触性皮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外阴接触性皮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红斑、水肿、渗出:红斑表现为皮肤黏膜变红,按压时可变白,无隆起或凹陷,边界清楚,形状不一。严重者伴有周围皮肤水肿、液体渗出及皮纹消失。
皮损,也就是皮肤的各种损害:
丘疹、水疱、大疱:这三种皮损一般出现在疾病的早期。丘疹表现为表浅皮肤隆起,边界清楚,一般直径小于 1 厘米;水疱是有腔隙的皮肤隆起,腔隙内含液体,边界清楚,直径小于 1 厘米;大疱与水疱形态相似,直径略大。
脱屑、皮肤增厚:慢性期皮损结痂后剥脱,如果皮损部位不停被抓挠、摩擦,或反复出现炎症,皮肤会呈苔藓样增厚。
外阴接触性皮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肿胀、瘙痒或灼痛。
皮肤感染。
病因
外阴接触性皮炎最主要的病因是外阴皮肤接触刺激性物质或致敏物质。
外阴接触性皮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接触刺激性物质,这些物质分为:
对皮肤刺激作用较强的物质:皮肤接触强酸强碱或某些外用药时,在很短时间内会出现皮炎,如消毒剂、刷酸、残余的高锰酸钾溶液等。
对皮肤刺激作用较弱的物质:虽然此类物质刺激作用弱,但是往往不容易被关注,经过较长时间的接触也可引起皮炎,如洗涤剂、涂料、油漆、清洁剂等。
致敏物质:此类物质本身没有刺激性或毒性,但是部分人接触后经过一段潜伏期会引起皮炎。
化学性物质:这是最常见的因素,也是种类最多的一种物质。包括美妆护肤类,如化妆品、护肤品、香水、洗发水、染发剂、指甲油等;生活用品,如内裤、擦面纸、卫生巾、肥皂、塑料、橡胶制品、洗涤剂、光亮剂、皮革品等;外用药,如外阴栓剂、外用避孕药等;金属类制品,如镍、铬等。
植物性物质:包括植物的叶子、根茎、花朵、果子、种子、汁液,常见的物品有荨麻、生漆、芒果、无花果、银杏等。
生物性物质:包括夫妻间的接触、动物皮毛制品、动物毒素等。
哪些人容易患外阴接触性阴道炎?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患该疾病:
不恰当的外阴护理者:阴道冲洗时使用没有完全溶解的高锰酸钾溶液,或过度使用肥皂进行外阴清洁等。
不恰当护肤品:爱美却没有正确的医学知识,导致阴道正常环境被破坏,如在阴道使用刺激性护肤品等。
劣质贴身衣物或卫生用品: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使用透气性差的化纤内裤、卫生巾等。
卫生习惯差:没有勤换勤洗贴身衣物等良好生活习惯。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患该疾病:
过敏体质:本身患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哮喘等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敏原。
免疫系统紊乱:若患有过敏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需长期口服影响免疫系统的药物,可能导致外阴接触性皮炎。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出现红色斑点、水肿、丘疹、水疱、大疱等。
外阴处肿胀、瘙痒、灼痛。
皮肤脱屑,变得粗糙、干燥、增厚。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哮喘:出现呼吸困难、头晕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严重者应立即拨打 120。
建议就诊科室
皮肤科
呼吸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外阴接触性皮炎?
当医生怀疑是外阴接触性皮炎时,将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斑贴试验等方式进行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病史询问:通过询问是否为过敏体质、是否接触刺激性或致敏物质等内容,初步判断发病原因。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检查患者皮损症状,可以了解病人皮肤损害的位置及程度。
斑贴试验:通过该项检查医生可以明确致病因素。斑贴试验检查过程是:将多种常见或者怀疑对皮肤有损害的物质与对照物一起同时置于斑试器中,然后贴在健康皮肤处。经过持续接触 2 天后,撕掉斑试器,每隔 30 分钟观察一次接触部位皮肤的情况,以确定致病因素。注意在此期间,斑试器不可接触水。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这些症状出现多久了?
有没有留意在接触哪些东西时才会出现或加重这些症状?
平常有注意卫生,勤换勤洗贴身衣物吗?
内裤有注意是什么材质的吗?
会不会同房后才出现这些症状?
有没有鼻炎、结膜炎、哮喘等疾病?
家里面其他人有类似症状或者容易过敏的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患这个疾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还会有更严重的症状出现吗?
完全治愈周期大约多久?
这些症状会影响我的性生活吗?会传染给性伴侣吗?
会影响我生小孩吗?
日常生活有什么要特别注意的?
治疗
外阴接触性皮炎以药物治疗为主。治疗原则是通过药物作用,处理皮肤炎症,同时寻找刺激物或致敏物,避免再次接触这些物质。
药物治疗
外用洗剂:常用药物有 3% 硼酸溶液、炉甘石洗剂、0.1% 利凡诺尔液等,本类药物具有杀菌、止痒、消炎的作用。通过湿敷患处,有助于缓解红肿、液体渗出等症状。适用于急性期糜烂、红肿、液体渗出等症状严重的患者。
外用擦剂或软膏:常用药物有氧化锌油、硅霜、糖皮质激素外用药(如糠酸莫米松、复方醋酸地塞米松)等,本类药物具有收敛、滋润皮肤的作用。
亚急性期红斑、丘疹伴随少量液体渗出时,可外用糖皮质激素糊剂或氧化锌油。
没有液体渗出时,可外用糖皮质激素霜剂。
仅有干燥、轻度脱屑的红斑时,可用硅霜。
慢性期皮肤脱屑或苔藓样改变时,外用具有抗炎作用的糖皮质激素软膏。
抗组胺药:如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氯雷他定片等。此类药物通过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缓解气喘症状,适用于病情严重或者变态反应型皮炎患者。
疾病发展和转归
经过正规治疗,该病在 1~2 周可痊愈。残存的暂时性色素沉着,可随着皮肤的更新而恢复。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或者患者对多种物质过敏以及接触含有相同致敏成分的其他物品,皮炎可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者导致永久性的皮肤色素沉着、干燥粗糙。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远离过敏原:尽量减少接触刺激物、致敏物,或含有相同或类似成分的物品。
用药注意事项:禁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同时避免药物对皮肤的刺激,如搔抓、烫洗、反复摩擦等。
洗澡:洗澡时注意避免水温过高,避免用力揉擦皮炎部位,少用肥皂以免加重刺激。洗澡后自然晾干,也可以用纸巾轻轻拍干。
个人卫生:便后应使用不含酒精、香精成分的湿纸巾轻柔擦拭干净。经期应勤换卫生巾,一般2小时更换一次,或者在卫生巾湿透2/3时即更换。
贴身衣物:内裤最好穿棉质、宽松、透气的款式,日常注意生活中应当勤换洗贴身衣物。
对平日常注意用的皮肤外用药剂型增加理解,以便更好地使用药物,对抗疾病:
溶液:药物的水溶液,主要用于湿敷,可以清洁渗出物,减轻水肿。
洗剂:也叫做振荡剂,是30%~50%的药粉与水混合形成,两者互不相容,使用前最好摇匀。可以止痒、散热、保持皮肤的干燥。
油剂:由药物与植物油混合形成,可以清洁、润滑皮肤。
霜剂:水包油形成的剂型,可用于配置水溶性或脂溶性药物。具有保护、润泽皮肤的作用。
软膏:药物与基质混合而成,如凡士林、植物油加蜂蜡、动物脂肪等。可以保护皮肤、防止干裂,但因为散热效果不好,不适用于急性期、渗出严重的皮炎。
糊剂:25%~50%固体药粉与基质混合而成,可以保护皮肤吸水、收敛,防止皮肤干裂。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洗澡:洗澡时要注意对外阴部位的保护。如洗澡时注意水温不要太高,切忌过度使用肥皂清洁外阴,严禁使用非必要的美容产品。
个人卫生:不要使用劣质卫生用品(包括卫生巾、卫生棉条等),经期勤换卫生用品。
对于有一些因素虽然很难改变,但也可以做好以下工作尽量预防疾病:
过敏体质:适当进行跑步等运动,增强体质。若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哮喘等引起疾病发作,应及时就医治疗。
免疫系统紊乱者:患有自身免疫病,如过敏性红斑狼疮,或长期口服影响免疫系统药物的人群,应每月就医观察疾病控制情况,及时知悉是否需要调整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