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原发气管支气管注肿瘤是指原发于气管和主支气管的良、恶性肿瘤。
原发气管支气管肿瘤较为罕见,各年龄段均可发病,高发年龄 40~70 岁,男性略多于女性。恶性明显多于良性,恶性肿瘤年发病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 0.1/100000。儿童原发性气管肿瘤 90% 为良性,成人只有不到 10% 为良性。
按分化程度可分为恶性、低度恶性和良性三种。
该病的主要症状包括痰中带血或咯血,咳嗽,活动后气短,呼吸困难、喘鸣、发绀,可出现反复发作的单侧或双侧肺炎。恶性肿瘤患者可有胸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
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治疗关键点是彻底切除病变,防止复发和消除气管梗阻。治疗难点在于如何权衡气管切除的长度,避免吻合口张力过高(气管断端缝合处长度不够导致断端缝合处分离或勉强对接)。
该病主要危害是堵塞气管导致患者呼吸困难,若为恶性肿瘤,容易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并向远处转移,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缩短寿命。
良性原发气管支气管肿瘤经治疗一般预后良好,恶性肿瘤总体预后较差。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存期的关键。
症状
原发气管支气管注肿瘤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着疾病进展,主要表现为痰中带血或咯血,咳嗽,活动后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原发气管支气管肿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原发气管支气管肿瘤的常见症状包括:
痰中带血或咯血:因肿瘤破坏气管支气管黏膜或肿瘤表面破溃所致。
咳嗽:多为持续性顽固性咳嗽。
活动后气短:首先是活动后气短,症状发展缓慢,但逐渐加重,少数患者需坐、立位姿势才能呼吸,甚至不能说话。
呼吸困难:当气管支气管堵塞较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伴喘鸣、发绀。
肺炎:气道阻塞严重时可出现反复发作的单侧或双侧肺炎。
胸痛:恶性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可出现胸痛。
声音嘶哑:恶性肿瘤侵犯或压迫喉返神经,导致声带麻痹、声音嘶哑。
吞咽困难:恶性肿瘤压迫食管,可导致吞咽困难。
头面部及上肢肿胀:恶性肿瘤侵犯或压迫上腔静脉,可导致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可出现面部、颈部、上胸部、双上肢水肿。
原发气管支气管肿瘤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阻塞性肺炎
声带麻痹
上腔静脉综合征
病因
大部分肿瘤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和长期大量吸烟是部分原发气管支气管注肿瘤的危险因素。
原发气管支气管肿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多发性气管支气管鳞状上皮乳头状瘤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有关。
长期大量吸烟:原发气管支气管鳞癌与长期大量吸烟相关。
哪些人容易患原发气管支气管肿瘤?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者
长期大量吸烟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患者没有明显原因出现痰中带血丝、咳嗽、活动后气短、胸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注、头面部及上肢肿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若出现呼吸困难,更应尽早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出现严重呼吸困难
建议就诊科室
胸外科
呼吸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原发气管支气管肿瘤?
当医生怀疑为原发气管支气管肿瘤时,通常进行胸部 X 射线、胸部 CT、磁共振成像、气管镜等检查明确诊断,确诊需要行病理检查。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胸部 X 线检查:为胸部疾病常用的检查,改检查可以发现肿瘤阴影,但对于较小的肿瘤容易漏诊,需要进一步行胸部 CT 检查。
胸部 CT 检查:为胸部疾病最常用的检查之一。通过此项检查,可清晰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范围和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增强 CT 检查能进一步判断肿瘤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
胸部磁共振成像:可精确显示气管肿瘤的位置范围和浸润程度。
气管镜检查:气管镜可直接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可初步判断肿瘤的性质,并且可以进行活检明确病理诊断,但检查过程较为痛苦。
病理检查:确诊依赖于病理检查,能够判断肿瘤的组织来源及良恶性。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既往曾患哮喘吗?
经常患肺炎吗?
本次就诊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出现症状多久了?
曾就诊吗?接受何种治疗?疗效如何?
曾接受哪些检查?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恶性肿瘤吗?
病情严重吗?
需要治疗吗?
如何治疗?
治疗效果如何?
会复发吗?
治疗
原发气管支气管注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腺样囊性癌对放疗敏感,术后应加放疗。
药物治疗
化疗:主要是针对恶性肿瘤的化疗,可采用吉西他滨+顺铂或紫杉醇联合治疗,以杀灭肿瘤细胞。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原发气管支气管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术中应彻底切除病变,防止复发并消除气管梗阻,肿瘤不能彻底切除者,也应减轻或解除气道梗阻,改善通气功能。
经颈部切口气管肿瘤切除术:对于气管上段的肿瘤,可采用颈部切口手术切除。
胸骨正中切口肿瘤切除术:对于气管中段的肿瘤,为了充分显露气管,多采用胸骨正中切口。
侧开胸肿瘤切除术:对于气管下段和主支气管的肿瘤,应采用侧开胸肿瘤切除术。
腔镜微创手术和机器人微创手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术式,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
其他治疗方法
放射治疗:腺样囊性癌对放疗敏感,对于未能完全切除的患者术后应加放疗以杀死肿瘤细胞。
经气管镜治疗:对于小肿瘤或不能手术的肿瘤可经气管镜治疗以去除肿瘤、解除气道梗阻。可采用冷冻、激光、微波热凝、电凝、光动力、支架置入等。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患者症状会逐渐加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缩短生存期。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症状都能缓解,生活质量提高,生存期延长。良性原发气管支气管肿瘤经治疗预后良好,恶性肿瘤总体来说预后差,能手术切除的患者预后尚可。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
如果患者接受了手术,术后应遵医嘱保持适当的体位。气管部分切除的患者需采取头前屈位,将下巴贴住前胸部,一般术中会将下巴皮肤与前胸部皮肤缝合在一起以保持该体位,避免吻合口张力过高。
术后注意勤活动四肢,避免静脉血栓形成,可由家属进行肢体按摩。
注意保护引流管,避免脱出,避免碰倒胸腔引流瓶。
注意切口敷料是否渗血,保持局部清洁。
放疗和(或)化疗后或期间的注意事项:接受放疗和(或)化疗的患者,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可能会出现血白细胞、血小板注下降及肝肾功能异常,患者应定期检验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如果出现异常,需及时咨询经治医师或及时到医院就诊。
术后、用药复查:术后应根据出院医嘱规律复查,一般术后 1、3、6、12 个月复查,之后半年到 1 年复查 1 次。主要复查胸部 X 线或胸部 CT、气管镜等项目。
饮食:
若为手术患者,术后当天一般禁止饮食,次日可开始进食,先吃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若为非手术患者,多吃高蛋白及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如蛋羹、牛奶等。
运动:
若为手术患者,术后当日需卧床休息,一般次日可以开始床上或下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
若为非手术患者,根据自身身体情况进行运动,避免劳累。
预防
大部分分型肿瘤病因不明确,因此无确切的预防措施。加强体质锻炼、防治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戒烟可能对相应类型的气管支气管注肿瘤有预防效果。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加强体质锻炼:锻炼身体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机体免疫力提高可防止病毒感染,并提高自身抗肿瘤能力。
防治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增强体质,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正在研制中,未来可能成为有效治疗手段。
戒烟:吸烟能引起许多疾病,戒烟有可能降低该病的发病率。
定期进行体格检查,40 岁以上人群每年常规进行体检可以早期发现肿瘤,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