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炎是什么?胃肠炎怎么办?胃肠炎症状有哪些?

胃肠炎是常见的一种胃肠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胃肠炎更常见。各年龄阶段的人均有可能患病。胃肠炎多由微生物感染引起,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此外,药品、化学毒物等也可导致胃肠炎。该病往往与饮食习惯、卫生习惯密切相关。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导致。胃肠炎患者发病,多数是由于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如隔夜的剩饭、未清洗干净的食物)或喝了不卫生的水,一般多发生在夏、秋季节。胃肠炎最常见的症状是进食后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有发热、肌肉痛、食欲明显下降、大量出汗、皮肤湿冷、关节僵硬、四肢酸软无力等表现。甚至出现脱水、低钾、低钠、低血压、休克等并发症。如果患者的症状不是特别严重,可暂时不进食(即暂时一顿或两顿不吃东西),可饮清水或含电解质的口服补液盐水,让胃肠道得以休息。胃肠道休息以后,很多患者的症状可有所缓解。若症状未缓解,可酌情考虑药物治疗。如果是非细菌感染性的胃肠炎,不建议通过抗生素来治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是预防胃肠炎的关键。

概述

胃肠炎是常见的一种胃肠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胃肠炎更常见。各年龄阶段的人均有可能患病。

胃肠炎多由微生物感染引起,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此外,药品、化学毒物等也可导致胃肠炎。该病往往与饮食习惯、卫生习惯密切相关。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导致。

胃肠炎患者发病,多数是由于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如隔夜的剩饭、未清洗干净的食物)或喝了不卫生的水,一般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胃肠炎最常见的症状是进食后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有发热、肌肉痛、食欲明显下降、大量出汗、皮肤湿冷、关节僵硬、四肢酸软无力等表现。甚至出现脱水、低钾、低钠、低血压、休克等并发症。

如果患者的症状不是特别严重,可暂时不进食(即暂时一顿或两顿不吃东西),可饮清水或含电解质的口服补液盐水,让胃肠道得以休息。胃肠道休息以后,很多患者的症状可有所缓解。若症状未缓解,可酌情考虑药物治疗。如果是非细菌感染性的胃肠炎,不建议通过抗生素来治疗。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是预防胃肠炎的关键。

症状

胃肠炎患者多可出现消化道症状,有些严重的患者还可有全身症状,甚至出现一些并发症。

胃肠炎有哪些症状?

胃肠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消化道症状

恶心、呕吐:患者常会感到恶心,随后出现呕吐,直至呕吐完毕;重症患者甚至吐出胆汁、类似于带血的物质。

腹痛:疼痛多位于上腹部及脐周,严重者会出现阵发性绞痛。

腹泻:大便次数明显增加,可伴有大便不爽、肛门下坠等症状。

有些患者可出现全身症状

发热;

肌肉痛;

食欲明显下降;

大量出汗;

皮肤湿冷;

关节僵硬;

四肢酸软无力,连说话都觉得没力气;

严重者体重会减轻,尤其是慢性胃肠炎患者,常出现慢性消瘦的现象,患者的面色欠佳,总是萎靡不振。

胃肠炎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急性胃肠炎的并发症常伴随剧烈的呕吐和腹泻出现,常见的并发症包括:

脱水:当出现剧烈的呕吐和腹泻时会导致脱水,患者可有皮肤干燥、口干、虚弱、少尿或尿色加深、眼球内陷。患病婴儿还可有啼哭时少泪的现象。

低钠或低钾血症、低血压:多见于严重的呕吐或腹泻患者,主要与脱水、电解质丢失、人体血循环状态异常有关。

肾衰竭甚至休克:如果病情严重,或者是年幼、年老的患者,或者患者本身体质虚弱,可能会出现休克和肾衰竭。[1]

其他并发症:有些病情较重的患者还可出现酸中毒、消化道出血等。

病因

胃肠炎多由微生物感染引起,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此外,药品、化学毒物等,也可导致胃肠炎。

胃肠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微生物感染: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这些微生物可通过多种途径感染胃肠道,如污水、接触被感染者、餐具不卫生、食物(尤其是海鲜)等。[2]病毒感染是导致该病最常见的原因。其中,比较多见的是轮状病毒,此外还有星状病毒、诺沃克病毒、肠腺病毒等。

毒物和药物诱发:如果服用毒物或者口服某些药物(尤其是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可引起化学性胃肠炎。

胃肠炎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饮用不洁、未经处理或遭污染的水;

进食可能受污染的食物;

接触有类似症状的患者;

去疫区旅游;

抑郁、过劳、过食、天气湿冷会增加患病风险。[2]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腹痛,腹泻,多为水样便,深黄色或带绿色,每天腹泻 3~5 次,甚至是数十次,有恶臭味,伴有腹部绞痛或出现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

进食后上腹部胀满,不想吃饭,打嗝、恶心等,并伴心悸、乏力、嗜睡、多汗、潮热、头痛等。

儿童患者出现低烧、头痛的症状。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突然一次出现较大范围人群的发病,如多人突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有基础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的患者出现剧烈呕吐、腹泻。

幼儿发生持续几天的严重腹泻、高烧、肤色和眼白变黄、明显脱水迹象;哭泣时少泪;在过去 8~12 小时内没有湿尿布、哭叫声微弱、异常嗜睡或缺乏身体运动、体重突然下降。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感染科肠道门诊

医生如何诊断胃肠炎?

医生一般通过症状、询问患者饮食史,以及结合呕吐物、粪便培养等诊断该病。

胃镜:如果患者病情严重,或者怀疑有消化道出血、合并恶变情况时,可进行此检查。医生通过胃镜检查,可清晰地观察到食管、胃、十二指肠的情况,从而有助于了解病情。

大便常规:以大便作标本,检测有无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寄生虫等,帮助判断胃肠炎的病因,还可以做大便培养对病原微生物进行确认,药敏试验以指导治疗。必要时肠镜检查以判断是否有炎症、肛肠疾病等,并可了解有无下消化道出血、肠结核、结肠肿瘤等疾病。

血常规: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帮助判断病情。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家中是否有其他人也出现类似的症状?

有没有吃过不卫生的食物?

是否有发热、呕吐等症状?

大便情况如何,如大便是否成形、大便的次数等?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日常饮食应注意哪些方面,哪些食物可以食用,哪些食物不能食用?

药物治疗一般多久症状会好转,如果症状加重应如何应对?

疾病是否会传染,是否需要隔离,传染的途径有哪些?

治疗

治疗原则一般为抗感染、禁食、补液和纠正电解质紊乱,以缓解症状。

药物治疗

对于非侵袭性的细菌所致的肠炎,可不使用抗生素。如果患者的中毒症状很明显,尤其是新生儿、婴幼儿,医生会酌情给予抗生素。

寄生虫感染所致的肠炎,医生一般会予以抗寄生虫药。可能同时给予胃肠道黏膜保护剂或者使用微生态疗法。

胃肠道黏膜损伤的患者,可使用蒙脱石散等药物。

针对有害细菌所致的腹泻,抗菌同时可使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等药物,以增加有益菌,抑制有害细菌生长。

电解质紊乱及脱水患者的治疗:

针对这类患者,医生会予以输液或口服补液盐,以调节身体水分及电解质平衡;

针对伴有钠、钾、氯电解质紊乱的患者,酸碱失衡的患者,则可能需要适当补充 5%碳酸氢钠,以及补充水分、葡萄糖及电解质。

若患者病情严重,必要情况下可注射止吐药,如氯丙嗪;使用解痉药,如颠茄;使用止泻药,如蒙脱石散等。

日常注意

患者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疾病恢复期以高热量、少渣、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

煮食之前,先洗净双手,煮食结束之后,也要清洗双手。

食物煮熟、煮透后再食用。

用过的器皿及用具要注意消毒。

经常清洗煮食的用具,如刀、砧板等,并注意保持干爽,以防止滋生细菌。

在吃新鲜的蔬菜及水果之前,必须要冲洗干净。

病情未完全康复之前,最好吃流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清汤、淡茶水、藕粉、鲜果汁、米汤、蛋汤、去皮红枣汤,待病情好转后,可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饮食。

有严重呕吐、腹泻情况者,适当喝些糖盐水。如果因呕吐失水以及电解质紊乱时,应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等溶液。

多喝开水、淡盐水,以补充丢失的水分,尤其是急性期患者。

急性期不宜吃易产气的食物,如牛奶等,并尽量减少蔗糖的摄入。此外忌食油煎、油炸、熏制食品,以及刺激性强的饮料或调味品、含纤维素较多的蔬果等。

注意休息,病情特别严重的可卧床休息,同时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避免腹部受凉。

如患者发生脱肛,可用手隔以纱布轻柔局部以助回纳,每次排便后用凉开水冲洗肛门,以免发生感染。[3]

对于婴幼儿患者,需注意:

应继续饮食,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但应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对于仍吃奶的孩子,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时,可喂米汤及其他代乳品;

严重呕吐者可暂时禁食。

预防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习惯,是预防胃肠炎的关键。

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勤开窗通风,保持居室内空气流通。

对餐具进行彻底地清洗、消毒,规范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工作人员售卖食品、加工食品时,注意戴好薄膜手套及口罩,手套及口罩均选择一次性的。

注意对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等进行消毒,此外也要对门把手消毒。

一旦出现了可疑症状或严重不适,应及时就医。[4]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柴芩清宁片的功效与作用-柴芩清宁片说明书

2023-8-3 0:11:30

药品

豨莶风湿片(大峻)的功效与作用-豨莶风湿片(大峻)说明书

2023-8-3 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