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性脂膜炎,是一种由于 α1-抗胰蛋白酶合成障碍导致代谢异常的皮肤病,为先天性代谢性疾病,表现为结节性的脂膜炎症状。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性脂膜炎是由于机体内 α1-抗胰蛋白酶的合成发生障碍。
常发生于 20~40 岁,无性别差异。而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主要引起肺气肿、肝硬化, 极少引起脂膜炎和继发性脉管炎,脂膜炎在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患者中的发生率大约为 1%[1]。
皮肤创伤可为本病的促发因素,另外也与遗传和家庭环境有关。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性脂膜炎初次于 1972 年报道,本病属于结节性脂膜炎的 1 种亚型。
临床表现类同结节性脂膜炎,好发于躯干和四肢近端。皮肤可出现微隆起的液化性结节或形成脓肿,可破溃。
皮质类固醇激素疗效不定,可试用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秋水仙碱、氨苯砜等。
严重者可伴有肝病及肺部反复感染,约 1/5 的患者有肺梗死。
本病的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状通常难以改善,在对皮肤患处治疗之后可使皮损症状得到缓解,但易复发。
症状
脂肪细胞内有大量的脂肪酸形成,同时又有剧烈的炎症反应,在皮肤表面表现为类似结节状的脂膜炎病灶,同时有脓肿和液化性结节出现,液化性结节和脓肿表现为隆起状态,可受外力破溃。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性脂膜炎常见症状有哪些?
常见症状包括:
外伤处红色、压痛;
深在性皮下结节;
液化性结节;
脓肿;
溃疡。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性脂膜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如因外伤常见并发胸腔积液或血栓性静脉炎;
约 1/5 的患者有肺梗死。
病因
α1-抗胰蛋白酶是由肝细胞合成的 1 种多肽糖蛋白,是血清蛋白酶的抑制物,其作用能影响胰蛋白酶、胰弹性蛋白酶、尿激酶、皮肤胶原酶、多核细胞的中性蛋白酶、凝血辅助因子等,这些酶的功能可调节代谢及抑制炎症反应。当缺乏 α1-抗胰蛋白酶时可能引起脂肪细胞内大量脂肪酸的形成,同时伴剧烈的炎症反应。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性脂膜炎常见原因有哪些?
皮肤创伤可为本病的促发因素;
遗传因素、基因型;
家庭、环境因素。
哪些人容易患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性脂膜炎?
基因的变异可影响 α1-抗胰蛋白酶,与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性脂膜炎相关的基因型为 ZZ、SZ 及 SS[2];
α1 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的患者中会出现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性脂膜炎;
皮肤受创伤者。
就医
如果在发生轻微外伤处,出现红色、深在性皮下结节,表面有压痛,并可流出黄色液体、以后形成溃疡,此时请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严重的脂膜炎。
自发性溃疡。
有油性液体排出。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该病皮肤症状一般不至引起严重危害,但如果合并 α1 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的相关疾病,应立即就医,以免发生风险。
肺气肿。
肝硬化。
继发性脉管炎。
建议就诊科室
皮肤科
消化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性脂膜炎?
医生会详细检查皮肤病灶,并且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共同判断。
相关检查包括:
体格检查:皮肤外伤处红色、压痛、深在性皮下结节、溃疡等。
组织病理:为皮下脂肪组织浸润性炎症结节,经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伴有巨噬细胞,形似结节性脂膜炎早期改变,以后纤维化及脂肪坏死或溃疡形成。
实验室检查:血清检测 α1-抗胰蛋白酶水平(正常为 200~400 mg/dl)。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出现异常的皮肤处是否有过擦伤或者损伤?
皮肤病灶出现多久?
有痒、痛、灼热、肿胀的感觉吗?
病灶表面有脱屑吗?
自行涂抹或用过什么药吗?
有肝硬化、肺气肿等疾病史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这个病怎么检查出来的?
吃什么药好的快?
治好了之后还复发吗?
平时吃什么好?有需要忌口的吗?
会传染吗?会遗传吗?
治疗
本病多针对皮肤患处采取对症治疗,而对于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者可进行 α1-抗胰蛋白酶替代治疗。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外用,如强的松、可的松等,同时口服维 A 酸类药物,也有部分学者认为系统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加重病情。
选用钙泊三醇、5-氟尿嘧啶软膏或 5% 水杨酸软膏对患处皮损涂抹治疗,可起到一定的抑制病情效果,可作为辅助药物。
也可选用免疫抑制剂如秋水仙素或者氨苯砜治疗,高剂量秋水仙碱的使用可对自身免疫反应起到抑制作用,但会引起强烈的副作用如剧烈腹泻,引起酸碱失衡和水盐失衡等。
手术治疗
对于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者,合并极严重的肺气肿时可选择肺减容术(LVRS), 一般指切除肺气肿最严重的 20%~30% 肺组织[3]。
对于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者,合并肝硬化导致消化道出血者,应及时行镜下或急诊止血手术。
α1-抗胰蛋白酶替代治疗[4]
静脉注射纯化人血浆蛋白的治疗;
α1-抗胰蛋白酶吸入剂的应用;
重组 α1-抗胰蛋白酶治疗和人工合成弹性蛋白酶抑制剂的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本病的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状通常难以改善,在对皮肤患处治疗之后可使皮损症状得到缓解,肿块消失,炎症减退,但易复发。α1-抗胰蛋白酶替代治疗可有望治愈。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规律生活,保证休息。
适度锻炼,增强体质。
清淡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戒酒。
预防
皮肤外伤是促发因素,所以应重点避免外伤。
定期身体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对于有明显脂膜炎初期症状的患者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尽早确诊进行相关治疗。
吸烟是 α1 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最重要的危险因素[5],介于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性脂膜炎与 α1 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的关系,考虑建议戒烟。
增强体质,注意锻炼,合理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