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是什么?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怎么办?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症状有哪些?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表现为整个结直肠布满大小不一的腺瘤性息肉。多在 15 岁前后出现息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多,可出现腹部不适、腹痛、腹泻等症状。新生儿发病率为 1/10000 ~ 1/8000,发病年龄差异较大,多在青少年时期发病,发病概率与性别无关。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由位于染色体 5q21 的腺瘤性息肉病(APC)基因突变引起,具有家族遗传性倾向,约 20% 的 FAP 患者是自发出现而无家族病史。早期无症状,随息肉的生长出现胃肠道症状,常见的症状是腹痛、腹泻及血便,随着息肉增大增多,症状加重。另有部分患者出现硬纤维瘤、骨瘤等肠外表现。几乎所有未经诊治的患者均会发生癌变,确诊患者应积极手术。可同时发生多个结直肠腺瘤恶变,腺癌发生转移时期较早,预后差,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尤其重要。应定期筛查患者和家属,进行年度肠镜检查,直至确定结肠切除术的适当时间,术后亦需定期随访。

别称

家族性结肠息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概述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表现为整个结直肠布满大小不一的腺瘤性息肉。多在 15 岁前后出现息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多,可出现腹部不适、腹痛、腹泻等症状。

新生儿发病率为 1/10000 ~ 1/8000,发病年龄差异较大,多在青少年时期发病,发病概率与性别无关。

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由位于染色体 5q21 的腺瘤性息肉病(APC)基因突变引起,具有家族遗传性倾向,约 20% 的 FAP 患者是自发出现而无家族病史。

早期无症状,随息肉的生长出现胃肠道症状,常见的症状是腹痛、腹泻及血便,随着息肉增大增多,症状加重。另有部分患者出现硬纤维瘤、骨瘤等肠外表现。

几乎所有未经诊治的患者均会发生癌变,确诊患者应积极手术。

可同时发生多个结直肠腺瘤恶变,腺癌发生转移时期较早,预后差,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尤其重要。

应定期筛查患者和家属,进行年度肠镜检查,直至确定结肠切除术的适当时间,术后亦需定期随访。

症状

早期无症状,肠道息肉生长后才出现胃肠道症状,故患者一般在 15~25 岁才出现症状。常见的症状是腹部隐痛、腹泻、黏液血便或少量血便。随着息肉逐渐增大、增多,症状加重。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消化系统症状:腹痛、腹泻、黏液血便及黑便,随着息肉体积增大和数目增加,患者可能出现上述症状的加重,少数患者会出现肠梗阻或肠套叠,环境及饮食因素可导致临床症状的不同。如发生癌变可能出现贫血、消瘦等。

其他胃肠道表现:可伴发胃底腺息肉、十二指肠腺瘤以及空回肠腺瘤。

肠外表现:包括硬纤维瘤、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肥大(CHRPE)、甲状腺癌、骨瘤及胰母细胞瘤等。

病因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主要由位于染色体 5q21 的 APC 基因突变引起,呈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另有约 20% 的 FAP 患者是自发出现而无家族病史。有研究报道,一部分未能检测到 APC 基因突变的患者,可能由于 MmYH 基因突变引起。由于 FAP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存在家族聚集现象,因此 FAP 家属存在较高的发病风险。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存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家族史,如出现腹痛、腹泻、便血或黑便等消化道症状,或者肠外表现,应及时就诊。

建议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胃肠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 FAP?

有家族史,青年期即可发病,有腹部隐痛、腹泻、黏液血便等结肠息肉的症状,结肠镜下结肠内有数百枚息肉,病理检查以腺瘤性息肉为主,可考虑诊断本病。

早期诊断是改善 FAP 整体预后的关键,对于结直肠内少于 100 枚息肉的患者,需结合家族史及常见肠外表现进行诊断。全结肠镜检查、肛门镜检查、眼底检査、影像学检查和基因测序是目前诊断 FAP 的主要方法。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年龄多大了?

有无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

症状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持续时间多久?

家族中有没有 FAP 患者?

有没有做过肠镜检查?有没有做过内镜下或者手术治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是怎么患上 FAP 的?能治好吗?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推荐采用什么方案治疗?哪种最适合我的病情?

这个病有传染或遗传的可能吗?我的家人需要接受筛查吗?

能治愈吗?会复发吗?

需要定期复查么?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患者最显著的临床特征是全结直肠生长大量腺瘤性息肉。未经治疗的 FAP 患者,15 岁和 35 岁结肠癌的发病率在 50% 和 95%。因此一经诊断应积极治疗。

手术治疗

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全结直肠切除腹壁造口术、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肛管吻合术、结肠次全切除术+回直肠吻合术、全结肠切除直肠黏膜剥脱+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全结肠次全切除+经直肠肌鞘内回肠肛管吻合术。

内镜下行高频电切治疗

内镜下定期进行息肉切除,可以有效延缓癌变的进程,其适应证主要为肠道内可以切除、单独生长及无恶变迹象的息肉。

药物治疗

长期低剂量服用非甾体类药物具有明显减少大肠息肉发生的功效。COX-2 抑制剂可能有预防 FAP 息肉恶变的作用。舒林酸和塞来昔布是较为常见的药物,但是长期效果和不良反应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疾病发展和转归

FAP 以青少年时期结直肠内生长大量腺瘤性息肉为主要特征,目前尚无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是人类最危险的肿瘤之一。到 30 岁时,几乎 3/4 的患者将发展为结肠癌,未经治疗的 FAP 患者 35 岁结肠癌的发病率高达 95%。一旦确诊 FAP,应定期筛查患者和家属,可使结肠癌发病率降低 55%,并且显著提高人群的生存率。

日常注意

定期监测和随访,对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来说至关重要,建议 FAP 患者每年复查肠镜并进行软组织、骨、甲状腺及腹部病变的评估,及时行内镜下治疗,直至确定结肠切除术的适当时间。术后亦需要定期随访复查,建议对有 FAP 家族史的患者要制定良好而规律的随访计划。

预防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是遗传性结直肠癌之一,没有针对性的预防方法,但是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预防本病的发展和癌变。

早期筛查、定期监测和随访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FAP 来说至关重要。建议有 FAP 家族史的患者,应制定良好而规律的随访计划。每位 FAP 患者每年都应进行软组织、骨、甲状腺及腹部病变的评估,警惕息肉恶变的发生,结肠镜的检查和随访仍是最重要的检查手段。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止咳枇杷颗粒的功效与作用-止咳枇杷颗粒说明书

2023-8-3 4:34:42

保健

破坏男人性趣的几种食物

2023-8-17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