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裂头蚴病
概述
曼氏裂头蚴病(Sparganosis mansoni)又称裂头蚴病,是由于裂头蚴(曼氏迭宫绦虫的幼虫)寄生在人体而引起的寄生虫病。曼氏裂头蚴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绝大多数患者分布在中国、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地区,仅在我国目前就已经发现上千例。其中以年轻人居多,男女比例为 2∶1。
曼氏裂头蚴病的感染方式包括误食裂头蚴或原尾蚴,以及裂头蚴、或原尾蚴经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内两种方式,多数感染者有食蛙或蛇的经历。
曼氏裂头蚴病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眼裂头蚴病、皮下裂头蚴病、中枢神经系统裂头蚴病、口腔颌面部裂头蚴病以及内脏裂头蚴病。该病最大的危害是,裂头蚴可侵入眼部和中枢神经系统,严重者可致残,甚至危及生命。
该病治疗困难,以手术治疗为主,有复发可能。
由于该病危害巨大且难以治愈,因此预防是关键。预防该病的有效措施包括加强宣传教育,改变不良习惯,不生食或半生食蛙、蛇、禽及猪等动物的肉类,不生吞蛇胆,不饮用生水,不用蛙肉、蛇肉、蛇皮贴敷皮肤、伤口等。
症状
裂头蚴可寄生在人体骨骼以外的任何器官和部位,其临床表现和严重程度取决于裂头蚴的移行和寄生部位。
曼氏裂头蚴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根据裂头蚴寄生部位的不同,将裂头蚴病分为下列 5 类:
眼裂头蚴病:眼裂头蚴病较常见,多为单眼受累,偶可双眼受累。表现为结膜充血、眼睑红肿下垂、流泪、畏光、微痛、奇痒、异物感或虫爬感。在红肿的眼睑和结膜下,可有游动性、硬度不等的肿块或条索状物,偶有破溃,虫体可经破溃处自行逸出而自愈。若裂头蚴进入眼球内,可发生眼球突出、眼球运动障碍,严重者出现角膜溃疡、葡萄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玻璃体混浊及白内障,甚至可出现失明。
皮下裂头蚴病:常累及四肢及躯干的表浅部位,如胸壁、腹壁、外生殖器、乳房及四肢皮下,表现为游走性的柱形、圆形或条索状皮下结节,大小不一,局部可伴有瘙痒和虫爬感等,若累及部位发生炎症时,患处可出现间歇性或持续性的疼痛或触痛。
中枢神经系统裂头蚴病:患者常有阵发性头痛,严重时可出现喷射状呕吐、视物模糊、肢体麻木抽搐及间歇性口角抽搐,甚至可出现瘫痪、昏迷。
口腔颌面部裂头蚴病:患者常在口腔黏膜或脸颊的皮下出现质地较硬的结节,直径 0.5 厘米~3 厘米,患处可出现红肿、发痒或有虫爬感。因为该类型裂头蚴寄生的部位较为表浅,因此常有裂头蚴破溃而出。
内脏裂头蚴病:其临床症状和对患者的危害程度,取决于裂头蚴移行经过和寄生的部位。如果裂头蚴侵入腹部,可寄生在肠系膜和肾脏周围,引起腹腔包块、腹膜炎,甚至肠穿孔,腹腔内的裂头蚴也能穿过横膈进入胸腔,从而进一步侵入肺部。
病因
曼氏裂头蚴病是由于人体感染裂头蚴而引起的。裂头蚴可通过多种途径感染人体。裂头蚴可侵入皮下组织,也可侵入腹腔内脏器、组织,还可侵入横膈侵犯胸腔,甚至侵入眼部和中枢神经系统。
裂头蚴感染人体的途径有哪些?
用生蛙敷贴受伤部位:这是裂头蚴的主要感染方式。在东南亚一带,尤其是我国和越南的某些地区,民间传说蛙有清凉解毒的作用,常将整只生蛙或去除内脏的蛙捣碎,加入红糖后敷贴创口、、龋齿、脓疡、眼疾等患处即可好转或治愈,若蛙肉中有裂头蚴,可自伤口、正常皮肤、黏膜侵入人体组织中寄生。
吞食各种生的或未煮熟的肉:中国民间有吞食活蛙,治疗疮疖和疼痛的不良习惯;也有食用蝌蚪来治皮肤病的习俗。在延边地区,居民喜食半生的烤蛙或生蛙肉、蛇肉及猪肉、牛肉以及鱼肉;广东、香港等地居民喜食田鸡粥或生炒青蛙肉及蛇肉,以上制作方式未能杀死寄生在肌肉深部的裂头蚴,从而进食后使人体感染。
感染剑水蚤而患病:饮用生水或游泳、捕鱼时误饮湖水、塘水,使剑水蚤有机会进入人体,原尾蚴从剑水蚤体内逸出,穿过肠壁进入腹腔、内脏组织或迁移至肌肉皮下组织,发育为裂头蚴。
哪些人容易患曼氏裂头蚴病?
喜食生肉或半熟肉,尤其是蛙、蛇者。
用蛙肉或蛙皮敷贴伤口、龋齿、脓疡、眼疾者。
生吞蝌蚪、蛇胆者。
喜饮生水者或误饮生水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曼氏裂头蚴病根据裂头蚴寄生部位的不同,可表现为不同系统、不同严重程度的症状,患者需根据自身不同的症状就诊于相应的科室。
眼裂头蚴病:若患者出现单侧眼部结膜充血、痛、痒等症状,合并有异物感或虫爬感,同时眼睑和结膜下有游动性的肿块时,需立即就诊于眼科。
皮下裂头蚴病:若患者四肢及躯干表浅部位出现游走性的柱形、圆形或条索状皮下结节,大小不一,尤其局部可有瘙痒和虫爬感等,需警惕皮下裂头蚴病,应立即就诊于皮肤科。
中枢神经系统裂头蚴病:患者若有阵发性头痛,严重时可伴有伴喷射状呕吐、视物模糊、肢体麻木抽搐时,需警惕颅内占位性病变,包括裂头蚴病的可能,应立即就诊于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
口腔颌面部裂头蚴病:患者若口腔黏膜或颊部皮下出现质地较硬的结节,伴红肿、发痒或有虫爬感,尤其有口腔内贴敷生蛙肉或蛇肉史者,需高度警惕裂头蚴病。
内脏裂头蚴病:腹腔包块、腹膜炎,甚至肠穿孔患者,如果有食用生肉或半熟肉史,需高度警惕内脏裂头蚴病;同时腹腔内的裂头蚴也能穿过横膈进入胸腔,从而侵入肺部,也应高度警惕。
就诊科室
眼科
皮肤科
神经内科
神经外科
口腔颌面外科
消化内科
普通外科
呼吸内科
胸外科等
医生如何诊断曼氏裂头蚴病?
在曼氏裂头蚴病的流行地区,如果有裂头蚴接触史,患处出现圆形、椭圆形游走性的皮下结节或肿块,则考虑有该病的可能。需取结节处的组织活检找到虫体即可确诊。
接触史:在曼氏裂头蚴病的流行地区有吃生蛙、生蛇或半熟肉类史,饮生水史,或用蛙肉、蛙皮敷贴创口、龋齿、脓疡、眼疾部位的病史。
典型症状:裂头蚴寄生于人体较常见的部位是眼部、四肢躯体皮下、口腔颔面部和内脏,在这些部位可形成嗜酸性肉芽肿,导致局部肿胀,甚至脓肿。囊包直径一般为 1~6 厘米,具有囊腔。
辅助检查:对局部的包块和结节进行活组织检查,检查到裂头蚴即可确诊;内脏裂头蚴病和中枢神经系统裂头蚴病要结合免疫学检查、CT、X 线、磁共振等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免疫学检查:虫体释放的蛋白酶可溶解人体组织,因此可引起炎症反应,检测炎性物质水平以判断疾病程度。
CT、X 线、磁共振检查:可观察到虫体以及虫体所引发组织结构的改变。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居住地在哪儿?
近期是否有外出旅游?
是否有在曼氏裂头蚴病的流行地区有吃生蛙、生蛇、未熟肉类史,饮生水史,或用蛙肉、蛙皮敷贴创口、龋齿、脓疡、眼疾部位的病史?
是否表现为眼部、皮下、口腔颌面部有包块,包块是游走性的还是固定不动的?
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症状持续加重还是维持稳定?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什么原因可以导致裂头蚴病?
裂头蚴是怎么寄生到人体内的?
需要做哪些检查可以确诊?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治疗?
需要治疗多长时间?
能治愈吗?会复发吗?
有并发症和后遗症吗?
该怎么预防?
治疗
裂头蚴主要通过手术从体内取出,只有将虫体尤其是头部完全取出,才能根治该病。吡喹酮、阿苯达唑等药物治疗也有一定的驱虫疗效。
手术治疗
眼裂头蚴病进行手术治疗时,应等局部充血、水肿消退,且形成质地较硬的结节后方可进行。手术摘除虫体时,如虫体头部吸附固定很紧,可用乙醚局部麻醉后再取出完整虫体,切勿强行撕断留下裂头蚴的部分头部,否则剩余部分的虫体还能继续生长,造成疾病的复发。
药物治疗
暂时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也可用 40% 酒精和 2% 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杀虫。一般患者术后可用吡喹酮治疗,同时使用激素,减轻因虫体破坏所致的过敏反应。
疾病发展和转归
裂头蚴病只有及时确诊和合理治疗,才会有较好的疗效。中枢神经系统裂头蚴病危害最大,严重者可致瘫痪及死亡。
日常注意
患者一旦发觉有不适的症状后,应及时就医。
预防
日常生活中要养成不饮生水、吃生肉或半熟肉的习惯,尤其是野生的蛙类或蛇类。
科学烹饪食材,避免爆炒、涮火锅烹饪肉类,应用更高的温度将食材彻底煮熟。
避免生吞蝌蚪和贴敷生蛙肉、蛇肉的高风险行为。
避免在野生的湖泊或鱼塘等处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