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性乳糜泻是什么?热带性乳糜泻怎么办?热带性乳糜泻症状有哪些?

热带性乳糜泻(tropical sprue)又称热带性口炎性腹泻、热带脂肪泻,是空肠中细菌过度繁殖引起黏膜结构和功能改变,后期可发生吸收不良的疾病,临床上表现为腹泻及多种营养缺乏,主要在热带流行。近年来已将发生在热带的本病归类于“感染性小肠吸收不良”类型,并将本病分为寄生虫性(即贾第虫病)及非寄生虫性(热带口炎性腹泻)两种,后者的轻型又称热带性肠病。

概述

热带性乳糜泻(tropical sprue)又称热带性口炎性腹泻、热带脂肪泻,是空肠中细菌过度繁殖引起黏膜结构和功能改变,后期可发生吸收不良的疾病,临床上表现为腹泻及多种营养缺乏,主要在热带流行。近年来已将发生在热带的本病归类于“感染性小肠吸收不良”类型,并将本病分为寄生虫性(即贾第虫病)及非寄生虫性(热带口炎性腹泻)两种,后者的轻型又称热带性肠病。

症状

临床表现

临床上分为三期:腹泻吸收不良期,营养缺乏期和贫血期。

1.第1 期

又称早期,表现为腹泻、乏力、衰弱及体重下降,甚至出现脂肪泻;

2.第2期

以出现营养缺乏为特征,临床上出现舌炎、口炎、唇干裂及过度角化;

3.第3 期

以出现大细胞贫血为特征,临床表现亦加重。

舌痛、腹泻和体重减轻是本病常见的三联征。

病因

本病病因不明,因有以下特点怀疑本病可能与感染有关:

1.季节性。

2.流行性。

3.外来旅行者也可以得病。

4.同居一处者发病率高。

5.广谱抗生素治疗有效。

但粪便及小肠内容物培养尚未发现病原细菌,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亦未见肠黏膜中有病原菌。小肠吸取物作病毒分离、厌氧菌及真菌检查亦未成功。

营养缺乏如缺乏蛋白、维生素B12、叶酸等,可能是继发因素,而非主要病因。

就医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30%有脂肪泻,50%有葡萄糖耐量异常,90%有木糖吸收异常。血白蛋白、钙、铁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维生素A及维生素B12吸收试验异常。

2.小肠钡餐X线检查

可无异常,也可见钡影呈絮状和节段性改变等非特异性改变,并伴肠腔扩张和黏膜皱襞增粗。

3.空肠病理活检

可显示特征性的异常改变,不同程度的绒毛变宽缩短,隐窝拉长,并伴表面上皮细胞的改变,以及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诊断

居住或曾经旅居在此病流行区域,出现舌痛、腹泻和体重减轻或贫血、吸收不良者应考虑此病可能,结合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1.胶原性乳糜泻

小肠黏膜病变与乳糜泻相似,但尚具有其他特征性病变,即小肠表面上皮下有较宽的胶原纤维染色及电镜观察都证明此带为胶原纤维。早期胶原纤维呈片状分布而不呈带状,所以活检应多处取材才能观察到病变。关于此病的性质有些 我们认为是乳糜泻的变种,有的 我们认为属一种独立的疾病。此病患者对麦胶不过敏,病情比乳糜泻更严重,预后不良。

2.肠道寄生虫病

粪便虫卵和寄生虫检查有助于鉴别。

3.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均有各自的X线特点。

4.麦胶性肠病

麦胶引起的肠病也可在热带发生,但给予无麦胶饮食可控制为临床鉴别的要点。

5.维生素B12缺乏

维生素B12治疗纠正贫血有助于鉴别。

6.亚临床吸收不良

为热带国家极常见的一种地方病,可有相似的结构变化,但无症状。

治疗

口服肠道不吸收抗生素如四环素或磺胺类药物,根据需要使用叶酸和其他替代治疗,持续1~2个月后根据病情轻重和对治疗的反应将剂量减半,持续治疗6个月,直至黏膜结构完整性恢复。

预后

此病预后良好,移居温带者一般不复发,但定居流行区者仍有20%复发。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功效与作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说明书

2023-8-2 23:41:04

保健

夏季怎么吃西红柿养生

2023-9-30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