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等部位发生病变引起的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症。
患者常会发现自己的粪便呈黑色或焦油状,或是直接看到自己的粪便或呕吐物中有血。失血引起的症状可以只有轻微的不适,也可以严重到危及生命。
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和胃癌。
医生可以通过询问病史和相关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做出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还可以通过内镜等检查手段明确出血的部位。
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当出血量过大、危及患者生命时,需要先采取吸氧、止血、补液输血等急救手段。
患者可以通过定期体检、积极治疗原发病等手段监测并消除病因,从而预防出血的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也要避免进食咖啡、浓茶以及辛辣、油腻的食物,减少对消化道的刺激,从而减少出血发生的概率。
症状
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轻重取决于出血的部位、速度和出血量。轻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或是偶尔会发现自己的大便发黑。重者可能会因为出血过快、过多而发生休克,如果治疗不及时,甚至可能死亡。
上消化道出血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呕血、黑便
这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血液积存在胃里,到达一定量后,就会引起患者呕吐。血液也可以随胃中的食物进入下方的小肠和大肠,最后跟着粪便一起排出。粪便可以呈鲜红色也可以呈黑色或者柏油状。
发热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患者可以出现低热,一般不超过 38.5 摄氏度,持续 3~5 天后就恢复正常体温。
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这是由于大量失血导致患者血容量不足,从而导致周围循环衰竭,一般表现为头昏、心悸、乏力、血压低等。
上消化道出血会引起哪些并发症呢?
休克
如果患者出血量大且迅速,就有可能发生失血性休克,常见表现如下:
血压下降。
尿少。患者的尿量比平时少,尿的频率也降低。
心跳加快。
意识丧失。
贫血
急性大量出血后,患者往往会因为损失过多的红细胞而出现贫血的表现,如面色苍白、四肢无力。
死亡
人体各个器官所需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大多是通过血液进行运输的。患者大量失血后,心、脑等重要器官的氧气供应不足,没有办法维持正常功能,可导致死亡。
病因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消化性溃疡,其他常见病因还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和胃癌等[2]。
消化性溃疡
这是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原因。
消化性溃疡指的是发生在胃和小肠的上部的溃疡,可能是由于细菌感染或是过多的胃酸破坏了胃和小肠表面的黏膜,导致溃疡形成。溃疡过深或者过大,都容易造成出血。
食管静脉曲张
这种情况最常发生在患有严重肝病的人群中。
严重肝病患者往往会有肝硬化,硬化的肝脏组织压迫肝内的静脉,导致静脉血流动缓慢、停滞,进而影响食管的静脉回流到肝。食管静脉内的压力增高,从而发生曲张。当食管静脉内的压力高到一定程度后,容易损伤血管,发生出血,且量往往较大。
胃癌
胃癌导致的出血可能是由于癌症促进了胃酸分泌,破坏胃黏膜导致出血;也可能是癌组织破裂引发的出血。
就医
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出现什么症状后应立即就诊?
如果您呕吐血液,看到粪便中的血液或有黑色的柏油样便,请立即就医。
如果有意识模糊、四肢发冷等休克症状,应立刻拨打 120。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急诊科
诊断和检查
医生为了明确上消化道的出血,会详细询问病史,还会进行体检和一些必要的检查来确定出血部位。
实验室检查
验血。检查全血细胞计数、血液凝结的速度、血小板计数和肝功能等。
大便检查。确定有无肉眼没法辨识的便血。
鼻胃管灌洗。用一根管子通过鼻子进入胃,以抽取胃内容物。帮助确定出血的来源。
内镜检查。这是用一根装有一个小型摄像头的长管,通过您的口腔,来检查您的上消化道。
血管造影。将造影剂注入血管,并拍摄一系列 X 片以寻找出血的位置并治疗出血中的血管或其他异常。
影像学检查。如腹部 CT ,找到出血的来源。
如果出血严重,并且无创检查无法找到出血来源,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以便医生寻找出血点。
医生可能要问患者的问题[1]
您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症状?有什么诱因吗?
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偶尔出现的?
您还有感觉哪里不舒服吗?比如头痛、恶心等。
您有服用阿司匹林之类的抗炎药吗?
您喝酒吗?
患者可能要问医生的问题[1]
我没有看到血,为什么您会怀疑我上消化道出血?
导致我出现症状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我需要进行什么检查?
我的病是急性的还是慢性的?
我的病还会复发吗?
治疗
大部分上消化道出血可以自行停止,患者不需要止血。
少量持续或反复出血的患者,其治疗方案就需要根据出血量和出血部位来决定。
如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患者应该以侧卧位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呕血时血液进入气道引起窒息。
必要时需要吸氧。
补充血容量。可以静脉输生理盐水或血浆来补充血容量。
止血。如使用一些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或是在内镜下止血,如果这些措施均不起效,可以进行手术止血。
常用的止血方法
药物止血:人体自发止血主要依赖血小板和血浆中的凝血因子,而这些物质需要在 pH 大于 6.0 的环境下才能发挥作用。药物止血主要是通过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药物来抑制胃酸的分泌,提高胃内 pH,促进自身凝血。
内镜止血:内镜是消化科常用的一种仪器,医生可以通过内镜观察到患者的消化道,还可同时在镜下进行治疗。内镜止血包括注射止血药物、热凝止血、机械止血。
手术止血:当药物止血和内镜止血都不能起效时,医生会采用手术止血。其优点是能够更直观地观察到出血部位的情况,缺点是对病人造成的创伤较大。
日常注意
在日常注意生活中,患者最需要注意的是饮食方面,要避免进食咖啡、浓茶以及辛辣、油腻的食物,减少对消化道的刺激,降低出血概率。
患者在日常注意生活中应当注意些什么呢?
注意饮食健康,合理的安排休息时间。
保持良好的心境、乐观主义精神,正确对待疾病。
需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需要戒烟,避免进食浓茶、咖啡等对胃有刺激的食物。
对一些可诱发或者是加重溃疡病的症状,甚至引起并发症的药物应该弃用,如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
如果出现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时,应注意休息、及时就医,并定期复查。
那患者在饮食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禁烟禁酒,少食辛辣的食品,禁咖啡、浓茶、过黏食品。
患者伴有贫血,常需要补血药,临床上最常用的补血药是硫酸亚铁等铁剂。但需要注意的是,铁剂可能对胃肠道存在刺激作用,应该严格按着医生指定的剂量服用,不可自行加减。
预防
患者可以通过定期体检、积极治疗原发病等手段监测并消除病因,从而预防出血的发生。
限制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
如果您喝酒,需要戒酒。
如果您吸烟,要戒烟。
如果有消化道溃疡、肝硬化等疾病,请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