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机体烧伤后导致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一种炎症反应。
烧伤后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很少见,其发病率约 0.07%。
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是疾病的主要原因。
临床上将其分为 2 型。第一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主要症状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第二型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可出现休克、高热、黄疸、腹胀以至肠麻痹、腹膜刺激征以及皮下出现淤血斑等。
主要症状:腹痛剧烈、腹胀明显、恶心伴有呕吐,呕吐后腹痛不缓解、发热、右下腹皮下出现淤血斑是最典型、最主要的症状。
烧伤后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能减少急性胰腺炎患者肠源性感染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率。手术以坏死组织清除加引流术为主。
大面积烧伤病人,由于病情危重且常伴有并发症,而且由于腹部烧伤,常被掩盖或忽视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症状,以至于在早期不易发现,给后续救治带来不利影响。目前有报道病死率为 10%~30%。
一旦重度烧伤患者出现不明原因之腹痛腹胀时,即要高度警惕,及时排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情的发展,早发现早治疗。
症状
重度烧伤患者出现急性发病、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胀,排便排气停止,剧烈恶心呕吐,吐后腹痛腹胀不减轻等都是该病前期最典型、最主要的症状,全身发热、休克是该疾病后期比较严重的症状。值得注意的是重度烧伤后的任何时间都有可能发生急性胰腺炎。
烧伤后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烧伤后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腹痛:这是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疼痛多位于左上腹,并向左侧肩部和腰背部放射。若腹部疼痛或压痛的范围较大,就要小心了,可能已经累及到整个腹腔了。
腹胀:常常与腹痛同时存在,若存在腹腔积液,腹胀明显加重,病人可能出现排便排气停止。
恶心、呕吐:呕吐往往剧烈而频繁,呕吐后腹痛也不缓解。
皮肤青紫:严重病人胰腺出血,会渗透到皮下,在腰背部和下腹部皮肤出现大面积的青紫色瘀斑。肠道出血时可以出现呕血和便血。
发热:早期一般不发热或轻度发热,当胰腺坏死或合并感染,持续性高热为主要症状,常在 39~40 摄氏度。
烧伤后急性胰腺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胰腺及周围组织坏死
胰腺及胰周脓肿
胰腺假性囊肿
出血
肠麻痹
水电解质紊乱
休克
病因
烧伤后急性胰腺炎最主要的病因包括: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其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恶化,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烧伤后急性胰腺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胰酶的异常激活:烧伤后的机体应激产生大量的炎症介质,吸收入血,作用于胰腺腺泡,腺泡内的胰酶异常激活,去消化胰腺实质,进一步导致腺泡细胞释放大量的炎症因子,导致胰腺局部出血和坏死,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甚至出现全身多脏器损伤。
哪些人容易患烧伤后急性胰腺炎?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患烧伤后急性胰腺炎:
烧伤面积大于 50% 的成人:重度烧伤的患者,由于机体应激反应过于强烈,出现大量的炎症介质释放,作用于全身各个脏器,极易发生烧伤后急性胰腺炎;
烧伤面积大于 30% 的儿童:由于儿童免疫力低,在烧伤后对疾病的抵抗力低,容易继发感染,引起急性胰腺炎。
有如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患烧伤后急性胰腺炎:
梗阻因素:曾经患过胆道疾病的患者,如胆管下端明显梗阻,胆道内压力过高,高压的胆汁反流入胰管,造成胰腺腺泡破裂,胰酶进入胰腺间质而发生胰腺炎。
酒精因素:长期饮酒者容易发生胰腺炎,在此基础上,重度烧伤的情况下,促进胰酶的大量分泌,致使胰腺管内压力骤然上升,引起胰腺泡破裂,胰酶进入腺泡之间的间质而促发急性胰腺炎。
代谢性疾病:患有高钙血症、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病症,在发生烧伤后极易引发烧伤后急性胰腺炎。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腹痛、腹胀:烧伤后的病人若出现左上腹痛并向腰背部放射,腹胀明显,出现排便排气停止,要警惕急性胰腺炎发生的可能。
恶心、呕吐:烧伤后早期即可出现该症状,呕吐剧烈而且频繁,呕吐后腹痛并没有减轻,这也应该警惕烧伤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的可能。
皮肤青紫:患者出现了腰背部皮肤大片青紫,这可能考虑到胰腺坏死出血的可能。
发热:当患者出现以上症状并伴有持续性高热,常在 39~40 摄氏度,这可能是由于并发感染所致。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急性腹痛、腹胀:烧伤后,突然发生剧烈的腹痛、腹胀情况。
持续性高热:烧伤发生后,患者出现持续性高热,常常在 39 摄氏度以上,物理降温,常规药物治疗均无效。
建议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普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烧伤后急性胰腺炎?
当医生怀疑是烧伤后急性胰腺炎病时,将通常会为患者做胰酶测定(血清淀粉酶和尿淀粉酶)、增强 CT、B 超等检查(拍腹部超声和腹部 CT),确认是否患有烧伤后急性胰腺炎。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增强 CT:确定是否患有烧伤后急性胰腺炎疾病的最主要检查手段。医生会通过增强 CT 查看胰腺周围是否出现质地不均、液化和蜂窝状低密度区。
B 超:确定患者是否有烧伤后急性胰腺炎疾病,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方法之一。借助医学仪器,观察胰腺肿大的情况和胰腺周围液体量的多少,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淀粉酶检测:通过检验血液中血清淀粉酶和尿淀粉酶含量来判断疾病的进展程度,但升高的幅度与病变严重程度没有正性相关。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你经常长时间大量饮酒吗?
你有经常暴饮暴食的习惯吗?
你有患过胃肠道的疾病吗?
你平时吃饭注意卫生吗?
你平常胃口好吗?
你对什么食物过敏吗?
你对什么药物过敏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会得这种病?
这病是遗传病吗?
病治好后还会复发吗?
需要手术治疗吗?
手术治疗的费用是多少?
需要多长治疗时间?
手术治疗后如何保养?
我还能喝酒吗?
这个病治疗后我还能像以前一样吃饭吗?
治疗
烧伤后急性胰腺炎是可以治愈的,但要高度警惕,及时排查,一旦重度烧伤患者出现不明原因之腹痛、腹胀时,应该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情的发展。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早期的营养支持,预防感染,出现胰腺坏死及早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临床常用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烧伤后患者极易出现感染,应积极地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质子泵抑制剂:常用药物有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主要作用是抑制胃酸分泌,间接抑制胰腺分泌。
山莨菪碱:常用的抗胆碱药,急性胰腺炎病人常出现胆道肌肉痉挛,给予解痉止痛。
手术治疗
坏死组织清除加引流术:手术前需要不吃东西、清理胃肠道,按照医嘱补充电解质液,如果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症状,及时加呼吸机,稳定生命体征,等待医生手术。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烧伤后出现剧烈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轻度发热、身体虚弱等症状的时候没有及时诊治,那么患者就可能发展为后期的左下腹部皮肤青紫、持续性高热、休克、全身多脏器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的可能。
经过正规治疗后,患者早期诊治,能够恢复良好,达到正常人水平,但是并不排除复发的可能性,还是需要注意保养。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药注意事项:手术之后,需要继续服用一定量的抗生素和解痉药物,主要按照医嘱服用,术后患者免疫力低下,需预防感染,一定不要大意,能减少复发的可能。
定期复查:前期术后需要在医院观察一段时间,观察术后伤口出血,感染的情况,恢复良好后在家里休养,需要注意按照医嘱时间及时复查,出现腹痛、腹胀等不适,及时就医。
饮食:烧伤后患者早期实施肠道喂食,对防治肠源性感染起着重要作用。及早的肠道喂养可防止肠道菌群紊乱,改善肠道黏膜血液供应,利于肠黏膜修复,维护肠黏膜的正常结构与屏障功能。
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酗酒,不暴饮暴食,防止急性胰腺炎再次复发。
心态:术后良好的心态十分重要,同时要考虑到烧伤及手术瘢痕带来的心理变化。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新生儿:凡是烧伤的新出生婴儿,由于患儿自身难以表达,大人更应该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哭声,面部表情,皮肤的颜色,尿量变化及体温。
手术史:曾经做过胰胆道疾病相关手术的患者,由于术后胆道重建,烧伤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的可能性更高,所以,既往有手术史的患者发生烧伤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做到疾病早发现早处理。
遗传:对于有遗传性胆道疾病,高钙血症、高脂血症等病的患者,更应该关注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诊治。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儿童:凡是家中易烫伤的物品都要放到孩子够不着的地方,由于孩子天生活泼爱动,难免会发生一些危险的意外情况,应及早预防。
暴饮暴食:平时注意饮食,不暴饮暴食,不酗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持续高热:对于烧伤后的患者,出现剧烈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不见好转,持续性高热,要及早考虑烧伤后急性胰腺炎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