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显微镜下结肠炎是一种会引发水性腹泻和痉挛的结肠或大肠炎症性疾病。这种疾病的患者会感觉疼痛,不舒适。之所以称作“显微镜下结肠炎”,是因为炎症太小,肉眼观察不到。医生诊断这种疾病的唯一方法是取组织样品,在显微镜下观察。
任何人都有患显微镜下结肠炎的可能。不过,这种疾病更常见于女性和 45 岁及以上人群。其也可能在家族中遗传。
引发这种疾病的可能原因有细菌、毒素和病毒。也可能与患者免疫系统出现问题有关。患者身体可能会对虚假威胁作出反应,开始攻击患者自身消化道内的细胞。
显微镜下结肠炎有两种:胶原性结肠炎和淋巴细胞性结肠炎。二者的区别很小,症状和治疗方法都相同。但是,这两种显微镜下结肠炎患者的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并不相同。
显微镜下结肠炎最常见的症状是慢性或间歇性水样腹泻,严重程度从轻度到严重,伴随脱水、电解质异常、痉挛、疼痛和腹胀等。
主要治疗方法为生活治疗与药物治疗,如洛哌丁胺、次水杨酸铋、柳氮磺胺吡啶、类固醇或硫唑嘌呤。
对于大多数显微镜下结肠炎患者,治疗一般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一些患者在停止治疗后,出现复发现象。
症状
为了帮助诊断显微镜下结肠炎,医生会要求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或乙状结肠镜检查。这两种检查均使用带有摄像头的细管观察结肠。
在检查过程中,医生采集组织标本,检查是否有显微镜下结肠炎表现。
显微镜下结肠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显微镜下结肠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水性腹泻,但是不带血,可能持续数周至数月;
痉挛;
疼痛;
腹胀;
脱水。
症状可能会在缓解后又恶化。
显微镜下结肠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该病少有严重并发症, 偶有电解质紊乱及脱水, 只有极少数结肠穿孔的报道。
常见并发症包括:
肠梗阻;
结肠出血;
结肠穿孔。
病因
专家不确定人为什么会患显微镜下结肠炎;引发这种疾病的可能原因有细菌、毒素和病毒。也可能与患者免疫系统出现问题有关。患者身体可能会对虚假威胁作出反应,开始攻击患者自身消化道内的细胞。一些药物也会使患上显微镜下结肠炎的几率增加。
显微镜下结肠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细菌、毒素和病毒。
免疫系统出现问题。
药物:
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
治疗烧心的药物;
某些抗抑郁药。
哪些人容易患显微镜下结肠炎?
女性
45 岁及以上;
家族史。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水样腹泻,持续数周或数月;
持续腹痛、腹胀,休息无好转;
腹泻,出现精神萎靡等。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面色苍白,脉搏细速,精神萎靡,甚至意识不清;
腹痛加剧,板状腹,伴有发热。
建议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显微镜下结肠炎?
显微镜下结肠炎”,是因为炎症太小,肉眼观察不到。医生诊断这种疾病的唯一方法是取组织样品,在显微镜下观察。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既往有没有免疫性疾病?
最近有没有吃不干净的食物或者变质的食物?
有没有长期口服一些止痛药?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需要做那些检查?
可能是什么疾病,怎么治疗?
以后会复发吗,怎么预防?
治疗
显微镜下结肠炎有时会自行消失。如果未自行消失,医生会建议患者采取下列措施:
药物治疗
用于止泻的非处方药,比如洛哌丁胺和次水杨酸铋;
用于缓解肿胀的处方药,比如柳氮磺胺吡啶或类固醇;
抑制免疫系统的药物,比如硫唑嘌呤。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显微镜下结肠炎;不过,选择手术治疗的患者非常少。
其他治疗方法
激素。
抗肿瘤坏死因子。
疾病发展和转归
对于大多数显微镜下结肠炎患者,治疗一般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一些患者在停止治疗后,出现复发现象。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避免食用能使症状恶化的饮品、食物或其他食品,比如咖啡因、乳制品和油腻食品。
服用纤维补充剂。
停止服用激发症状的药物。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停用非甾体抗炎药。
平时食用调节胃肠道菌群的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