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骨髓炎是骨中的感染。感染可以通过血流或从附近的组织扩散到达骨头。如果受伤使骨骼暴露于细菌,感染也可能从受伤的骨骼处开始。在儿童中,骨髓炎通常影响腿和上臂的长骨。成年人更容易在构成脊椎的骨骼(椎骨)中出现骨髓炎。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患有足部溃疡,他们的脚上可能会出现骨髓炎[1]。
大多数骨髓炎病例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其次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致病菌系通过血源进行传播。
近期存在外伤史或骨科手术史、循环障碍、免疫系统受损均为骨髓炎发病的风险因素。
以往急性血源性骨髓瘤死亡率高,抗生素出现后,死亡率已明显下降。如早期得不到正确诊断与治疗,急性血源性骨髓瘤往往演变为慢性骨髓炎,早期诊断与正确治疗是脊髓炎康复的关键。
治疗分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全身辅助治疗和局部辅助治疗。
大多数人需要手术去除已经死亡的部分骨骼;还可选择静脉注射强效抗生素治疗,通常至少需要 4~6 周。
骨髓炎治疗后的随访特别重要。即便在医院已经完成治疗,仍然需要配合医生做出院后的治疗随访。
症状
骨髓炎的症状和体征包括[2]:
发烧或发冷;
幼儿易怒或嗜睡;
感染部位的疼痛;
感染区域肿胀,温暖和发红。
有时骨髓炎不会引起体征和症状,或者有迹象和症状难以与其他疾病区分开来。
骨髓炎并发症
骨骼坏死 骨骼中的感染会阻碍骨骼内的血液循环,导致骨骼坏死。手术后骨头可以愈合,去除小块的死骨。但是如果大部分骨头已经死亡,可能需要手术切除(截肢)患病肢体以防止感染扩散。
化脓性关节炎 在某些情况下,骨内感染可能会扩散到附近的关节。
增长受损 在儿童中,骨髓炎的最常见部位是在手臂和腿长骨的任一端较软的地方,称为生长板。感染骨骼炎的骨骼其正常生长可能会中断,导致发育受损。
皮肤癌 骨髓炎可使周围皮肤发生鳞状细胞癌的风险增高。
病因
大多数骨髓炎病例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这种病菌常见于皮肤上或甚至健康人的鼻腔中。细菌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入骨骼。
其他部位感染 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性病灶,如上呼吸道感染、毛囊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部位,经血液循环播散至骨骼。
创伤后感染 开放性骨折或骨折手术后出现感染。
临近感染灶 临近骨骼的软组织感染,感染蔓延至骨骼。如脓性指头炎引起指骨骨髓炎,慢性小腿溃疡引起胫骨骨髓炎,糖尿病引起足部骨髓炎。
风险因素
如果存在以下风险因素,必须及时关注自身有无相关骨髓炎的症状出现。
近期存在外伤史或骨科手术史:严重骨折或深度穿刺伤口会使感染灶的细菌进入骨骼或附近组织。手术修复骨折或更换磨损的关节可能会意外打开细菌进入骨骼的路径。同时医疗美容整形中植入假体也是感染的危险因素。
循环障碍:血管受损或阻塞时,人体的抗感染细胞无法合理分配,导致感染扩大。小创口有机会发展为深部溃疡,使深部组织和骨骼受到感染。损害血液循环的疾病包括糖尿病控制不佳、外周动脉疾病、镰状细胞病。需要静脉输入导管或导管的问题也可损害血液循环。
免疫系统受损:若免疫系统受到医疗或药物的影响,则骨髓炎的风险大幅增加。这些包括包括化疗,糖尿病控制不佳、皮质类固醇、肿瘤坏死因子(TNF)抑制剂以及非法药物。特别是非法药物,因为注射非法药物无法保证使用无菌针头注射,并且在注射前不对皮肤进行消毒,注射非法药物的人患骨髓炎风险最大。
就医
如果出现骨髓炎的症状,请及时去医院就诊。医生首先会询问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接下来医生会进行一些辅助检查,比如通过 X 射线寻找病变部位。如果医生确定患有骨髓炎,下一步会确定治疗方案。
何时应就诊?
在出现提示骨髓炎的表现时,应去医院就诊,这些表现可以包括[1]:
疼痛,肿胀,局部区域发热;
局限性压痛;
孩子感觉到不舒服,烦躁不安,不喜欢使用他们患病一侧的手臂或腿;
发热、呕吐。
就诊科室
感染科
骨科
血液科
放射科
医生是如何诊断骨髓炎的[1]?
骨髓炎的评估和诊断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1]。
采集病史:包括询问症状出现时间、症状特点[1]。
体格检查:记录阳性体征。
影像学检查:X 线检查出现病变区域,同时做 CT 检查和 MRI 检查。发病 7~10 天内,可以表现为肌肉间隙模糊,消失,皮下组织与肌肉间的分界不清。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沉加快,血中 C 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因为出现脓肿需要做局部脓肿分层穿刺。
特殊检查:有条件的医院会加入核骨素显像,便于显示出病变部位,但不能用于定性诊断。
医生可能会问哪些问题?
有哪些异常的症状?
首次出现这些症状是什么时候?
症状持续存在还是偶尔出现?
这些症状对你有什么影响?
哪些情况能改善这些症状?
哪些情况会恶化这些症状?
是否去其他医院就诊过,做了哪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服用过哪些药物,效果怎么样?
需要咨询医生的问题?
我的这些症状是什么引起的?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我的病情严重吗,会不会越来越差?
都有什么治疗方法,各有什么利弊?
您推荐怎么治疗?
这些治疗会出现什么副作用?
治疗有哪些需要注意事项?
如果治疗没有效果,我该怎么办?
治疗
骨髓炎是如何治疗的?
以往急性血源性骨髓瘤死亡率高,抗生素出现后,死亡率已明显下降。如早期得不到正确诊断与治疗,急性血源性骨髓瘤往往演变为慢性骨髓炎,早期诊断与正确治疗是脊髓炎康复的关键。可以分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全身辅助治疗和局部辅助治疗。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骨髓炎一般使用抗生素。通常会使用抗生素 4~6 周。如果有严重感染,则该过程可能会持续 12 周。怀疑是骨髓炎的患者在发病 5 天内使用抗生素往往可以控制炎症。症状好转后仍需足量完成抗生素疗程。
手术治疗[1]:引流脓液,减少脓毒症症状;阻止急性骨髓炎转变为慢性骨髓炎,手术治疗宜早,最好在抗生素治疗后 48~72 小时内。
全身辅助治疗[1]:在出现高热时降温,补液,补充热量。患者出现化脓时往往有贫血,可隔 1~2 天输少量血治疗,以增加病人抵抗力。也可用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局部辅助治疗[1]:肢体可作皮肤牵引或石膏托固定。其目的是止痛,防止关节挛缩畸形并防止病理性骨折。
日常注意
骨髓炎治疗后的随访特别重要。即便在医院已经完成治疗,仍然需要配合医生做出院后的治疗随访。
生活中有什么注意事项?
按照医嘱,在家中按时服药,并定期去医院复诊。
如果出现任何新的症状或原有症状再次出现,请立即去医院就诊。
接受外科手术引流出脓液后,需要再次抽血复查,避免重复感染。
预防
疖、疔、疮、痈以及上呼吸道感染都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且最易继发感染而致血源性骨髓炎的发生。因此需重视预防疖、疮、痈及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外伤感染包括组织损伤后感染和骨骼损伤后感染,也是引起骨髓炎的常见原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积极预防。
对于感染性的疾病,应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开放性骨折首先要防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