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核武器伤指由原子弹、氢弹等核武器爆炸所引起,而在口腔颌面部引起的损伤,则为口腔颌面部核武器伤。
本病暂无准确的流行病学数据。
口腔颌面部是人体充分暴露在外的部位,较难得到有效的防护,因此极易受到损伤。参与核武器战争或经历核电站事故的是本病的危险因素。
核武器爆炸产生的 4 种杀伤因素可在口腔颌面部造成 4 种不同的损伤,即光辐射引起烧伤、冲击波引起冲击伤、早期核辐射及放射性沾染引起放射性损伤。有单一伤,也有复合伤。
口腔颌面部核武器伤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光辐射烧伤造成面部皮肤、黏膜溃疡、红肿等;冲击伤后出现面部骨折、内脏出血、破裂等;遭到大量辐射后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
口腔颌面部核武器伤的全身情况较严重,应积极抢救。将伤员脱离污染源,并进行全面的清洗消毒,这是有效挽救生命的关键。
特大剂量照射导致造血功能和肠道组织的严重损害,可引起脑型放射病。
预防要点是尽快离开核武器杀伤区,尽可能利用地形、地物等防避其直接伤害。
症状
核爆炸瞬间产生巨大的能量,形成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和放射性损伤四种杀伤破坏因素。这四种破坏因素可单一或者共同作用于人体,造成不同的损伤。主要表现为颌面部皮肤黏膜起水泡、溃疡、红肿、出血,颌面部骨折等。
口腔颌面部核武器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口腔颌面部核武器伤的常见症状包括:
光辐射烧伤:光辐射可引起口腔颌面部皮肤、黏膜的烧伤,主要是 Ⅱ 度烧伤,发生在面部的暴露部位,可同时伴有口、鼻、眼、耳等部烧伤,面部皮肤、黏膜起水泡、溃疡、肿胀,患者会感受到面部烧灼感、疼痛,还可以出现短暂的视力障碍。
冲击伤:肺冲击伤发生后会很快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和胸痛等症状。腹部来说,主要是脏器破裂、出血,患者会立刻感觉到剧烈腹痛。甚至还会引起面部骨折。这是由冲击波直接作用或间接作用引起。这种伤害具有外轻内重、发展迅速的特点。一般全身情况较严重。
急性放射病:其病变主要是造血系统的损害。如骨髓型放射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
轻度:患者伤后几天内患者可感受到食欲减退、疲乏、头昏、失眠等症状。
中度:患者出现发热、口腔黏膜溃疡、恶心呕吐、精神萎靡等症状。
重度:患者可明显感到厌食、呕吐腹泻,体重明显下降;全身高热,可高达 39 摄氏度;皮肤和黏膜出现瘀点、瘀斑和渗血、并发现周身毛发脱落。
极重度:伤后 1 小时内患者出现反复呕吐腹泻,腮腺肿胀、疼痛,随着病情进展,患者迅速消瘦、精神萎靡,并发严重感染、出血和心、脑、肺等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复合伤:以放射损伤为主,复合烧伤和冲击伤: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嗜睡等,并有面部皮肤、黏膜起水泡、溃疡、肿胀,腹痛剧烈等症状;以烧伤为主,复合放射损伤和冲击伤:面部大面积皮肤、黏膜起水泡、溃疡、肿胀,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以冲击伤为主,复合放射伤和烧伤:患者在伤后出现剧烈腹痛,检查可发现肝脾等内脏器官破裂出血,并出现恶心呕吐、精神萎靡、面部皮肤、黏膜起水泡、溃疡、肿胀等症状。
口腔颌面部核武器伤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休克
伤口感染
骨折
病因
口腔颌面部核武器伤常见病因包括原子弹、氢弹等核武器爆炸。
口腔颌面部核武器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核武器战争时,采用原子弹、氢弹等核武器引起的爆炸。
一些皮肤疾病,采用γ射线、β射线对面部皮肤的过度照射。
核电站事故中放射性污染废水不当排放等。
哪些人容易患口腔颌面部核武器伤?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口腔颌面部核武器伤:
参加核武器战争的人员及附近居民。
核电站工作人员及附近居民。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经历核武器爆炸或者核电站事故,出现面部皮肤、口腔黏膜水泡、肿胀等烧伤或者皮肤、软组织化脓等感染。
经历核武器爆炸,出现面部颌部骨折。
经历核武器爆炸或者核电站事故,出现疲乏、头昏、失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昏迷等症状。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面部出现大面积化脓感染。
口腔黏膜起水泡、口唇肿胀。
面部颌部骨折、断裂。
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和胸痛。
严重腹泻、血水便。
剧烈腹痛。
抽搐、发狂甚至昏迷不醒。
建议就诊科室
普外科
创伤科
口腔科
血液肿瘤科
医生如何诊断口腔颌面部核武器伤?
当医生怀疑是口腔颌面部核武器伤时,将通常进行视、触诊检查、口腔 X 线检查、血常规、便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检查、骨髓造血系统检查、腹部超声等检测,在明确有口腔颌面部烧伤、面部颌部骨折、血常规异常、便血阳性、骨髓造血异常、肝胆胰脾等脏器损伤等结果后,可能进一步通过相关检查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面部视、触诊:医生先观察患者受伤情况,仔细进行面部及口腔触诊,必要时借助压舌板、手电筒等器具,并且结合问诊。如果发现患者面部皮肤、口腔黏膜红肿、出血、溃疡,可以初步诊断。
口腔 X 线检查:作用是借助此项检查可发现患者伤后是否有牙齿、牙根断裂、牙龈炎或牙周炎、颌面骨骨折等疾病,有助于确诊。
血常规:通过静脉抽血评估外周血白细胞数目,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率及数目,可发现患者是否存在炎症感染或白细胞数目异常,有助于确诊放射性病。
便常规:当出现腹痛腹泻,可通过评估大便是否出现细菌或出血等情况,有助于确诊骨髓型放射病。
凝血检查:当皮肤出现瘀斑、瘀点,可通过检测各个凝血指标,来评估患者是否有凝血功能障碍、是否有身体出血风险。
生化检查:当出现剧烈呕吐、腹泻时,可通过此项检查评估血钾、血氯、血钙等电解质情况,以进行补液、调节电解质平衡治疗。
骨髓造血系统检查:抽血检查骨髓系情况,评估是否存在血液疾病。
腹部超声:嘱患者空腹 12 小时以上,采取仰卧位,医生涂好耦合剂后,探头在患者腹部滑动,以此来发现是否存在肝、胆、胰、脾脏器破裂出血情况,以此确诊内脏冲击伤。
X 线检查:如胸部 X 线检查评估是否出现肺部冲击伤等损伤,有助于了解病因及病情发展程度。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您最近有没有经历核武器爆炸或者核电站事故?
您面部烧伤多久了?
您最近有没有出现面部化脓或者发热?
您口腔黏膜、牙龈没有红肿、溃疡、出血、血疱等情况?
您牙齿有什么不适吗?
您最近有没有出现疲乏、头昏、失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体重减轻的症状?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症状吗?
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体温有什么变化吗?
最近大小便情况怎么样?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被核武器爆炸所伤为什么会出现面部烧伤?
核电站事故发生后很久才来就医,目前会有生命危险吗?
口腔颌面部核武器伤怎么治疗?
经历过核武器战争,需要做哪些检查?
面部被核武器所伤治疗需要多长时间?
面部被核武器所伤会影响以后的生活吗?
受到大量的核武器爆炸辐射有没有后遗症?
除了接受常规治疗外,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如何避免患口腔颌面部核武器伤?
治疗
口腔颌面部核武器伤要视杀伤因素的不同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光辐射烧伤:面部烧伤后用生理盐水、碘伏等消毒后,用敷料进行湿敷。予以广谱抗生素来预防感染。疼痛明显者,用止痛药如哌替啶止痛。眼部烧伤时用 0.25% 氯霉素液或 1% 庆大霉素液滴眼,同时涂布抗生素眼膏。
冲击伤:肺部冲击伤常见,给予吸入用异丙托溴铵、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气道阻塞,做好肺保护。
急性放射病:及早应用抗辐射药物,如苯甲酸雌二醇。预防感染,可用红霉素等广谱抗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如血钾低,可予以氯化钾口服或者通过静脉输液以补充血钾,促进机体恢复。
手术治疗
光辐射烧伤:面部烧伤组织、焦痂进行手术切除。创面较大、及烧伤深度较深可以酌情考虑进行手术植皮。
冲击伤:对于面部颌骨伤口,也应及早清除异物和游离的碎骨片,并在恰当时机进行手术缝合伤口;对颌骨骨折的固定,以采用塑料夹板或尼龙丝复合树脂粘接为宜,忌用金属作内固定。内脏破裂出血,尽早进行开腹手术。
急性放射病: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可选择人类白细胞抗原即 HLA 相容的合适供者,进行同种骨髓或外周血或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其他治疗方法
光辐射烧伤:口腔护理,要根据伤员口腔的酸碱度,选择不同的漱口液,进食后或呕吐后要及时用漱口。为了防止口唇溃疡、干裂出血及造成感染,可用无菌的石蜡油涂抹,每天 3~6 次。
冲击伤:肺部冲击伤时,可进行翻身拍背、吸痰等措施,改善患者通气血流比例。
急性放射病:防止再污染和吸收,采取催吐、洗胃、服沉淀剂、泻剂的方法,也可使用不同方法,阻止污染物质的吸收或加速核素的排出。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口腔颌面部核武器伤可发展为伤口重度感染、休克、骨折等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寿命。
特大剂量照射,虽然经过正规治疗后,仍会造成造血功能和肠道组织的严重损害,更引起脑型放射病。故治愈率比较低,复发率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寿命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做好隔离:与家人及亲朋好友隔离尤为重要,严禁外出。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患者需注意不良反应,若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加重时,先暂停用药,应及时就医。
用药复查:在医生指导下,按时服药,注意定期复查血、尿、便常规、生化检查、骨髓造血系统检查、X 线检查等项目以评估患者身体恢复情况。
饮食:
饮食清淡而有营养,多吃富含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豆制品,适当吃应季水果、绿叶蔬菜如葡萄、香蕉、菠菜、生菜、西红柿等。
能自己进食者,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软食、半流食、流质饮食,可选用米汤、面片汤、鸡蛋羹、牛奶等,采用少量多餐的原则, 保证营养需求。
因胃肠道反应剧烈不能进食的伤员,要及时给予肠外营养。
避免吃火锅、烧烤、冰镇啤酒、鱿鱼海鲜类等辛辣、油腻、生冷、腥膻的食物。
运动:
若为非手术患者,可以适当运动,如散步、快走、打球等项目。运动强度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可循序渐进,每次运动半小时到 1 小时,每周运动 3~4 次,可适当根据自己的情况增加或者缩减。
病情严重时要注意卧床休息;病情稳定时应注意锻炼身体,以活动后不感到疲乏为宜。
其他: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相信在医生的治疗下能够早日康复。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预防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针对普通人群:远离核武器等战争区域。
发现核电站放射性污水排放不当,要报告相关工作人员,并迅速离开事故现场,不饮用被污染的水。
对于不可改变的预防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在战争中,构筑水备工事、地道、掩蔽部以防护核武器伤。
被核武器伤后,不要拖延,尽早就近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