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约占所有骨折的 2%,其中约 75% 为关节内骨折。跟骨骨折的保守治疗或不恰当的手术治疗,常会引起跟骨骨折的畸形愈合。
畸形愈合后,可引起跟骨与踝关节、足部各关节,甚至整个患侧下肢相关关节关系紊乱及关节运动轴改变,并引起相应关节的症状及功能障碍,导致患足疼痛和病废发生。
根据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表现,将跟骨骨折畸形愈合分为 3 型[1]。
Ⅰ型:跟骨外侧壁外膨,有或没有外侧的局限性距下关节炎;
Ⅱ型:跟骨外侧壁外膨,伴有广泛的距下关节炎;
Ⅲ型:跟骨外侧壁外膨,伴有广泛、严重的距下关节炎,跟骨体畸形愈合,伴后足内翻或外翻成角畸形。
该病症状表现为足外侧疼痛、穿鞋困难、跟腓撞击症、肌腱神经卡压综合征或距下关节不稳定,引起的步行时疼痛和运动障碍,距下关节和跟骰关节创伤后骨关节炎;以及后足畸形引起的步态改变等。
对于伴有严重基础疾病、软组织和血供条件差、有手术禁忌证者,可采用改变足部活动方式、更改鞋子大小、使用矫形器或止痛药等保守治疗方式 。
手术目的是恢复跟骨解剖、跟骨高度、中后足对线、缓解疼痛等不适。包括外侧壁截骨术、保留距下关节的跟骨截骨术、距下关节原位融合术 、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术以及三关节融合术。
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改变,可对周围软组织造成压迫刺激,而且也改变了踝关节及足跟的承重点和负重力线,引起足踝部的继发性改变,造成穿鞋困难、足部疼痛和行走功能障碍。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
症状
患者主要表现为步行时疼痛和运动障碍,以及足畸形引起的步态改变等。
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常见症状包括:
跟骨距下关节后关节面的不平整,可导致疼痛性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跟骨外侧壁增宽导致腓骨长、短肌腱移位、腱鞘炎,即腓骨下撞击的发生,足跟增宽也产生神经卡压。
跟骨高度丧失,跟腱止点向上向前移位,引起跟腱力作用点的力臂缩短及小腿屈肌的肌纤维缩短,以致其肌力减弱。
距骨相对背屈,变得水平,影响胫距关节的背伸活动,导致胫距撞击或桥接、踝关节骨性关节炎形成。
跟骨结节移位导致足跟内翻,临床检查可见患者鞋的外缘过度磨损, 足的内翻畸形和向外侧突出的腓骨。
外翻畸形,常导致跟腓骨桥接和足内侧弓的变形。
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有哪些并发症[2]?
植骨或截骨部位不愈合。
皮下伤口感染和皮肤坏死或皮缺损(表浅的皮肤坏死可以通过换药和制动获得痊愈,否则需植皮或皮瓣移植。影响伤口愈合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肥胖、吸烟、伤口单层缝合。另外一些因素如患者的年龄、糖尿病、手术固定及植皮方式、止血带使用时间等则无明显影响)。
交感神经反射性萎缩。
逐渐加重的跗横关节炎(这有可能与载荷的不均匀分配有关,往往需行距舟关节和跟骨关节的融合)。
隐神经病变(其引发的神经痛和神经瘤原因不一)。
自体骨取骨供骨区感染。
股外侧皮神经损伤。
小脓疱性银屑病。
病因
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是跟骨骨折尤其是关节内骨折保守治疗常见的结果。
同时,也由于患者在不及时或不正确的手术治疗后,导致跟骨高度降低、宽度增加、长度缩短、轴线内翻和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对周围软组织造成压迫刺激,而且也改变了踝关节及足跟的承重点和负重力线,引起足踝部的继发性改变。
哪些人容易患跟骨骨折畸形愈合?
需要行手术治疗跟骨骨折,最后选择保守治疗的患者。包括后关节面移位骨折超过 3 毫米者;跟距角<10 度或完全消失者;跟骨严重畸形,跟骨增宽,短缩及内翻畸形的骨折,后关节面高度比正常少 10% 以上,或轴位片患者跟骨最宽度比正常侧增加 10% 宜手术[3]。
严重粉碎性骨折的患者。
跟骨骨折尚未愈合,提前负重行走,导致骨折移位的患者,易造成畸形愈合。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既往跟骨骨折未至医院正规治疗或手术治疗后,出现足外侧疼痛、穿鞋困难、肌腱神经卡压以及距下关节和跟骰关节创伤后关节炎、后足畸形所致步态改变,均需要及时就诊。
医生根据患者病情明确诊断后,才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就诊科室
骨科
医生如何诊断跟骨骨折畸形愈合?
临床医生根据患者年龄、手术史、及临床表现,结合查体和 X 线检查、CT 检查的结果,易确诊跟骨骨折畸形愈合。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年龄多大?跟骨骨折多久了?当时受伤后怎么治疗的?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
手术后多久开始负重活动?
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症状持续加重还是维持稳定?
是否自行用过药?都进行了哪些治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什么原因导致骨折畸形愈合?
需要做哪些检查可以确诊?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治疗?
需要治疗多长时间?
能治愈吗?会复发吗?
有并发症和后遗症吗?
治疗期间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被认为是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最佳治疗方法。手术目的是恢复跟骨解剖、跟骨高度、中后足对线,缓解疼痛等不适。
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外侧壁截骨术、保留距下关节的跟骨截骨术、距下关节原位融合术 、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术以及三关节融合术[4]。
每一种手术都无法完全解决由跟骨畸形愈合带来的所有问题,但在多数情况下截骨矫形手术是必不可少的。针对每一位患者,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结合畸形与疼痛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和要求,采取多种手术方式相结合进行治疗,以求达到令患者满意的结果。
中药熏洗
术区伤口愈合后,在具备良好皮肤条件(一般为术后4周后)的基础上,予以中药熏洗治疗[5]。该治疗方法在跟骨恢复期中起重要作用。其在患足局部通过药与热的协同作用,使得药力直达病所,产生活血化瘀、解除粘连、解痉消肿的疗效,热能使腠理疏松,增加和加快药物吸收,提高药效。
日常注意
使患者能穿正常的鞋子,最大程度地恢复后足功能。
术后一般要求尽早功能锻炼。
加强情志疏导。
在中药熏洗过程中,应注意洗液温度,以免烫伤皮肤,皮肤伤口未完全愈合或有破溃者禁用。
预防
跟骨骨折无论采用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应定期复查 X 线、CT 检查,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预防术后关节瘢痕粘连,利于肢体功能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