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是什么?踝关节骨折怎么办?踝关节骨折症状有哪些?

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与距骨组成,其骨折是骨科临床治疗常见疾病。根据暴力作用的大小、方向和受伤时足的位置而产生不同类型和程度的骨折。踝关节是身体的负重关节,若对位不接,极易引发创伤性踝关节炎、关节僵硬等症。由于老年人易骨质疏松,故老年群体发病率较高

概述

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与距骨组成,其骨折是骨科临床治疗常见疾病。根据暴力作用的大小、方向和受伤时足的位置而产生不同类型和程度的骨折。踝关节是身体的负重关节,若对位不接,极易引发创伤性踝关节炎、关节僵硬等症。由于老年人易骨质疏松,故老年群体发病率较高[1]。

长期、反复、轻微地直接或间接外力集中作用在踝关节某一点上而出现骨折,但因间接暴力导致的居多。

主要症状是踝部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皮下出现瘀斑、青紫。

医生根据外伤史,踝部疼痛肿胀畸形程度及 X 线结果进行诊断。

针对此病患者有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两种方式,未移动的骨折可考虑保守治疗。

日常要对损伤部位加强监护,避免复发。谨遵医嘱,适当运动,利于缩短恢复期。

预防该病,应尽量避免做有损害踝关节可能的活动,比如: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时间不可过长,力度不可太大等。

症状

踝关节骨折的主要症状是踝部剧烈疼痛,畸形,继而出现肿胀和皮下瘀血等,症状多停留在同一部位。若不及时治疗,病情加剧,患者不能正常行走。

踝关节骨折有哪些症状?

踝关节骨折的常见症状包括:

踝部疼痛、肿胀

皮下可出现瘀斑,青紫

踝关节不敢活动,无法正常行走

损伤部位表现不同形式的畸形

有明显压痛感

踝关节骨折会引起哪些并发症?[2][3]

周围韧带、肌腱、跟腱、胫后肌腱等损伤

周围神经及血管损伤

局限性骨质疏松

病因

踝关节骨折是由于某一外力长期、反复、轻微地直接或间接集中作用在踝关节某一点上,从而导致骨折。但通过大量病例发现,间接暴力导致踝关节骨折的情况比较多。

踝关节骨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4]

直接暴力:某些强有力的外力直接作用于踝关节及周围部位而导致的,如交通事故伤,建筑工地外伤等。

间接暴力:日常生活中发生施力不当,间接暴力作用通过纵向传导、杠杆作用或扭转作用使远处发生骨折,如从高处跌落足部着地,行走不慎等。

积累性劳损:如远距离行走,运动时间过长或不当等。

病理因素:骨质疏松可削弱骨的强度,也是导致踝关节骨折的病因之一。

踝关节骨折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年龄:老年人由于常出现骨质疏松,故老年群体多发;

性别:男性中年轻人群发病率较高,女性在 50~70 岁的发病率较高;

吸烟;

高体重指数。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踝关节及周围部位肿胀,持续疼痛;

损伤部位皮下瘀血严重,颜色较深;

无法正常行走,运动功能障碍;

踝关节及周围部位发生畸形。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踝关节及周围部位红肿,发热,疼痛剧烈;

踝关节及周围部位发生畸形,甚至折断的骨组织暴露于皮肤表面;

出血严重,且无法有效止血;

无法正常行走,运动功能障碍。

就诊科室

骨科

医生如何诊断踝关节骨折?

医生根据患者的受伤过程、症状表现及 X 线表现进行诊断。踝关节的损伤极可能会连带着踝关节周围组织受伤,所以对踝关节周围组织也需要进行详细检查。

X 线检查:拍摄踝关节正位、侧位等,可根据片子确定治疗方法及踝关节骨折的分型。必要时在对患者进行麻醉后进行应力下摄片,根据需要调换踝关节的位置,拍摄踝关节正位、侧位。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本项检查可发现某些借助触诊和观察等方式难以发现的细微骨折。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哪些异常的症状?

如何受伤的?

以前确诊患过骨质疏松吗?

近期是否有远距离行走、运动时间过长或不当的情况?

出现这些症状有多长时间了?

来医院之前对受伤部位做过哪些处理?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需要做哪些检查?

该病有哪些治疗方法?

治疗后会留下什么后遗症吗?

如果出现后遗症有什么改善方法?

治疗后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治疗

没有移位的骨折,可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对于移位严重的骨折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治疗的目的是使损伤骨组织恢复正常形态,并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维持骨折的正确复位,使患者可以正常运动。

非手术治疗[5]

没有移位的骨折,医生会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并配合康复计划。

1 期(0~4 周)

主动活动足趾。

向上直腿抬高,使股四头肌收缩,每组 20 次,休息 1 分钟后,开始第 2 组,持续 2~4 组,直至疲劳为止,每天 2~3 次。

患肢免负重拄拐行走。

膝关节屈伸练习,每次 5~20 分钟,每天 1~2 次。

2 期(4~6 周)

根据病情,练习活动时可取下石膏,其他时间仍需石膏固定。

温水泡脚。

轻柔地练习踝关节屈、伸、内、外翻和旋转活动,每次 10~15 分钟,每天 2~3 次。

根据患者疼痛和肿胀程度,逐渐加大踝关节活动。

3 期(6~8 周)

踝关节负重。

抗助力踝关节活动练习,如抗助力背伸、跖屈、内外翻。

踝关节和下肢肌肉练习,半蹲练习、提踵练习、上下台阶练习。

保护下完全下蹲,充分恢复踝关节背伸活动度和跟腱柔韧度,每次 3~5 分钟,每日 2~3 次。

4 期(12 周)

行走练习,由慢到快。

逐渐参加各种活动。

手术治疗[6][7]

适用于移位骨折。骨折复位后,内踝多使用空心螺钉或张力带钢丝固定,外踝多是用钢板、螺钉固定。同时也需配合康复计划。

1 期(0~2 周)

术后 1~3 天,开始主动和被动屈伸活动足趾,每次 5 分钟,每天 4~5 次。

术后 1~3 天,向上直腿抬高,使股四头肌收缩,每组 20 次,休息 1 分钟后,开始第 2 组,持续 2~4 组,直至疲劳为止,每天 2~3 次。

术后 1 周,开始膝关节伸、屈活动,每次 15~20 分钟,每天 2~3 次。

2 期(2~4 周)

内固定稳定者,去除石膏。

主动及被动练习踝关节活动。

3 期(4~8 周)

踝关节负重。

抗阻力踝关节活动。

踏板练习。

4 期(8~12 周)

踝关节和下肢肌肉练习,半蹲练习、提踵练习、上下台阶练习。

保护下完全下蹲,充分恢复踝关节背伸活动度和跟腱柔韧度,每次 3~5 分钟,每日 2~3 次。

5 期(12 周)

行走练习,由慢到快。

逐渐参加各种活动。

日常注意

无论是采取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需要对损伤部位加强监护,避免复发。谨遵医嘱,适当增加运动量,利于缩短恢复期,同时也可避免肌肉、肌腱等部位发生后遗症。

伤口需认真抗菌消炎,以防伤口感染。

需重视复健练习,根据康复情况逐渐增加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早期饮食以清淡为主,后期应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补充维生素 A、维生素 D、钙、蛋白质等。

预防

由于踝关节骨折是由某一外力长期、反复、轻微地直接或间接集中作用在踝关节某一点上而导致的,所以应尽量避免有损害踝关节可能的活动。若发生意外,不能盲目处理患部,及时就医。

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时间不可过长,力度不可太大。

适量摄入钙元素,利于增加骨硬度。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杞菊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杞菊地黄丸说明书

2023-8-3 0:11:30

保健

男性白领午间休息小诀窍

2023-9-17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