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三角肌下滑囊炎
概述
肩峰下滑囊炎可因直接或间接外伤引起,但大多数患者继发于肩关节周围组织的损伤和退行性变,尤以滑囊底部的冈上肌腱的损伤、退行性变、钙盐沉积最为常见。
最主要的病因:肩峰下滑囊由于损伤或长期受挤压、摩擦等机械性刺激,使滑囊壁发生充血、水肿、渗出、增生、肥厚、粘连等无菌炎症反应。
急性期主要通过镇痛等对症治疗,缓解期主要通过功能锻炼,恢复肩关节的三轴运动。
临床表现为疼痛、活动受限、局限性压痛。疼痛逐渐加剧,夜间疼痛明显,影响夜间睡眠,肩关节的外展、外旋活动时疼痛明显加重。
大多数患者经过制动、休息,配合热敷、口服非甾体消炎药能缓解症状。
疾病的主要危害:无菌性炎症可导致肩关节粘连,活动受限,严重者可并发肩关节纤维性强直。
最主要的预防手段是避免劳累,患者需注意日常活动强度。
症状
肩峰下滑囊炎病的临床表现为疼痛、活动受限、有局限性压痛。疼痛逐渐加剧,夜间疼痛明显,影响夜间睡眠。肩关节外展、外旋时加重,疼痛常位于肩部深处并涉及三角肌的止点,亦可向肩胛部、颈、手等处放射;压痛点多在肩关节、肩峰下、大结节等处。
肩峰下滑囊炎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肩关节附近疼痛明显,局部压痛,压痛点可随肱骨旋转而发生改变,转动肩关节时,疼痛明显加重。
急性起病者,肩部广泛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活动时疼痛加重,肩关节前方有压痛,体重正常者可触及肿胀的滑囊,但 X 线检查常为阴性。
慢性起病者,疼痛多不剧烈,部分患者在肩关节外展内旋时,在三角肌止点疼痛加重,有夜间静息痛。
为减轻疼痛,患者常使肩处于内收、内旋位,随着病情进展,滑囊壁增厚粘连,肩关节活动范围逐渐缩小,严重者甚至完全不能活动。晚期可见肩胛带肌萎缩。
肩峰下滑囊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一般预后较好,但严重者可并发肩关节纤维性强直。
病因
尽管肩峰下滑囊比其他所有滑囊更容易出现炎症,但炎症却极少是原发性的,现多认为肩峰下滑囊炎大多继发于邻近组织的病变,肩袖撕裂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也有实验证明原发非肩峰下滑囊炎也会引起肩袖肌腱的继发改变,包括肌腱变性和撕裂。
肩峰下滑囊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肩关节邻近结构损伤。
退行性改变导致的关节间隙异常。
解剖位置异常。
增加了局部应力,加重磨损,产生无菌性炎症。
哪些人更易患肩峰下滑囊炎?
因体力劳动者、运动员肩关节活动幅度、强度均大于大多数成人,局部磨损重,所以更易患肩峰下滑囊炎。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日常肩关节活动受限,疼痛难忍,可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夜间睡眠。
建议就诊科室
骨科
医生如何诊断肩峰下滑囊炎?
患者疼痛位于肩部深处,涉及三角肌止点,可在肩关节、肩峰下、大结节等处有压痛点,并且压痛点随着肱骨旋转而发生改变,在肩关节外展、外旋时疼痛加重。
肩关节 X 线片可发现冈上肌上的钙盐沉着,关节间隙不对等异常骨性解剖结构。
MRI 虽能对软组织有很好的显影效果,局限是静态成像,而且检查耗时。
超声检查可以多角度、多方位地扫查病变部位,并且可以双侧对比、动态观察,尤其是对于运动状态的肌腱,可以更清晰完整显示其连续性,找到静止期不容易找到的小病灶,能量多普勒超声的应用还可以显示病变处血流分布情况,而其他检查几乎无法获得上述信息。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没有症状?严重程度如何?每次持续多长时间?已经出现了多久?
哪些情况下症状会缓解或加重?
有没有去医院就诊过?做过什么治疗?效果怎么样?
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病史?
是否吸烟、是否喜欢大量饮酒?
平时是否有规律的体育运动?饮食方面有什么偏好?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是怎么患上肩峰下滑囊炎?能治好吗?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要吃哪些药?医保能报销吗?
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哪种方法最适合我的病情?
我是否需要调整某些生活习惯?
治疗
治疗首先应针对滑囊炎的病因进行治疗,其次是其病理改变。大部分滑囊炎不需要外科治疗。应消除全身性病变(如痛风和梅毒)以及局部创伤或刺激因素,纠正不良姿势。
对于化脓性滑囊炎,一般感染的治疗原则同样适用于治疗滑囊炎,在确认病原体的前提下,可早期、规律、足量使用敏感抗生素。
创伤性滑囊炎采用冰敷、制动、抗炎及外用衬垫保护等非手术治疗可获得不错的治疗效果良好,如果经过常规非手术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可行穿刺、激素类药物注射治疗。
继发性滑囊炎常因反复创伤引起,其滑囊壁明显增厚,更易发生炎性改变,这类滑囊炎的治疗应去除病因,通常需要手术切除滑囊。
药物治疗
患肢制动、休息,配合湿热疗法、抬高患肢、使用保护垫,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洛索洛芬钠片、氟比洛芬酯巴布膏,通常能获得不错的疗效。
手术治疗
对于病程长,局部炎症粘连重的患者,在行局部治疗、物理治疗效果欠佳时,常用的外科治疗手段包括:穿刺抽液体,B 超引导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玻璃酸钠注射液;
急性化脓性滑囊炎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应切开引流,切除慢性感染和增厚的滑囊,切除滑囊下方的骨性凸起。
其他治疗方法
中小剂量的微波治疗可放松肌肉、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对急性期肩痛患者有较好的效果。
冲击波治疗仪可帮助组织间松解,促进血液微循环,改善细胞携氧能力,降低神经敏感性,减慢神经传导,从而缓解疼痛。
在运动训练前可先进行理疗(使用中频、超声波治疗等),以软化瘢痕、松解粘连、放松肌肉,为后续的运动训练做准备;运动训练后可给予冷敷镇痛,减少局部充血和渗出、控制炎症,为第 2 天的功能训练做好准备。
针灸治疗可以改善局部血循环、增加局部代谢和止痛,配合理疗和运动训练,对患者的康复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疾病发展和转归
经过积极治疗后,患者肩关节的活动跟正常人一样,不影响日常活动,但严格注意避免外伤和长期高强度的活动,以免加重肩关节的磨损。
日常注意
避免过度负重,注意局部保暖。
预防
注意休息:休息是解决任何关节疼痛的首要方法,所以应让关节得到很好的休息。
加强劳动保护,避免高强度、强负荷的肩关节活动。
摆动疼痛的手臂:如果疼痛的部位在手肘或肩膀,建议将手臂自由地摆动,以缓解疼痛。
冰敷:如果局部皮温高,可以使用冰敷的方法。以 10 分钟冰敷,10 分钟休息的方式交替。只要关节仍是热的,就不要用热敷。
冰热交替:假如急性肿痛减弱,且热已消除,就可以冰热敷交替的方法来治疗,即冰敷 10 分钟后热敷 10 分钟,如此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