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腱鞘炎(Tenosynovitis)是肌腱外包裹的腱鞘,因机械性摩擦而引起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通常可将此类病变归类为重复性应变损伤。腱鞘炎在临床很常见,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阶层,尤其以中年女性居多。
病因:当长期、反复进行某项动作,肌腱在运动过程中,某处腱鞘反复受力,可造成肌腱与腱鞘局部过度摩擦,引发腱鞘无菌性炎症。腱鞘出现充血、水肿、渗出、增生,导致腱鞘增厚狭窄;同时可出现肌腱水肿、增粗,导致肌腱滑动困难、卡压、弹响或绞锁,影响正常生理功能。
危险因素:包括女性、30~50 岁年龄段、哺乳期抱孩子喂奶、长期抱孩子、由于职业或爱好长期反复进行某项动作。
症状和体征:局部疼痛,触之压痛,多可触及硬结,肌腱活动时有弹响或绞索。常见于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双手和双臂。
就医:如果通过休息、冷敷、局部药物注射和服用非处方止痛药等保守治疗方法后,症状均无法缓解,应该尽早去医院就诊。临床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病情,结合仔细的体格检查,常可作出诊断。
治疗:腱鞘炎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保持肌腱及其相应关节的运动功能,防止炎症复发。早期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尝试保守治疗;如果无效或症状非常严重,则需要施行手术治疗。通常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恢复正常功能。
日常:无需手术的患者可开展居家治疗和护理,避免病情进展,注意劳逸结合。
预防:避免某处关节长时间进行重复的动作,是预防腱鞘炎的关键。
症状
腱鞘炎有哪些症状?
各个部位腱鞘炎的临床表现基本一致,起病缓慢,逐渐加重。临床症状主要包括:
关节做动作时感到疼痛,关节弹响或绞索;
患处压痛;
沿着腱鞘可呈现条索状的隆起;
功能受限:某些动作无法完成或关节无法用力;
如果长期未经治疗,可能会发生永久性的损伤,导致部分功能彻底丧失。
腱鞘炎主要发生在哪些部位?
常见于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双手和双臂,具体如下: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俗称“扳机指”;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
病因
腱鞘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肌腱和腱鞘是什么?
肌腱是人体骨骼系统中,连接肌肉和骨骼的纤维结缔组织。通过肌腱的牵引作用才能使肌肉收缩,带动不同的骨骼参与运动过程。
腱鞘则是包裹在肌腱外的保护层,腱鞘可以分为两层:
外层为单层的纤维性鞘膜;
内层为滑液鞘,是一个囊腔结构,其中包含有少量的滑液,起到润滑作用,并确保肌腱有足够的活动度。
腱鞘炎是如何发生的?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活动过程中,当反复进行某一项动作,可引起肌腱与腱鞘局部的过度摩擦。并且某些关节部位还存在骨骼隆起,或是肌腱生长方向与运动方向之间存在角度,更会加大肌腱与腱鞘之间的机械摩擦力。
在早期阶段,此类机械刺激可能使腱鞘出现充血、水肿、渗出等无菌性炎症反应。
若是长此以往,局部反复磨损,迁延日久就会发生慢性纤维组织增生、粘连。
当腱鞘增生的厚度达到正常状态的 2~3 倍时,可供肌腱活动的空间相应也会缩小。腱鞘与肌腱之间也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粘连,肌腱随之出现变形,组织形状亦可能改变,无法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
引发腱鞘炎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性别:女性;
年龄:30~50 岁;
职业:体力劳动、长时间打字;
爱好:反复练习某项运动或某种乐器;
既往发生过损伤或拉伤;
伴有类风湿关节炎;
哺乳期;
抱孩子。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出现腱鞘炎相关症状时,如果患者采取以下措施居家治疗,症状仍无法缓解,应该尽早去医院就诊。
冷敷患处;
佩戴支具或夹板,停止关节动作,使其得到充分休息;
根据说明书服用非处方止痛药,例如布洛芬、萘普生。
就诊科室:
骨科
医生如何诊断腱鞘炎?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病情进展,并仔细观察患处的症状。
了解症状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过程;
观察患处关节是否有肿胀和压痛;
要求患者将相应的关节摆成某种姿势,如果诱发剧烈疼痛,则可确诊腱鞘发生病变;
必要时可进行 B 超或 MRI 检查,进一步确诊和鉴别诊断。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患处关节是如何发生损伤的?是由于职业原因还是由于参加运动?
症状是持续进展还是维持稳定?
患处关节的症状有多严重?能否具体描述?
在何种情况下,症状似乎有所缓解?
发生什么情况会造成症状加重?
其间是否自行治疗过?采用什么方案?是否有效?
目前的症状对生活、工作的影响程度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导致现在的症状?
需要做哪些检测可以确诊?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是否需要采用手术方案治疗?
治疗之后需要过多久才能复原?
今后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腱鞘炎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保持肌腱及其相应关节的运动功能,防止炎症复发。早期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尝试保守治疗;如果无效或症状非常严重,则需要施行手术治疗。现针对不同的病变部位和不同程度的病情,有多种临床可行的治疗方案,通常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绝大多数可以恢复正常功能。
如何治疗腱鞘炎?
保守治疗
制动:即固定相应的关节,使肌腱保持松弛状态,无法活动,以达到充分休息的目的。
冰敷:使用冰袋对患处关节进行冰敷。
理疗:在专业理疗师的指导下,掌握如何放松患处关节肌腱的紧张状态,并学会如何强化锻炼相关肌肉,缓解关节疼痛,避免刺激肌腱和腱鞘。
用药方案:
非处方止痛药:如布洛芬和萘普生。
注射糖皮质激素:直接注射至腱鞘以缓解肿胀。如果在症状开始后的 6 个月内接受治疗,大多数患者通常只需注射 1 次就可以实现完全恢复;若仍有症状,可间隔 1 周再次注射。一般不建议多次封闭治疗,以免造成肌腱断裂、感染等并发症。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切开腱鞘,松解粘连的腱鞘和肌腱组织,恢复运动功能。
术后康复训练:在专业医生或理疗师的指导下,开展相应的肌肉和关节活动训练,学习正确的动作姿势和用力方式,以免再次发生腱鞘损伤。
日常注意
无需手术的患者可开展居家治疗和护理,避免病情进展,注意劳逸结合。
短期内患处关节应避免再做诱发病变的动作,以免病情反复或恶化。
遵医嘱施行制动措施,佩戴支架或夹板。
积极配合理疗师的训练计划,开展相应的肌肉和关节训练。
如果患处关节病情仍未缓解或继续加重,应及时与临床医生沟通。
预防
预防腱鞘炎的关键之处,在于避免某处关节长时间进行重复的动作。
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或是对于某项体育运动有多么热爱,都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长时间重复某个单一动作。
工作间歇可以休息几分钟,舒张肢体,做一些放松运动,避免肌肉和关节过度紧张。
使用的办公设备最好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不会让人觉得难受。
从事体力工 我们,在上岗之前要有合理的培训,学习如何使用工具和科学用力,而不是一味蛮干。
参加运动之前要充分热身,运动之后要有一个缓冲过程,逐步放松。
如果某处关节既往发生过腱鞘炎或其他类型的损伤,更要注意保养,不要过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