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过敏性剑突
概述
剑突综合征( Xiphoid Process Syndrome ),指的是胸骨剑突软骨组织增生及其周围组织无菌性炎性病变所表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属于关节病的一种,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综合征。剑突为胸骨的尾部,在 30 岁以前多处于软骨阶段,此时一般不产生症状,所以本病多见于中年女性,尤其偏肥胖者。
剑突的骨化并不是到达中年以后才形成,而是从 3 岁就开始形成骨化中心。随着年龄增大,弹性越来越小,硬度却越来越大,一部分人便发展为不同程度的剑突综合征。
其症状多样,多数表现为上腹部上以剑突为中心的疼痛(心口位置),且与饮食有关,易与胃疼、心绞痛等症状混淆,突有明显压痛,可摸到肿大的剑突或可见剑突高突。
剑突综合征病程迁延,多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不自愈。本病确诊后可首先选择药物治疗,经 1 ~ 2 个疗程的封闭治疗,部分病人症状可缓解或可能治愈。对于病程较长或经封闭治疗效果差的病例,可选择手术切除剑突。
经久不愈会导致周围膈肌、腹膜以及神经的刺激症状。
症状
剑突综合征是指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其特点是疼痛出现与体位变化关系密切。此病多有上腹部局限压痛,加上人们对其认识不足,有时可能误认为“胃病”或其他内科疾病,但又缺乏消化系统症状(胃疼多为餐后阵发性疼痛)。
剑突综合征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不同程度的剑突部(心口位置)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饱餐及弯腰时明显。
咳嗽、打喷嚏、深呼吸时疼痛加重,偶可放射到心前区、上腹部或肩部。
缓慢起病,可间歇发作。
坐位弯腰时,剑突部疼痛。
剑突综合征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增生或向后成角的剑突刺激壁层腹膜及局部神经(主要为第 7 肋间神经)时,可引起上腹部及胸背部疼痛;
剑突为部分腹直肌的止点,又是膈肌的胸骨起点,当剑突周围有炎症膈肌受刺激时,通过膈神经的反射可引起肩部放射痛;
刺激脏层腹膜时,可通过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反射产生类似于胃痛、胆囊区疼痛的症状。
病因
剑突为胸骨的尾部,在 30 岁以前多处于软骨阶段。随着年龄增大,剑突会逐渐从软骨变成骨组织,弹性越来越小,硬度却越来越大,一部分人便发展为不同程度的剑突综合征。其发病机理可能是软骨增生并引起无菌性炎症,刺激周围软组织而发病。有文献报道,其与腹压增加,导致剑突翘起有关。
剑突综合征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病因不明。
哪些人容易患剑突综合征?
多见于肥胖者与中年女性。
就医
剑突综合征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加上人们对其认识不足,有时会误认为“胃病”或其他内科疾病。因此,如有上腹部局限压痛又缺乏消化系统症状,疼痛出现与体位变化关系密切,剑突有增大,压痛明显等情况,应考虑本病,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上腹部疼痛(胸口位置)、背部疼痛或疼痛放射到心前区、肩部。
有恶心、呕吐,饱餐及弯腰时明显,咳嗽、打喷嚏、深呼吸时疼痛加重。
坐位弯腰时,剑突部疼痛。
建议就诊科室
骨科
运动医学科
医生如何诊断剑突综合征?
与剑突的软骨转变为骨的变化有关,而且临床症状缺少特征性,所以诊断主要依赖于辅助检查,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最终得出诊断。
具体诊断方法:
症状与体格检查:发现上腹以剑突为中心疼痛,剑突有明显压痛,医生会用手去摸是否有肿大的剑突或可见剑突高突。
辅助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X 线检查看胸骨肋骨及心肺有无异常。
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有无病变。
化验检查,血沉及抗“ O ”是否正常,排除风湿性疾病。
病史排查:医生会问患者,是否有胸部外伤史,还会排除上腹腔内脏器病变,已经下胸部疾病,如干性胸膜炎、肋软骨炎、流行性胸痛等。
确诊:各种可能性都排除之后,最终得出诊断。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没有症状?严重程度如何?每次持续多长时间?已经出现了多久?
哪些情况下症状会缓解或加重?
有没有胸部外伤史?
平时工作压力大吗?工作性质?
平时是否有规律的体育运动?饮食方面有什么偏好?
在服用哪些药?
做过哪些治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什么原因导致剑突综合征?
需要做哪些检查可以确诊?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治疗?
需要治疗多长时间?
能治愈吗?会复发吗?
有并发症和后遗症吗?
治疗期间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剑突综合征病程迁延,持续时间一般较长,通常不能自愈。确诊后,可首选药物治疗。经 1 ~ 2 个疗程的封闭治疗,部分人的症状可缓解或可能治愈。对于病程较长或经封闭治疗效果差的病例,可选择手术切除剑突。
药物治疗
症状轻者可给消炎痛或扶他林等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口服,或局部外涂扶他林软膏。
症状重者可行剑突局部封闭,具体是将麻醉药物或激素注射到病变部位,症状可迅速缓解或消失,2 ~ 4 次多可治愈。
手术治疗
对于病程较长或经封闭治疗效果差的病例,可选择手术切除剑突。
疾病发展和转归
大部分病人症状可缓解或可能治愈,手术切除剑突者一般不再复发。
日常注意
剑突综合征病因不明,所以日常注意仅能从控制体重和增强自身免疫力入手。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注意减轻体重,保持匀称体型,以免增加剑突附近的压力。
适当锻炼,增强抵抗力。
预防
目前尚无预防措施。
感谢中日友好医院骨科博士研究生 龚龙医生 参与本文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