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是什么?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怎么办?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症状有哪些?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Chronic Suppurative Osteomyelitis)是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病情未能得到彻底控制,反复发作或是严重的开放性创伤演变而成

概述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Chronic Suppurative Osteomyelitis)是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病情未能得到彻底控制,反复发作或是严重的开放性创伤演变而成[1]。根据临床统计显示,近年来创伤性慢性骨髓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可能与公路网络不断延伸,交通事故数量增加有关。此外,发达国家的慢性骨髓炎发病率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得益于完善的急救措施,另一方面落后国家战乱、恐怖事件频发,严重创伤是慢性骨髓炎的重要致病因素[2]。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最主要的病因是身体其他部位的病原体,经血液循环散播形成骨髓炎后,迟迟未能治愈。近年来,大面积开放性创伤或医源性感染形成慢性骨髓炎的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1][3]。

临床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轻人群、男性、不注意人身安全、免疫力低下、伴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医疗条件落后、社会动荡暴力事件频发[2]。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在静止期往往没有全身性症状,仅表现为局部肿胀、变形,皮肤可能暂时愈合,但内部感染仍然存在。当人体免疫力降低时,感染又会扩散,引起全身性感染症状的急性发作[3]。

若是反复发作的重症患者,可能对病变肢体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严重危害,例如肌肉萎缩、骨骼畸形、关节挛缩僵硬[3]。

如果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迟迟未能治愈,或在大面积开放性创伤后形成慢性骨腔感染,患者应及时去综合性医院就诊,寻求骨科专家的诊治[3]。

临床医生通过仔细体检,了解病情进展过程,并结合病原学和影像学检查,即可得出诊断结论[3]。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以手术治疗为主,有骨组织坏死或不断有脓液流出的患者均需采取手术清除感染。医生在术前会进行充分的抗生素治疗,使手术部位达到足够的抗生素浓度。手术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是消除骨腔感染,去除坏死骨组织或异物,切除硬化的瘢痕,闭合伤口[3]。

患者应确保休息和营养,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家人可在医生指导下开展居家治疗[4]。

预防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关键是积极治疗急性骨髓炎,平时注意人身安全,免受创伤[1]

症状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有哪些症状?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在静止期往往没有全身性症状,症状仅局限于病变部位[3]:

局部肿胀;

肢体增粗或发生变形;

如果伤口长期不愈合,偶尔可排出坏死的骨组织;

有时表面的皮肤可能暂时愈合,但内部感染仍然存在。

当人体免疫力降低时,感染又会扩散,引起全身性症状的急性发作[3]:

感染部位红、肿、热、痛;

全身性感染中毒症状:发烧、寒颤。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

若是炎症反复发作的重症患者,可能对肢体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严重危害[3]:

肌肉萎缩;

病理性骨折;

骨骼畸形;

关节部位挛缩、僵硬。

病因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化脓性骨髓炎是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病变,包括骨膜、骨质、骨髓组织的感染性炎症[3]。如果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彻底,迁延不愈,或是发生严重的开放性创伤就很有可能演变成慢性化脓性骨髓炎[1]。

血源性感染: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最主要的病因[3]。

致病菌由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性病灶,经血液循环散播至骨骼,形成血源性骨髓炎;

创伤后感染:近年来,源于开放性创伤的患者不断增加[1]。

开放性创伤患者往往合并软组织损伤,易发骨内感染,形成创伤性骨髓炎;

骨科大型手术或植入外源性材料,都可能造成医源性感染。

绝大多数患者为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1]。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临床可能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具有相关性的危险因素包括[2]:

年龄:年轻人群;

性别:男性;

不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意识淡漠;

营养不足,免疫功能低下;

伴有糖尿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

医疗条件落后,救治不及时;

社会动荡,治安混乱,暴力或恐怖事件频发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迟迟未能治愈,或在大面积开放性创伤后形成慢性骨腔感染,患者应及时去综合性医院就诊,寻求骨科专家的诊治[3]。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迟迟未能治愈;

大面积开放性创伤后形成慢性骨腔感染。

就诊科室

骨科

医生如何诊断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临床医生通过仔细体检,了解病情进展过程,并结合病原学和影像学检查,即可得出诊断结论。

临床医生首先会仔细进行体检,观察患者体征,并了解病变的大致形成过程[3]。

实验室检查:取病变部位脓液,进行细菌检测、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3]。

影像学检查和窦道造影:了解病变的位置、范围、严重程度[3]​​​​​​​。

X 线检查;

CT 扫描。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症状是持续进展还是维持稳定?

症状是长期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

是否有坏死的骨组织从伤口排出?

能否具体描述症状达到怎样的严重程度?

除了现有症状,是否还伴有其他疾病?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造成目前的症状?

需要做哪些检测可以确诊?

感染是否会自行痊愈?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治疗之后能达到怎样的效果?

病情缓解之后是否还会复发?

今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以手术治疗为主,有骨组织坏死或不断有脓液流出的患者,均需接受手术清除感染。医生在术前会进行充分的抗生素治疗,使手术部位达到足够的抗生素浓度。手术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是消除骨腔感染,去除坏死骨组织或异物,切除硬化的瘢痕,闭合伤口[3]。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应该如何治疗?

下列患者需接受手术治疗[3]:

有骨组织坏死;

不断有脓液从伤口流出;

病情急性发作的患者不适合进行手术,需要先行抗生素治疗。

术前准备[1]:

根据药敏试验进行充分的抗生素治疗;

使手术部位达到足够的抗生素浓度。

清除病灶[1]:

病灶清除术:吸出脓液,清除坏死的骨组织、异物和炎性肉芽组织。

病灶切除术:不重要部位的慢性骨髓炎,如肋骨、腓骨等,可将病骨切除。

截肢术:应谨慎权衡,仅当发生下列情况时才会采取截肢治疗。

局部皮肤癌变;

骨骼彻底损毁;

局部感染非常严重,无法有效控制。

消除死腔与充填局部骨缺损:促进伤口愈合的关键[3]。

碟形术;

带蒂肌瓣填充术;

闭式抗生素灌洗疗法;

骨腔植骨术;

局部抗生素释放系统填塞骨腔。

日常注意

患者应确保休息和营养,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家人可在医生指导下开展居家治疗[4]。

遵医嘱定时换药,清洁手术部位周边皮肤,保持伤口通风、干燥,避免感染。

局部红肿、疼痛可采取冰敷,缓解症状,每天冰敷数次,每次 15 分钟左右。

由于患者手术部位疼痛,行动不便,照护者应每隔 2~3 小时协助患者改变卧姿。

患者需卧床休息,多喝水,以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主,戒烟戒酒,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每天的食物配比要保证含有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以满足人体所需。

家人和朋友应该多与患者交流、沟通,缓解其紧张情绪。

患者需定期复诊,便于医生监测病情变化情况,对治疗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

预防

预防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关键是积极治疗急性骨髓炎,平时注意人身安全,免受创伤[1]。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药品鉴别专家教你辨假药-假药药盒露出几个马脚

2023-8-29 23:23:44

药品

保泰松片的功效与作用-保泰松片说明书

2023-8-3 2: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