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向胸腰段脊髓供血的大根动脉缺血症候群主要是由于外伤、外科手术、肿瘤压迫以及动脉血液动力学障碍导致的供血不足。
本病患病率为 0.005%,发病趋势不详。
本病主要是由于外伤、外科手术、肿瘤生长后造成大根动脉压迫、下肢血栓后改变血流动力学而造成脊髓供血不足引起的。
本病主要症状为肚脐以下痛、温觉障碍、下肢麻木、跛行、肚脐以下瘫痪、大小便失禁、内脏功能紊乱等。
对于知晓明确病因的患者实行手术治疗方式,去除病因,对于手术困难的患者行支持疗法,延缓寿命,但是临床症状不可逆转,只能延缓症状的加重。
对于积极治疗且有明确病因的患者,手术治疗后休息一段时间即可恢复,手术休养期间会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对于没有积极接受治疗的患者最终会瘫痪,甚至可能因为脊髓瘫痪而死亡。
向胸腰段脊髓供血的大根动脉缺血症候群是一个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及生活质量的疾病,需要患者予以重视,积极治疗。
症状
肚脐以下感觉障碍、跛行、瘫痪、大小便失禁是向胸腰段脊髓供血的大根动脉缺血症候群最常见的症状,严重者可能由于脊髓休克造成死亡。
向胸腰段脊髓供血的大根动脉缺血症候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肚脐以下感觉障碍:肚脐以下感觉障碍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主要是肚脐以下痛温觉感觉障碍,下肢麻木、不再敏感。
大小便失禁:当大根动脉供血不足时会影响内脏的代谢功能,造成内脏代谢紊乱,其中最常见的症状是大小便失禁。
跛行:当大根动脉供血不足,造成脊髓缺血时会影响下肢血供,引起跛行。
腰背部持续隐痛:当大根部动脉供血不足的时候,腰背部神经血管得不到滋养,会造成腰背部持续性隐痛。
瘫痪:当向胸腰段脊髓供血的大根动脉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供血不足的时候,会引起缺血段以下部位的瘫痪。
向胸腰段脊髓供血的大根动脉缺血症候群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脊髓休克;
反复尿路感染。
病因
向胸腰段脊髓供血的大根动脉缺血症候群的主要病因是外伤、手术、肿瘤压迫或者下肢血管疾病引起的血流动力学障碍,造成脊髓缺血。
向胸腰段脊髓供血的大根动脉缺血症候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外伤:当胸腰段受到车祸或者重物砸伤后,损伤大根动脉,造成大根动脉缺血,导致供血不足,是本病最常见的原因;
手术后误伤:在进行脊髓手术治疗或者胸腰段手术治疗的时候损伤了大根动脉,造成供血不足;
胸腰段及内脏的肿瘤压迫:当大根动脉、髂腰间动脉、肋间动脉肿瘤或者腹膜后肿瘤增长,压迫大根动脉时,也会造成供血不足;
血管疾病:血管硬化或者血栓,改变血流动力学,会造成向胸腰段脊髓供血的大根动脉供血不足。
哪些人容易患向胸腰段脊髓供血的大根动脉缺血症候群?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本病:
没有定期体检的患者。
有腹腔肿瘤不自知或不重视的患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肚脐以下感觉障碍、麻木、不敏感
不明原因的跛行
有胸腰段肿瘤或者内脏肿瘤
腰背部持续隐痛
肚脐以下肢体无法动
反复尿路感染
大小便失禁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知道有腹腔肿瘤或者胸腰段肿瘤的患者突然晕倒时
瘫痪
建议就诊科室
血管外科
骨科
普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向胸腰段脊髓供血的大根动脉缺血症候群?
当医生怀疑是向胸腰段脊髓供血的大根动脉缺血症候群时,医生通常会询问病史,进行视诊和触诊,然后进行脊柱 X 线平片、MIR 影像学检查、血管造影、腰穿等检查,并与急性脊髓炎、脊髓肿瘤、脊髓多发性硬化、格林-巴利综合征进行鉴别诊断,最终得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询问病史:医生对患者进行病史询问,了解患者是否曾经有过胸腰手术的病史、近期是否有过外伤,其目的是了解患者的病史,其意义是更好的对疾病进行诊断,有利于其他疾病的排除。
视诊:医生的患者进行视诊,其目的是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其意义是观察患者病情的严重性。
触诊:医生手部消毒后,对患者的腰部进行触诊,其目的是了解患者是否有脊柱肿瘤的发生,了解患者四肢的痛温觉敏感性,其意义是了解病因,便于对疾病进行确诊。
脊柱 X 线平片:其目的是从影像学角度了解脊柱的情况,其意义是判断脊柱是否有肿瘤生成,便于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MIR 影像学检查:其目的是从影像学角度了解脊柱、内脏神经以及血管的情况,其意义是了解患者是否有大根动脉肿瘤、肋间血管肿瘤、髂腰间动脉肿瘤和腹膜后肿瘤。
血管造影:施行血管造影,其目的是了解患者体内血管走形情况,其意义是了解患者血管是否有血栓、血管瘤形成。
腰穿:其目的是了解脑脊液的透彻性及压力,其意义是对少数患者会出现脊髓水肿的现象进行诊断。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近期是否发生过车祸?
下肢麻木及痛温觉感觉障碍多久了?
如今这些症状的发生是否有诱因的存在?如当情绪过于激动时是否会有站立不稳、肢体发麻的情况?
是否曾经做过脊髓的手术?
(如果是女性)是否经期不准?是否得过阴道炎?
多产时间体检 1 次?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这种疾病会影响我的寿命吗?
该如何治疗这种疾病?
治疗费用是否高昂?有哪些药物是可以医保报销的?
治疗
以手术切除为主,可以口服中药健脾益气、活血化瘀。
药物治疗
中药治疗:部分患者可以进行中药治疗,中医中药对缓解症状、提高免疫力有一定作用,注意必须要在正规中医院和研究院所的医生指导下遵医嘱用药。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对于有明确病因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目的是解除肿瘤压迫,或解除由于之前的手术误伤或外伤造成的大根动脉供血不足,其意义是使病因得到彻底的治疗,使患者病情更好的恢复。
其他治疗方法
支持疗法:对于病因不明确、肿瘤所在位置刁钻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可以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的摄入,可以食用海参进行温补,提高免疫力。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本病可致使患者瘫痪,甚至是引起脊髓休克,最终引起患者死亡,对患者的生活和寿命存在巨大的影响。
若经过正规治疗后,肿瘤切除完整、去除病因,患者病情可治愈,预后较好,对寿命及生活质量均没有影响。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护理注意事项:用清洁纱布盖在伤口处,保护创面,同时防止伤口感染。术后若有感染发生,可以遵医嘱适当口服或者静脉注射抗生素(如头孢类,具有抗感染作用)。
定期复查:半年需要到医院复查 1 次,进行脊柱 X 线平片和 MIR 检查,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病因是否去除、肿瘤是否再度增长。
饮食:
若为手术患者(本病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术后 6 小时内禁食禁水,12 小时后可以少量饮水,第 2 天可正常饮食,饮食以清淡为主,少油少盐;
若为普通患者(肿瘤生长部位刁钻不好施行手术者或者身体情况不允许施行手术者),减少辛辣刺激性食品的摄取,如烟酒、海鲜等,饮食清淡,减少油炸等垃圾食品的食用,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如鱼肉),增加高维生素食物的摄取,多吃水果与蔬菜。
运动:
若为手术患者,术后需要卧床休息,10~14 天可以出院;
若为非手术患者,可适当加强体育锻炼,活动内容与活动次数适合自己为宜。
其他:患者需要保持良好心态,积极治疗,本病的预后较好。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每半年进行 1 次体检,发现肿瘤的患者若无肿瘤压迫症状的发生,不必惊慌,可以每 3 个月进行体检 1 次,观察肿瘤是否长大、是否有破裂危险、是否有恶变的威胁,再进行进一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