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附睾炎是什么?急性附睾炎怎么办?急性附睾炎症状有哪些?

急性附睾炎,是一种阴囊内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大部分病原菌来自于周围其他泌尿生殖系统的感染,病程多小于 6 周。在 1000 例男性中每年约有 3~7 例会发生附睾炎。急性附睾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男性人群,在进入青春期后发病率明显上升。急性附睾炎,是由病原体(侵入人体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感染引起的附睾炎症反应,病原体主要来源于引起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如沙眼衣原体)和肠道细菌,而结核杆菌则较少见。其他非感染性病因包括尿液反流、自身免疫病。20~40 岁的青壮年、高危性行为、尿路感染、尿路手术导致的损伤是本病的危险因素。本病无分型分期。单侧睾丸感觉疼痛、肿胀是急性附睾炎的主要症状,还可能伴有发烧、寒战等全身性症状。急性附睾炎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旨在于清除感染、降低复发风险,并缓解疼痛症状。只要及时诊治,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只有病情非常严重的患者才需要切除部分附睾或睾丸。如果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急性附睾炎的感染会越发严重,形成脓肿、发生脓肿破溃,甚至演变为慢性附睾炎。如附睾和睾丸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甚至会影响男性生育功能。预防急性附睾炎的关键是保持尿道部位的清洁、卫生,避免高危性行为,做好保护措施,减少性病感染风险。

概述

急性附睾炎,是一种阴囊内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大部分病原菌来自于周围其他泌尿生殖系统的感染,病程多小于 6 周。

在 1000 例男性中每年约有 3~7 例会发生附睾炎。急性附睾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男性人群,在进入青春期后发病率明显上升。

急性附睾炎,是由病原体(侵入人体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感染引起的附睾炎症反应,病原体主要来源于引起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如沙眼衣原体)和肠道细菌,而结核杆菌则较少见。其他非感染性病因包括尿液反流、自身免疫病。20~40 岁的青壮年、高危性行为、尿路感染、尿路手术导致的损伤是本病的危险因素。

本病无分型分期。

单侧睾丸感觉疼痛、肿胀是急性附睾炎的主要症状,还可能伴有发烧、寒战等全身性症状。

急性附睾炎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旨在于清除感染、降低复发风险,并缓解疼痛症状。只要及时诊治,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只有病情非常严重的患者才需要切除部分附睾或睾丸。

如果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急性附睾炎的感染会越发严重,形成脓肿、发生脓肿破溃,甚至演变为慢性附睾炎。如附睾和睾丸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甚至会影响男性生育功能。

预防急性附睾炎的关键是保持尿道部位的清洁、卫生,避免高危性行为,做好保护措施,减少性病感染风险。

症状

患侧睾丸疼痛、肿胀是急性附睾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几乎所有的急性附睾炎患者都是单侧发病。随着病情进展,还可能引发尿痛、尿频、尿急,以及发烧、寒战。若未能及时治愈,感染会越发严重,形成脓肿、发生脓肿破溃,甚至演变为慢性附睾炎。若附睾和睾丸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甚至会影响男性生育功能。

急性附睾炎会引起哪些症状?

急性附睾炎患者的常见症状包括:

疼痛:患侧睾丸疼痛,并可能向腹股沟及腰部辐射;

肿胀:病变附睾出现肿胀增粗、明显压痛;

泌尿系统症状:引起其他泌尿系统症状,如尿痛、尿频、尿急等;

全身不适:如发烧>38.5 摄氏度、寒战。

急性附睾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急性附睾炎必须及时诊治,若任其进展,将造成严重的危害。

常见并发症包括:

脓肿:感染加重可形成脓肿,进而可能发生脓肿破溃;

慢性附睾炎:迁延不愈可演变为慢性附睾炎;

影响男性生育功能:长期的感染和炎症可诱发附睾管道狭窄或闭塞,影响男性生育功能;

男性不育症:若双侧附睾均发生损害,则可能导致男性不育症;

附睾睾丸炎:若蔓延至睾丸,形成附睾睾丸炎,则会进一步损害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激素的功能。

病因

急性附睾炎最主要的病因是病原体(即侵入人体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感染,病原体主要来源于沙眼衣原体等可引起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大肠杆菌等肠道细菌,以及肺炎支原体等引起呼吸道、口腔等全身其他部位感染的病原体,而结核杆菌较少见。其他非感染性病因可包括尿液反流和自身免疫病。

急性附睾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病原体感染:绝大多数急性附睾炎是由病原体感染所致,一般认为病原体首先侵犯泌尿系统,导致尿道炎、膀胱炎或前列腺炎;随后穿过淋巴系统或经输精管侵入附睾及睾丸。

最常见的引起急性附睾炎的病原体包括:

引起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如沙眼衣原体、淋球菌等。

肠道细菌,如大肠杆菌等。

引起呼吸道、口腔咽喉感染或全身性感染的病原体,如肺炎支原体、肠病毒、腺病毒、腮腺炎病毒等。

非感染性因素:非感染性因素也可能引发急性附睾炎。

无菌性尿液反流:此类患者的尿路结构存在先天性缺陷,或由于尿道手术、留置导尿管造成尿道损伤。

自身免疫病:此类患者的免疫系统出现功能异常,会攻击自身组织和细胞,如白塞病综合征、结节病。

特发性急性附睾炎:有少数患者病因不明,属于特发性急性附睾炎。

哪些人容易发生急性附睾炎?

有如下不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急性附睾炎:

20~40 岁的青壮年:约占总发病人群的 70%,中、老年男性发病率较低。

伴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急性附睾炎:

高危性行为:多性伴或男男同性性行为过程中未使用安全套;

尿路感染史:尤其是反复发生尿路感染者;

尿路结构存在先天性缺陷或曾经受到损伤。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当患者发现睾丸部位疼痛、肿胀,或出现其他泌尿系统症状,请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出现高烧、寒战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急性附睾炎?

当医生怀疑为畸形附睾炎时,一般首先会询问病史(包括患者既往病史和治疗史、近期性生活情况,以及是否生育后代),随后医生将通过一系列检查来鉴别病因,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最终得出确诊结果。

具体相关检查:

身体检查:检查阴囊、睾丸、腹股沟等处是否存在肿块、疼痛或压痛,以此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急性附睾炎的常见症状;若医生认为病情可疑,还可能进行直肠指检。

血常规检查:检查各类血细胞的大小、形状和数量以及血红蛋白浓度,其作用为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贫血或感染。

血生化检测:测定各项生化指标,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感染和炎症反应,肾功能是否正常。

尿液检查:鉴别是否存在血细胞、癌细胞或病原体感染。

中段尿培养/药敏试验:寻找病原体并测定其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以便制定抗感染用药方案。

影像学检查:通过超声观察附睾与睾丸肿胀程度及炎症范围,并检查周边的脏器是否受到影响。

医生可能会问哪些问题?

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症状的?

目前症状严重到什么程度了?

在什么情况下,症状会减轻或加重?

近期是否还发生过其他疾病?是否接受过治疗?效果如何?

是否已经结婚?是否生育后代?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这个症状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病情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

是否还会出现其他严重的并发症?是否会影响生育?

您推荐采用什么治疗方案?是否还有其他替代方案?

需要服药多久才能治愈?

日常生活和饮食应注意哪些方面?

治疗

急性附睾炎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旨在清除感染,降低复发风险,同时缓解疼痛症状。只要及时诊治,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

药物治疗

抗生素:如口服复方磺胺甲恶唑、喹诺酮类或四环素等,这些药物可杀灭细菌及其他病原体,彻底清除感染。如果初始方案效果欠佳,医生会根据尿培养的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方案。若患者感染严重,伴有剧烈疼痛或高烧,则需要住院治疗,静脉滴注抗生素。

镇痛药物:通常口服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此类药物是为了缓解炎症反应引发的疼痛。假如患者疼痛严重,医生还可能会在阴囊部位局部注射吗啡、哌替啶等镇痛剂。

手术治疗

附睾或附睾/睾丸切除手术:此类手术的目的是去除已经梗死的附睾组织或形成严重脓肿的附睾睾丸,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彻底缓解患者症状。适用于极少数药物治疗无效、反复发作的难治性急性附睾炎患者。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接受正规治疗,通常情况下,急性附睾炎的症状大约需 2 周才会逐步消退,附睾和睾丸可能需要 4 周或更长时间才会恢复至正常状态。

如果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感染会越发严重,形成脓肿或演变为慢性附睾炎;若附睾和睾丸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甚至会影响男性生育功能。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抗感染用药注意事项:治疗过程中必须遵医嘱,每天坚持足量服药,不要漏服,更不要擅自减量用药。短期抗生素治疗一般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出现皮疹、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肠胃不适、高热加剧等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复查:若用药 5~7 天后未见明显效果,有必要前往医院复查,以便于医生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用药方案。此外,患者还有必要在抗生素疗程结束后,去医院复查,医生通过影像学检查和验血、验尿,评判体内炎症和感染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饮食:确保均衡、充分的营养,每日补充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食谱中应包含水果、蔬菜、蛋类、鱼类、瘦肉、乳制品、全谷物。服药治疗期间应多喝水,多排尿。忌食辛辣刺激类食物。

运动: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当全身肌肉用力时可能造成疼痛加剧,患者在病愈之前最好休息静养。在彻底治愈前,还应该限制性生活,既防止症状加重,也防止病原体在性伴侣之间交叉传播。

其他:勤换内裤,保持尿道部位的清洁、干燥,以免出现继发性感染。使用阴囊托支撑,抬高睾丸位置或在阴囊部位进行冰敷或热敷,可以缓解肿胀和疼痛。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包括:

规范日常行为,避免多性伴,避免高危性行为。

男男同性性行为务必使用安全套,降低性接触过程中的感染风险。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上厕所前、后都要洗手。

不要穿过于紧身的衣服,最好选择宽松的棉质衣物,以利于通风透气。

勤洗澡、勤换内裤,保持尿道周围清洁。

泌尿生殖系统一旦发生感染务必及时就医,切勿因讳疾忌医而导致病菌蔓延。

与患者密切接触者,尤其是性伴侣,也有必要及早接受检查。如果发现有泌尿生殖系统或其他部位的感染,也应该尽快开始抗感染治疗。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预防或降低发病风险:

每天坚持锻炼,可以选择游泳、慢跑、羽毛球等中强度有氧运动,每次运动时间总长至少要达到 30 分钟,期间可适当休息。

戒烟、限酒:吸烟、酗酒都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故应拒绝吸烟、避免吸入二手烟的烟雾,每日饮酒不要超标,约为 300 毫升啤酒或 100 毫升红酒或 30 毫升白酒。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谷丙甘氨酸胶囊的功效与作用-谷丙甘氨酸胶囊说明书

2023-8-3 7:57:52

药品

舒咳枇杷糖浆(白云山)的功效与作用-舒咳枇杷糖浆(白云山)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