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是什么?前列腺癌怎么办?前列腺癌症状有哪些?

前列腺位于膀胱下方,直肠前方。前列腺后部有精囊,尿道从前列腺中央穿过,将精液和尿液排出体外。前列腺的大小会随着年龄发生变化,年轻男性的前列腺如核桃一般大小,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也可能逐渐变大。当前列腺中的细胞生长失去控制时,就会发生前列腺癌。绝大多数前列腺癌都是腺癌,其他可能的类型包括神经内分泌瘤、移行细胞癌、肉瘤等。前列腺癌可能由前列腺上皮内瘤变(PIN)或前列腺炎症性萎缩后增生发展而来,但并非所有病变都会变成癌症,很多有病变的男性终身都未发生前列腺癌。超重、不健康饮食、吸烟、输精管切除术都可能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生风险。如果家里父亲或兄弟有前列腺癌,个体发生前列腺癌的风险也会更高。前列腺癌是我国男性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2018年预估的前列腺癌新发病例为6.03万例,死亡2.66万例。早期前列腺癌基本没有任何症状,因此,绝大多数前列腺癌都是在筛查中发现的,常见的筛查手段包括直肠指检和抽血检查PSA(前列腺特异抗原)。随着疾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小便异常、尿中带血或精液中带血、勃起功能障碍等。医生主要通过活检病理确诊前列腺癌。前列腺癌的治疗主要取决于癌症的类型和分期。如果患者的前列腺癌生长极为缓慢,医生可能不进行治疗,只采取观察等待。早期患者可通过手术、放疗,不能手术的患者可采用激素治疗、化疗、免疫治疗等。前列腺癌即便发生淋巴结或附近组织的转移,经过规范治疗,5年生存率也可接近100%。因此,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是关键。目前没有明确能预防前列腺癌的方法。在前列腺癌的风险因素中,例如年龄、人种和家族史等,是无法人为改变的。但通过健康饮食、规律运动等,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生风险。

概述

前列腺位于膀胱下方,直肠前方。前列腺后部有精囊,尿道从前列腺中央穿过,将精液和尿液排出体外。前列腺的大小会随着年龄发生变化,年轻男性的前列腺如核桃一般大小,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也可能逐渐变大。

当前列腺中的细胞生长失去控制时,就会发生前列腺癌。

绝大多数前列腺癌都是腺癌,其他可能的类型包括神经内分泌瘤、移行细胞癌、肉瘤等。

前列腺癌可能由前列腺上皮内瘤变(PIN)或前列腺炎症性萎缩后增生发展而来,但并非所有病变都会变成癌症,很多有病变的男性终身都未发生前列腺癌。

超重、不健康饮食、吸烟、输精管切除术都可能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生风险。如果家里父亲或兄弟有前列腺癌,个体发生前列腺癌的风险也会更高。

前列腺癌是我国男性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2018年预估的前列腺癌新发病例为6.03万例,死亡2.66万例。

早期前列腺癌基本没有任何症状,因此,绝大多数前列腺癌都是在筛查中发现的,常见的筛查手段包括直肠指检和抽血检查PSA(前列腺特异抗原)。

随着疾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小便异常、尿中带血或精液中带血、勃起功能障碍等。

医生主要通过活检病理确诊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的治疗主要取决于癌症的类型和分期。如果患者的前列腺癌生长极为缓慢,医生可能不进行治疗,只采取观察等待。早期患者可通过手术、放疗,不能手术的患者可采用激素治疗、化疗、免疫治疗等。

前列腺癌即便发生淋巴结或附近组织的转移,经过规范治疗,5年生存率也可接近100%。因此,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是关键。

目前没有明确能预防前列腺癌的方法。在前列腺癌的风险因素中,例如年龄、人种和家族史等,是无法人为改变的。但通过健康饮食、规律运动等,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生风险。

症状

前列腺癌有哪些症状?

早期前列腺癌基本没有任何症状,因此,绝大多数前列腺癌都是在筛查中发现的。

随着前列腺癌进展,患者可能出现下列情况:

小便异常:包括排尿困难、小便变细、尿频,频繁起夜。

尿中带血或精液中带血。

勃起功能障碍(俗称阳痿)。

胸部、背部和臀部疼痛。

下肢麻木或无力。

大小便失禁:主要是由于肿瘤压迫到膀胱或直肠导致的。

病因

前列腺癌的病因是什么?

目前尚未弄清前列腺癌的病因,但癌症的发生与基因突变有关,这类基因被叫做致癌基因。这些致癌基因有的是能遗传的,有的则是后天导致的。

与前列腺癌发生相关的遗传性基因

约10%的前列腺癌与遗传有关,可遗传的致癌基因包括:

BRCA1和BRCA2:BRCA全称叫做乳腺癌易感基因,男性如果存在这类突变,更易发生前列腺癌。

CHEK2、ATM、PALB2和RAD51D:这类基因与DNA修复相关,一旦发生突变,可能导致某些特定类型的前列腺癌。

DNA错配修复基因(例如MSH2、MSH6、MLH1和PMS2):这类基因异常会导致结直肠癌、前列腺癌发生风险增加。

RNASEL:这是一个抑癌基因,一旦发生突变,可能会发生前列腺。

HOXB13:这是一个与前列腺发育相关的基因,携带这一基因突变的人群,可能很早就发生前列腺癌。

与前列腺癌发生相关的非遗传性基因

后天的基因突变是由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引起的,不会遗传。

目前尚不清楚前列腺相关基因有哪些,但已发现雄激素水平过高,会促进前列腺细胞生长,与前列腺癌的发生有关。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过高,也可能导致前列腺癌的发生。医生推测,这些因素都会通过某些机制,引起DNA损伤及突变,从而导致前列腺癌发生。

哪些容易得前列腺癌?

尽管前列腺癌的病因尚未明确,但已明确一些因素会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有这些风险因素,也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得前列腺癌,不必过于恐慌。

目前已明确的风险较高的人群包括:

老年:不到40岁的男性中很少发生前列腺癌,但50岁后,前列腺癌的发生风险就会明显升高,近60%的前列腺癌发生在超过65岁的男性中。

人种:非裔美国人的发生风险较高,亚裔相对没那么高发。

地域:北美、西欧、北欧、澳大利亚等国的发病相对高,亚洲、南美的发病相对较低。

家族史:如果父亲或兄弟患有前列腺癌,个体发生前列腺癌的风险会增高1倍以上。

携带某些基因:有BRCA等基因突变的患者,发生前列腺癌的风险更高。

饮食:大量进食红肉、过度补钙,都可能会增加前列腺癌风险。

超重或肥胖:这类男性前列腺癌的发生风险也更高,前列腺癌患者中,肥胖患者死亡率也更高。

吸烟:吸烟可能会增加前列腺癌患者的死亡风险。

接触有毒物质:之前发现,一种剧毒除草剂(橙剂)可能导致前列腺癌发生。

前列腺炎:长期的前列腺炎可能会前列腺癌发生风险。

性传播疾病:淋病、衣原体感染等性传播疾病,也可能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生风险。

输精管切除术:进行过该手术后的男性,前列腺癌的发生风险可能增高。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排尿出现问题,或是不明原因下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可到医院进行检查。

由于前列腺癌的诊断、治疗都需要很高的专业技能,普通泌尿科医生和肿瘤医生在对前列腺癌癌的认识方面,以及治疗方式的规范化、技能熟练度方面,有一定区别。

所以,推荐前列腺癌患者在选择就诊医院及科室方面,优先选择肿瘤专科医院的泌尿肿瘤科室,或者综合性医院的泌尿肿瘤科室。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

肿瘤科

医生如何诊断前列腺癌?

绝大多数前列腺癌都是筛查发现的,常见的筛查手段包括直肠指检和抽血检查PSA(前列腺特异抗原)。如果筛查结果提示前列腺癌可能性大,医生可能行进一步的检查。

除了询问病史,医生的诊断手段主要包括:

直肠指检(DRE):在进行该检查时,医生会戴上手套,润滑手指后从肛门插入直肠,向前触摸前列腺,了解前列腺上是否有肿块,以及肿块位于前列腺的哪一侧。

血PSA水平:PSA是前列腺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常主要在精液中,血液中也有少量。大多数无前列腺癌的男性,血清PSA水平低于4 ng/mL。当发生前列腺癌时,前列腺导管受到破坏,PSA释放入血中,导致抽血检查时PSA水平升高。如果PSA水平超过10 ng/mL,则患前列腺癌的机会超过50%。

活检病理:进行该检查时,医生可能在直肠超声(TRUS)或磁共振(MRI)引导下,用空心针抽取一部分前列腺组织,并在显微镜下寻找癌细胞。穿刺活检是确诊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

基因检测:怀疑有家庭遗传性前列腺癌的人群,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基因检测,检测BRCA等基因。

影像学检查:在进行活检时,医生通常会通过直肠超声或磁共振引导穿刺。对于怀疑有转移的患者,医生可能会进行CT、骨ECT、PET-CT等检查。

淋巴结活检:通过该检查能帮助医生明确是否有淋巴结转移。

治疗

前列腺癌的治疗主要取决于癌症的类型和分期。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类。

观察等待

有一部分前列腺癌生长非常缓慢,对于这部分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先观察。需要注意的是,观察等待并非什么也不做。在这期间,医生会进行检查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

通常情况下,患者每6个月需要进行1次抽血检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至少每年1次行异常直肠指检(DRE)。每1~3年需要进行1次前列腺活检和影像学检查。

一旦检查发现癌症进展速度加快,医生会停止观察,进行治疗。

手术

对于没有发生转移的前列腺癌,手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方式。手术方式包括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或机器人手术。

常用的术式包括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会阴前列腺根治术、腹腔镜前列腺切除、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等。

在这些术式中,最常用的是前列腺癌根治术。在这种手术中,医生会切除整个前列腺,以及前列腺周围的一些组织。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不太常用,只是在晚期患者中,用作缓解症状。

放疗

放疗能够通过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对于早期前列腺癌,放疗的治愈率与根治术不相上下。对于晚期患者,放疗也可用于转移灶的治疗。

前列腺癌治疗常用的放疗包括两种方式:

外照射(EBRT):可用的照射方式包括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疗(IMRT)、立体定向放疗(SBRT)等。除了这些传统的光子放疗,医生也可能会采用先进的质子放疗来进行外照射。

近距离放疗(也称为植入或组织间质放疗):这种放疗通过细管等装置,将放射性粒子放入前列腺中杀死癌细胞。这种放疗主要适用于生长缓慢的早期前列腺癌。

冷冻疗法

冷冻疗法能够“冻死”癌细胞,属于消融治疗。这种治疗主要适用于放疗后复发的前列腺癌患者,在临床上,对于之前从未进行治疗的患者,医生通常不会选择这种疗法。

激素治疗(内分泌治疗)

这类治疗也被称为雄激素抑制疗法。

雄激素能够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生长。人体内的雄激素主要为睾酮和双氢睾酮(DHT)。

激素治疗主要适用于:

癌症已经发生转移,不适合手术和放疗的晚期患者。

手术或放疗后,仍然残留有前列腺癌细胞或是术后/放疗后复发的患者。

对于复发风险较高的患者,与放疗联合使用。

在放疗前使用激素治疗,加强放疗疗效。

临床上目前常用的前列腺癌激素治疗包括以下几类:

降低睾丸雄激素水平的治疗

睾丸切除术:又称为手术去势,即通过手术切除睾丸,降低雄激素水平。

LHRH(黄体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包括亮丙瑞林、戈瑟瑞林、曲普瑞林、Histrelin等。

LHRH(黄体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作用效果类似于LHRH激动剂,但它可以更快地降低睾丸激素水平,常用的药物包括地加瑞克等。

降低肾上腺雄激素水平的治疗:除了睾丸,人体还有其他部位能够产生雄激素,因此也需要药物进行拮抗。阿比特龙就属于这类药物。

拮抗雄激素作用的药物:

抗雄激素类药物:这类药物也称为雄激素受体拮抗剂,包括氟他胺、比卡鲁胺、尼鲁米特等。

新型雄激素受体拮抗剂:包括恩杂鲁胺、apalutamide、darolutamide等,它们疗效更佳。

其他抑制雄激素的药物:临床上之前曾使用雌激素作为治疗,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了。

需要注意的是,仅凭激素治疗无法治愈前列腺癌,该治疗通常会与其他疗法联合。

化疗

化疗药物可以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其生长。化疗药物可以口服或者通过静脉使用。化疗主要用于已发生转移且激素治疗失效的前列腺癌。目前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

多西他赛

卡巴他赛

米托蒽醌

雌莫司汀

对于前列腺癌,通常都是单药化疗,最常使用的是多西他赛,目前医生也会尝试化疗联合激素治疗。

免疫治疗

免疫疗法能够影响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从而更有效地识别和杀死癌细胞。前列腺癌中可用的免疫治疗包括:

癌症疫苗:Sipuleucel-T(Provenge)就是专门用于治疗前列腺癌的癌症疫苗,主要用于激素治疗失效后的晚期前列腺癌。传统的疫苗是用于增强免疫系统预防感染。癌症疫苗则是帮助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癌症疫苗是针对患者个人的定制治疗,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系统不攻击人体自身是因为有一类“开关”存在,它们被称作免疫检查点。癌细胞“聪明”地利用这类开关,逃脱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针对这类“开关”起作用,主要用于化疗失败后的患者。目前常用的是帕博利珠单抗。

及时有效治疗是关键

早期前列腺癌患者,经过有效治疗,5年生存率接近100%。即便有了区域转移(转移到淋巴结或附近组织),经过正规治疗后,5年生存率也接近100%,可是一旦癌细胞发生了远处转移,5年生存率就会下降到30%左右,。因此,对于前列腺癌患者,及早发现,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日常注意

前列腺癌患者的在日常注意生活中,需要注意:

规律随访

治疗后的随访非常重要。随访不仅能帮助医生了解疗效,还能及时发现复发。

即便是已经治愈的患者,癌症也有可能复发,少数患者还可能发生第二种肿瘤。因此,患者一定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规律进行随访复查。

前列腺癌患者随访的检查为抽血查PSA,未切除前列腺癌的患者,随访时需要进行直肠指检。

规律运动

规律锻炼身体的男性,不止前列腺癌发生风险更低,即便患了前列腺癌,死亡风险也更低。

保持健康体重

超重或肥胖的前列腺癌患者死亡风险更高,因此,减重并维持在健康体重,对于前列腺癌患者很重要。

戒烟

抽烟能够增加包括前列腺癌在内的多种癌症的发生风险。前列腺癌患者应当戒烟。

寻求情感支持及生活帮助

发生癌症,会对患者的情感产生巨大冲击,患者如果因此产了负面情绪,可以多与家人沟通或是咨询相关领域的医生。

同时,前列腺癌及其治疗会影响患者的性生活。有这方面需要的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寻求帮助。

预防

目前没有明确能预防前列腺癌的方法。在前列腺癌的风险因素中,例如年龄、人种和家族史等,是无法人为改变的。但通过下面这些行为,还是能对前列腺癌起到预防作用的。

健康饮食:多吃某些蔬菜(包括西红柿、西蓝花、豆类等)或鱼类,能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生风险。

适度运动:定期运动的男性发生前列腺癌的风险更低,说明运动还是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的。

保持健康体重:对于超重或肥胖人群,减重至正常范围,能降低前列腺癌患者的死亡风险,还可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不要过度补钙。

维生素E等:服用维生素E或硒补充剂等,可能能够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生风险。

某些药物:5-α还原酶抑制剂能用来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生风险。阿司匹林也被发现能够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生风险。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玉屏风颗粒(中国药材)(德众)的功效与作用-玉屏风颗粒(中国药材)(德众)说明书

2023-8-3 0:11:30

药品

盐酸羟苄唑滴眼液的功效与作用-盐酸羟苄唑滴眼液说明书

2023-8-2 23: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