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弱精症,精子活力低下
概述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精液分析手册(第五版)的标准:患者的精子浓度正常,但精子活动力下降,即射精后 1 小时内,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PR) 少于 32%,或精子总活力(PR+NP)少于 40%,即可称之为弱精子症。
大约 15% 的夫妇结婚后存在不孕不育症,约 50% 的不孕不育夫妻中存在男性精液质量异常。因男性因素导致女方不孕称为男性不育症,男性不育症中以少弱精子症多见,其中以弱精子症为主。
弱精子症既可能与感染、内分泌激素水平、精索静脉曲张、遗传及先天性不足、免疫因素及其他因素(如微量元素缺乏等)有关,也可能与不良生活习惯、心理压力过大等生活因素有关,还可能与化学辐射、污染加剧等环境因素有关。
精液中的精子总体运动能力下降偏弱,表现为相关精液常规指标的异常,以不育为主要临床表现。
弱精子症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
该病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不育正是婚姻和家庭能否幸福的主要因素,甚至可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若疗效欠佳,大多数患者最后都需要求助辅助生殖技术。
症状
男性不孕是该疾病最主要症状及导致的主要危害。育龄夫妻在婚后持续 1 年以上同居生活,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主要由男方原因造成女方不孕的情况,可称之为男性不育。不育症男性患者无较为明显的症状,绝大部分患者在通过精液质量检查后,才能够观察到其精子的质量存在异常情况,其中一种表现就是弱精症。
病因
既可能与感染、内分泌激素水平、精索静脉曲张、遗传及先天性不足、免疫因素及其他因素(如微量元素缺乏等)有关,也可能与不良生活习惯、心理压力过大等生活因素有关,还可能与化学辐射、污染加剧等环境因素有关。
弱精症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感染因素:由睾丸生产,在附睾中成熟和贮存,睾丸和附睾结构和功能正常,是精子形态和功能成熟,以及运动能力和受精能力形成的必备条件。当性腺和附属性腺,如前列腺、精囊及尿道球腺受到微生物侵袭,必然导致其结构和功能异常,进而影响到精子的产生和成熟,以及获得能力的环境,导致弱精子症。
内分泌因素:男子正常的生精功能,不仅需要有正常的生殖腺体和附属性腺参与调节,分泌激素腺的性腺轴:下丘脑—垂体—性腺激素调节轴的功能也必须正常。这一性腺轴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精子的生成和活动能力,因此激素分泌和调节功能是弱精子症患者的必查项目。
精索静脉曲张:阴囊的温度比人体内部大约低 1.5~2 ℃,正常睾丸处于低温环境之中,才能生成正常的精子。精索静脉发生曲张后,曲张的静脉内必然出现血液淤积,这往往导致两个明显的结果:一是睾丸局部温度增高,二是促使血管活性物质增加。这两种病理结果都可能使睾丸的生精环境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精子活动力下降。
遗传和先天性不足因素:常染色体异常和先天发育不足,如睾丸先天性不发育、发育不全或者隐睾等,都可能导致弱精子症甚至少弱畸形精子症。
免疫因素:正常精浆中含有起免疫保护作用的细胞因子,这些免疫因子的存在和正常发挥作用,有利于精子的发生、生长和成熟。当机体受到损害,如血睾屏障受损,正常情况下不出现的物质入侵基于免疫应答反应,机体就会产生抗精子抗体,进而影响精子的生成和活动力。
其他因素:如鞘膜积液,微量元素缺乏或代谢紊乱,长期暴露在 X 线、热辐射、化学毒品等污染的环境中,以及食品卫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均可导致精子质量下降,精子活动力减弱。此外,肥胖和一些药物,如某些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也会导致弱精子症。
哪些人容易患弱精症?
有家族史者;
既往有睾丸附睾炎、腮腺炎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
激素分泌功能紊乱者;
染色体异常者;
精索静脉曲张及鞘膜积液的患者;
长期微量元素缺乏或代谢紊乱的患者;
工作长期暴露在x射线、热辐射、化学毒品等污染的环境中的人群;
有食品卫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患者;
肥胖者;
长期服用特殊药物者;
部分基因缺陷的患者。
就医
夫妻正常同居未避孕 1 年,女方未成功受孕的夫妇,都应该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系统检查。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育龄夫妻在婚后持续 1 年以上同居生活,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未受孕。
有相关男科疾病,如精索静脉曲张、鞘膜积液等,既往有睾丸附睾炎。
备孕期夫妇相关咨询。
建议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
生殖医学科
男科
医生如何诊断弱精症?
就诊时,医生会结合患者的症状,及相关的辅助检查结果,得出诊断。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精液常规:是诊断该病最重要的实验室检查,可通过手淫法获取精液,检查前须禁欲至少 3 天以上。
生殖系彩超:是否有相关男科疾病。
激素水平检查:是否有相关代谢疾病。
血常规、生化:排除其他疾病。
基因检测:具有相关家族史患者排除基因缺陷。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夫妻双方备孕期间是否能正常性生活?同房的次数、时间、质量如何?
是否服用相关药物?
有何不良生活习惯?
是否有生殖系统感染病史?
工作及生活环境如何?
夫妻双方的家族史?
女方月经情况如何?是否生育?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得弱精子症?
需要做哪些检查?
治疗方案是什么?我适合哪种方案?
日常应该注意什么?
是否能够治愈?
未来是否能够要孩子?
治疗
该病患者多承受生理、心理和社会巨大压力,且患者自身行为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因此临床日渐重视生殖相关的知识教育,以此提高患者知识知晓率,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有明确病因的患者可以利用药物及手术治疗,最终达到提高患者精液质量的目的,从而提高受孕率。
药物治疗
抗菌消炎药:精液分析时,当 WBC(白细胞)>1 个/HPF(高倍视野)提示可能存在生殖道感染,应该给予抗生素治疗,消除精液中的白细胞。有条件者可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抗菌消炎药,精子活率和前向运动能力常有明显提高。某些抗生素在杀菌的同时,对精子活力也造成影响,特别是剂量较大,联合用药,疗程较长地使用抗生素,停药后较短时间内,精子活力并不见增加,有时甚至较用药前差,此外精子畸形也增加。
内分泌治疗:对于生殖激素正常或低于正常值者可采用激素的补充治疗,将内分泌紊乱状态调整后的精子状态改善、活力增强,部分患者可以自然受孕。
抗精子抗体阳性者:使用免疫抑制剂如地塞米松,或抗精子抗体阳性者泼尼松,逐渐减量[1]。
补充 L 谷氨酸、精氨酸、辅酶 Q20、维生素 A、维生素 C、维生素 E、L 肉毒碱等。
手术治疗
主要为针对精索静脉曲张的结扎或曲张静脉切除手术。另外对于生殖道梗阻的不育患者,可以考虑行精道重建的手术治疗。手术效果不理想再行人工辅助生育治疗。
其他治疗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鉴于中医、西医在治疗本病上各有特色,目前提出了一些中西医结合治疗少、弱精子症的新思路。众多临床研究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改善少、弱精子症患者的精子密度、精子活力及总有效率方面,均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疾病发展和转归
弱精症男性不育临床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夫妻生活,患者承受巨大心理和社会压力,同时临床治疗过程较长,患者病情好转情况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因此需结合患者具体状况,对其进行行为干预。一部份患者通过上述治疗可能成功受孕,但是总体疗效欠佳,大多数患者最后都求助于体外受精(IVF),或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技术。
日常注意
形成和建立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是提高精液质量有效方法之一,弱精症患者需在日常注意生活中提高健康意识、做好家庭和自我护理以及日常注意生活的管理。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1]:
戒烟戒酒:众所周知,吸烟饮酒对身体有着巨大的伤害,不但影响身体的健康,还对男性的精子造成影响,使得精子的数量与质量下降,精子活力也显著下降,影响受精卵的质量,更严重者导致男性不育。所以戒烟戒酒是治疗弱精子症的重要环节。
注意饮食:合理的膳食对于弱精子症患者及男性不育患者至关重要,应限辛辣饮食、规律三餐时间、尽量避免食用含有添加剂的食物。
合理的安排性生活:对于两性来讲,规律的性生活极为重要,长期不规律的性生活会导致男性前列腺一直保持充血状态,从而诱发男性前列腺炎,继而导致男性精子的质量与活力受到影响。
预防
精液质量受环境、社会心理因素影响很大。
避免高温或过低温环境:男性的精子对于温度的要求非常严格,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到男性的精子的活力,因此尽量避免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
工作与生活环境:很多男性的工作地点常常处于辐射的状态下,男性的精子易被辐射杀死、杀伤,从而导致男性精子活力与数量下降,严重的患者还可能会出现无精子症。
保持良好的心理环境:健康生活,劳逸结合,必要时可以向专业人士寻求心理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