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阴茎结核是指位于阴茎部位的结核菌感染,大部分患者既往无结核病史,是直接与病菌接触后形成的原发性感染。
本病非常罕见,即使在结核病高流行地区也仅有个例报道。在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结核感染患者中,仅有不到 1% 为阴茎结核。
阴茎结核主要通过阴茎与结核菌直接接触而受到感染,部分患者也可能是经由尿液或血液散播而来。青壮年、处于结核病高流行地区、高危性行为、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结核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体弱多病是本病的危险因素。
本病主要症状为阴茎出现肿胀或肿块,并有长期不愈的溃疡,甚至可发生勃起功能障碍。
目前,阴茎结核以药物治疗为主,疗效较理想,通常无须手术。
如果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结核菌可能会继续损害阴茎的结构和功能,并蔓延至男性泌尿生殖系统,造成更严重的破坏,甚至导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丧失生育功能。
预防阴茎结核的关键是避免与尚未治愈的结核病患者发生性接触,避免高危性行为,记得使用安全套,做好保护措施。
症状
阴茎出现肿胀或肿块,并有长期不愈的溃疡是阴茎结核患者最常见的症状。随着病情进展,结核感染还可能蔓延至男性生殖系统,破坏相关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甚至可造成男性不育症。
阴茎结核会引起哪些症状?
阴茎结核患者的典型特征包括:
阴茎溃疡:开始可能面积较小、无痛或疼痛不明显;随后溃疡面积可逐渐扩大,数量也可能有所增加;且长期不愈,甚至可造成部分组织坏死。
阴茎出现肿胀或形成肿块。
大部分患者的泌尿系统正常,没有尿路感染的症状。
阴茎结核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如果病情未得到及时控制,结核菌可能会损害阴茎的结构和功能:
阴茎勃起时弯曲、疼痛;
发生勃起功能障碍。
结核菌还可能蔓延至男性生殖系统引发感染:
附睾结核;
精囊结核;
前列腺结核;
睾丸结核;
男性丧失生育功能。
病因
阴茎结核主要通过阴茎与结核菌直接接触而受到感染,部分患者也可能是肺结核或肾结核的病原菌,经由尿液或血液散播而来。
阴茎结核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结核菌直接感染:阴茎结核主要通过阴茎与结核菌直接接触而受到感染,如与结核病患者发生性接触,或接触结核病患者的衣物或共用浴巾、清洁用品。
继发于肺结核或肾结核:部分患者也可能是肺结核或肾结核的病原菌,经由尿液或血液散播而来。
膀胱内灌注卡介苗:近期病例报告提示,膀胱内灌注卡介苗可能引发阴茎结核。
哪些人容易发生阴茎结核?
伴有如下不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阴茎结核:
青壮年人群:可能与性活动较为活跃有关。
处于结核病高流行地区:如印度等卫生条件较差、医疗意识淡薄的国家和地区。
伴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阴茎结核:
高危性行为:多性伴、性行为过程中未使用安全套。
结核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没有接受规范治疗,尚未获得最终治愈。
免疫功能受到抑制: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或伴有艾滋病毒感染。
身体虚弱:伴有各种慢性病,如糖尿病、慢性肝病等。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阴茎肿胀
阴茎出现肿块
长期不愈的溃疡
建议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阴茎结核?
当医生怀疑为阴茎结核时,通常医生会首先会询问病史,包括患者既往病史和治疗史,以及日常情况。随后医生将通过一系列检查来鉴别病因,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最终得出确诊结果。
具体相关检查:
身体检查:旨在观察阴茎部位溃疡和肿块的具体情况;检查阴囊、腹股沟等处是否存在肿块、疼痛或压痛;若医生认为病情可疑,还可能进行直肠指检。
血常规检查:检查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水平判断是否有贫血迹象。检查白细胞是否发生显著升高,评估体内感染的进展情况。
血液检测:测定各项生化指标,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感染和炎症反应,肝、肾功能是否正常。可用结核感染 T 细胞斑点试验(T-SPOT 试验)来辅助诊断结核菌感染。
阴茎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判断是何种性质的感染。
药敏试验:可评估结核菌对哪些药物敏感,指导后续用药。
尿液检查:观察泌尿系统是否存在结核菌感染。
影像学检查:通过超声、CT、磁共振成像等手段,可观察腹腔和盆腔的脏器是否发生异常,及其具体的病变情况。
尿路造影:判断患者泌尿系统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功能是否正常。
医生可能会问哪些问题?
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症状的?
症状达到怎样的严重程度?
在什么情况下症状会减轻或加重?
以前是否得过肺结核或肾结核?是否接受过治疗?是否已经治愈?
是否还伴有其他疾病或异常情况?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这个病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病情是暂时性的还是永久性的?
是否还会出现其他严重的并发症?
推荐采用什么治疗方案?是否还有其他替代方案?
手术治疗过程中是否会有风险?是否会影响生育功能?
手术之后是否还需要服药?需要服药多久才能实现治愈?
日常生活和饮食应注意哪些方面?
治疗
抗结核药物方案是治疗阴茎结核的基础,必须坚持联合用药、足量、足疗程治疗才能最终实现彻底治愈结核感染。
药物治疗
抗结核药物:其作用为杀灭结核菌。目前,阴茎结核以药物治疗为主,疗效较理想,通常无须手术。常用的一线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常采用复合制剂治疗,这样更有利于保证患者联合、足量用药,同时也便于医生在治疗过程中的督导管理。任何抗结核方案都包括 2 个不同的治疗阶段,即强化治疗阶段和巩固治疗阶段,总疗程大致为 9~18 个月。患者必须坚持足量足疗程用药,力争彻底清除体内的结核菌。
手术治疗
本疾病通常无须手术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如果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结核菌可能会继续损害阴茎的结构和功能,并蔓延至男性泌尿生殖系统,造成更严重的破坏,甚至导致男性丧失生育功能;如果未能规范治疗,发生了结核菌耐药或出现复发,就需要加大用药剂量或改用更强效的治疗方案,治疗过程可能会更加漫长。
若经过正规的、足量、足疗程的治疗,病情会得到有效控制,并最终实现根治。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抗结核用药注意事项:治疗过程中必须遵医嘱,每天坚持足量服药,不要漏服,更不要擅自减量用药。联合治疗方案包括多种药物,需注意不良反应,若出现皮疹、头晕目眩、胃肠道不适、关节疼痛、肢体麻木或疼痛、肌肉无力、视力下降、眼部疼痛、肝肾功能异常,都应该及时复诊,以便于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复查:根据不同的用药方案,患者务必听从医生的随访安排,定期复查,主要检查结核菌是否转阴、体内病灶是否缩小或消失,以及药物是否对肝肾功能造成损伤。医生由此可评估治疗效果,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程度,适当调整用药方案。
饮食:确保均衡、充分的营养,每日补充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食谱中应包含水果、蔬菜、蛋类、鱼类、瘦肉、乳制品、全谷物。
运动:患者在病情好转后,最好制定长期的锻炼计划,可以选择游泳、慢跑、羽毛球等中强度有氧运动,每次运动大约 30 分钟。从而增强体质,减少感染和患病的风险。
个人卫生:勤换内裤,保持阴茎部位的清洁、干燥,以免出现继发性感染。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包括:
规范日常行为,避免多性伴;务必使用安全套,降低性接触过程中的感染风险。
避免与尚未治愈的结核病患者发生性接触。
结核病患者务必在医生的监督下,接受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并确保最终治愈。
伴有慢性心血管疾病者,应积极开展降压、降脂、降糖治疗,改善身体状况。
必须遵医嘱使用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疗程。
与患者密切接触者,尤其是性伴侣,也有必要及早接受临床检查。如果发现有泌尿生殖系统或其他部位的结核感染,也应该尽快开始抗结核治疗。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预防或降低发病风险:
到人多拥挤的场所最好戴口罩,减少呼吸道感染风险。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上厕所前后都要记得洗手。
拒绝吸烟:吸烟会严重损害人体的免疫功能,应拒绝吸烟,并远离二手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