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臀位
概述
胎儿长轴与母体长轴平行时,当胎儿臀部首先进入母体骨盆时,称为“臀先露”。先露以骶骨为指示点,有骶左前、骶左横、骶左右、骶右前、骶右横、骶右后 6 种胎位。
臀先露发生率在足月分娩中约占 3%~4% 。
胎儿在宫腔内活动范围过大、羊水过多、经产妇腹壁松弛以及早产儿羊水相对偏多,导致胎儿易在宫腔内自由活动形成臀先露。胎儿在宫腔内活动范围受限,子宫畸形(如单角子宫、双角子宫等)、胎儿畸形(如脑积水等)、双胎及羊水过少等,容易发生臀先露。胎头衔接受阻,狭窄骨盆、前置胎盘、肿瘤阻塞盆腔等,也易发生臀先露。
臀先露根据两下肢所取的姿势可分为:
单臀先露或腿直臀先露,胎儿双髋关节屈曲,双膝关节直伸,以臀部为先露。最多见。
完全臀先露或混合臀先露,胎儿双髋关节及膝关节均屈曲有如盘膝坐,以臀部和双足为先露。较多见。
不完全臀先露,以一足或双足、一膝或双膝,或一足一膝为先露。膝先露是暂时的,产程开始后转为足先露。较少见。
孕妇常感肋下有圆而硬的胎头。由于胎臀不能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常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宫颈扩张缓慢,致使产程延长。
医生会在孕足月前及时确定胎先露是否为臀先露,进而给予适当干预,若足月时仍然为臀先露,即应明确产前注意事项,并确定合适的分娩方式。
对母体的影响:胎臀形状不规则,不能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容易发生胎膜早破或继发性子宫收缩乏力,使产褥感染与产后出血的机会增多。若宫口未开全强行牵拉,容易造成宫颈撕裂甚至延及子宫下段。
对胎儿的影响:胎臀高低不平,对前羊膜囊压力不均匀,常致胎膜早破,脐带容易脱出,脐带受压可致胎儿窘迫甚至死亡。由于后出胎头牵出困难,可发生新生儿窒息、臀丛神经损伤及颅内出血。
症状
孕妇常感肋下有圆而硬的胎头。
由于胎臀不能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常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宫颈扩张缓慢,致使产程延长。
病因
常见病因有哪些?
胎儿发育因素:胎龄愈小臀先露发生率愈高,如晚期流产儿及早产儿臀先露高于足月产儿。臀先露多于孕 28~32 周转为头先露,并相对固定。无论早产还是足月产,臀先露时先天畸形,如无脑儿、脑积水、低出生体重儿等的发生率约为头位的 2.5 倍。
胎儿活动空间因素:胎儿活动空间过大或受限均可导致臀先露。双胎及多胎妊娠时,发生率远高于单胎妊娠。羊水过多或羊水过少时,胎儿发育异常,亦可因胎儿活动范围过大或受限,脐带异常过短,尤其合并胎盘附着宫底或一侧宫角以及前置胎盘等,多可合并臀先露。盆腔肿瘤(如子宫下段或宫颈肌瘤等)或盆腔狭窄阻碍产道时,均可导致臀先露。
就医
孕 28~32 周后,产前检查通过超声可以初步确定臀先露。
就诊科室
妇产科
如何诊断臀先露?
孕 28~32 周后,产前检查通过超声可以初步确定臀先露。
临床表现:孕妇常感肋下有圆而硬的胎头。由于胎臀不能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常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宫颈扩张缓慢,致使产程延长。
腹部检查:子宫呈纵椭圆形,胎本纵轴与母体纵轴一致。在宫底部可触到圆而硬、按压有时有浮球感的胎头;在耻骨联合上方可触到不规则、软而宽的胎臀,胎心在及左(或右)上方听得最清楚。
肛门检查及阴道检查:肛门检查时,可触及软而不规则的胎臀或触到胎足、胎膝。若胎臀位置高,肛查不能确定时,需行阴道检查。阴道检查时,了解宫颈扩张程度及有无脐带脱垂。若胎膜已破,可直接触到胎臀、外生殖器及肛门,此时应注意与颜面相鉴别。若为胎臀,可触及肛门与两坐骨结节连在一条直线上,手指放入肛门内有环状括约肌收缩感,取出手指可见有胎粪。若为颜面,口与两颧骨突出点呈三角形,手指放入口内可触及齿龈和弓状的下颌骨。若触及胎足时,应与胎手相鉴别。
B 型超声检查:能准确探清臀先露类型以及胎儿大小、胎头姿势等。
治疗
妊娠期
于妊娠 30 周前,臀先露多能自行转为头先露。若妊娠 30 周后仍为臀先露应予矫正。
常用的矫正方法有:
胸膝卧位:让孕妇排空膀胱,松解裤带,胸膝卧位的姿势,每日 2 次,每次 15 分钟,连续做 1 周后复查。这种姿势可使胎臀退出盆腔,借助胎儿重心的改变,使胎头与胎背所形成的弧形顺着宫底弧面滑动,进而完成矫正。
激光照射或艾灸至阴穴(足小趾外侧,距趾甲角 0.1 寸):近年多用激光照射矫正,每日 1~2 次,每次 15~30 分钟,1~2 周为一疗程。
外倒转术:医生通过向孕妇腹壁施加压力,用手向前或向后旋转胎儿,使其由臀位或横位变成头位的一种操作。虽然存在胎盘早剥、胎儿窘迫、母胎出血、胎膜早破、早产等潜在风险,但发生率低。因此外倒转术仍然是一个有价值的相对安全的手术操作。一般建议孕 36~37 周后,排除外倒转术的禁忌症后,在严密监测下实施。同时术前必须做好紧急剖宫产的准备,在胎心监护下进行。
分娩期
应根据产妇年龄、胎产次、骨盆大小、胎儿大小、胎儿是否存活、臀先露类型以及有无合并症,于临产初期做出正确判断,决定分娩方式。
选择性剖宫产的指征
狭窄骨盆、瘢痕子宫、胎儿体重大于 3500g、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胎头仰伸、有难产史、有妊娠合并症、脐带先露、完全和不完全臀先露等,均应行剖宫产术结束分娩。
决定经阴道分娩的处理
第一产程:
产妇应侧卧,不宜站立走动。
少做肛查,不灌肠,尽量避免胎膜破裂。一但破膜,应立即听胎心。若胎心变慢或变快,应行肛查,必要时行阴道检查,了解有无脐带脱垂。若有脐带脱垂,胎心尚好,宫口未开全,为抢救胎儿,需立即行剖宫产术。若无脐带脱垂,可严密观察胎心及产程进展。若出现协调性宫缩乏力,应设法加强宫缩。
当宫口开大 4~5 厘米时,胎足即可经宫口脱出至阴道。为了使宫颈和阴道充分扩张,消毒外阴之后,使用“堵”外阴方法。
当宫缩时用无菌巾以手掌堵住阴道口,让胎臀下降,避免胎足先下降,待宫口及阴道充分扩张后才让胎臀娩出。此法有利于后出胎头的顺利娩出。
在“堵”的过程中应每隔 10~15 分钟听胎心一次,并注意宫口是否开全,宫口已开全再堵易引起胎儿窘迫或子宫破裂。
宫口近开全时,要做好接产和抢救新生儿窒息的准备。
第二产程:接产前,应导尿排空膀胱。初产妇应作会阴侧切术。有 3 种分娩方式:
自然分娩:胎儿自然娩出,不作任何牵拉。极少见,仅见于经产妇、胎儿小、宫缩强、产道正常者。
臀助产术:当胎臀自然娩出至脐部后,胎肩及后出胎头由接产者协助娩出。脐部娩出后,一般应在 2~3 分钟娩出胎头,最长不能超过 8 分钟。后出胎头娩出有主张用单叶产钳效果佳。
臀牵引术:胎儿全部由接产者牵拉娩出,此种手术对胎儿损伤大,不宜采用。
第三产程:产程延长易并发子宫乏力性出血。胎盘娩出后,应肌注催产素,防止产后出血。行手术操作及有软产道损伤者,应及时缝合,并给抗生素预防感染。
日常注意
该疾病无日常注意事项。
预防
该疾病目前无法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