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流产是什么?自然流产怎么办?自然流产症状有哪些?

流产是指胚胎或胎儿尚未具有生存能力而妊娠终止的情况。未使用人工方法导致的流产称为自然流产。发生在怀孕 12 周之内的自然流产可分为早期流产,发生在 12 周或之后的称为晚期流产。胚胎着床(指胚胎已经附着在子宫腔内,准备继续生长发育)后,约 31% 发生自然流产,其中 80% 为早期流产。流产最常见的症状是孕期阴道异常出血和腹痛。自然流产可能与胎儿染色体异常、母体疾病(如孕妇全身疾病、生殖器异常、内分泌异常等)、父亲精子畸形、环境因素有关。发生过自然流产并不代表将来不能成功怀孕,但连续发生两次或更多次自然流产的女性,应积极配合医生寻找病因。

概述

流产是指胚胎或胎儿尚未具有生存能力而妊娠终止的情况。未使用人工方法导致的流产称为自然流产。发生在怀孕 12 周之内的自然流产可分为早期流产,发生在 12 周或之后的称为晚期流产。

胚胎着床(指胚胎已经附着在子宫腔内,准备继续生长发育)后,约 31% 发生自然流产,其中 80% 为早期流产。流产最常见的症状是孕期阴道异常出血和腹痛。

自然流产可能与胎儿染色体异常、母体疾病(如孕妇全身疾病、生殖器异常、内分泌异常等)、父亲精子畸形、环境因素有关。

发生过自然流产并不代表将来不能成功怀孕,但连续发生两次或更多次自然流产的女性,应积极配合医生寻找病因。

症状

流产的症状主要包括停经后阴道流血和腹痛。

阴道异常出血:可能是孕妇首先发现的流产症状。出血可轻可重,可能是持续不停或断断续续的。如果出血伴腹痛,更要警惕流产的可能。

腹痛:可能出现下腹疼痛,有时伴有腰酸,可能发生在出血之前或之后。

孕妇可能发现阴道有东西排出,有时有血块,或者外观像肉一样的组织(胚胎)。

不同女性在经历流产时的体验可能很不一样。

自然流产有哪些发展阶段?

自然流产按照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类型,它们的症状和医生的处理方法都不相同。

先兆流产:阴道少量出血,下腹部或腰背部隐隐作痛,阴道没有东西排出,B 超检查发现胚胎仍在正常发育,子宫也处在正常妊娠状态。此时流产还是有希望避免的。

难免流产:先兆流产继续发展,症状持续加重,医生做妇科检查时发现宫颈口已经张开、还可能有组织堵在宫颈口。这时流产已经不可避免。

不完全流产:已经发生流产,但有部分胚胎、胎囊或胎盘等妊娠组织滞留在子宫内无法排出、或“卡”在宫颈口处,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大出血和严重感染,需要紧急治疗。

完全流产:妊娠组织完全排出,腹痛和出血逐渐消失,宫颈口也已经关闭,流产过程结束。

稽留流产:胚胎已经死亡,但滞留在子宫中没有排出。孕妇的早孕症状消失,可能出现先兆流产的症状或没有任何症状。医生在检查时发现胎儿已经没有心跳。

哪些情况应就医?

孕妇一旦出现流产的某些症状,应及时就医。

以下情况需要紧急就医:

突发严重腹痛,有时伴腰部酸胀;

昏迷(失去意识);

严重阴道出血。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也请立即就诊:

头晕或轻微头痛,感觉不适;

腹部突然出现疼痛、或原有疼痛加重;

阴道出血;

发热。

经历流产的孕妇需要仔细留意自己的身体情况,如果出现阴道分泌物出现异常,比如白带异常增多、白带色黄、外阴瘙痒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严重感染的发生。

病因

导致自然流产的病因主要包括胚胎因素、母体因素、父亲因素和环境因素等。

胚胎因素

早期自然流产一半以上是胚胎或胎儿的染色体异常导致的。染色体是人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一种物质,其异常可能是遗传所致,也可能与病毒或细菌感染、药物等因素相关。

母体因素

孕妇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包括严重感染、高热、严重贫血或心力衰竭、血栓性疾病、慢性肝肾疾病或高血压等。

生殖器官异常:例如子宫畸形,子宫肌瘤、子宫腔粘连等;宫颈功能异常(例如重度裂伤、宫颈切除术后、宫颈内口松弛等)则可能导致晚期自然流产。

内分泌异常:例如黄体功能不全、催乳素水平过高、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等。

强烈的应激状态:例如突然遭受严重的身体创伤或精神刺激;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不良生活习惯:例如过量吸烟、酗酒、喝咖啡、吸食毒品等。

免疫功能异常: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一种以反复发生血栓形成事件和流产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患者可能发生自然流产。此外,怀孕好似胎儿“移植”到母体内的过程,如果母婴双方免疫不适应,母体可能对胚胎发起免疫攻击,导致流产。

年龄:35 岁以上的孕妇发生自然流产的风险更大一些,但并非决定性因素。

父亲因素

父亲年龄过大(超过 35 岁)或精子异常,可能增加自然流产的风险。

环境因素

孕期接触过的多放射线或有害化学物质(如砷、铅、甲醛、苯等)。

就医

医生通过询问病史、症状和做妇科检查,通常比较容易诊断自然流产,并判断出发展阶段。在少数情况下需要用一些辅助检查手段。在怀疑孕妇发生流产时,医生可能用到的检查手段包括:

妇科检查:医生可借此查看子宫颈口是否打开(扩张),宫颈口或阴道内是否有胚胎组织或血液等。

血液检查:检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医生可能会在几天内连续监测 hCG 水平,以判断妊娠是否仍在继续。此外还可能做孕激素(孕酮)水平测定。

超声检查:可以排除宫外孕,同时可以查看胎儿发育是否正常、是否与孕龄相符。

推荐就诊科室

产科

复发性流产患者可能接受哪些检查?

复发性流产是指连续发生过 3 次或更多次自然流产。事实上,连续发生 2 次自然流产的孕妇,就需要积极就医,寻找可能导致流产的原因。需要做的检查包括:

血液抗体检查:判断是否有免疫系统疾病,比如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

血液核型检查:判断是否有染色体异常。

激素水平检查:判断是否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异常。

宫腔镜检查或盆腔超声检查:观察子宫和输卵管结构,是否有畸形或异常。

有时候丈夫也可能需要做相应的生殖健康方面的检查。

治疗

一旦出现流产迹象和症状,应该立即去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和监护下进行积极干预,以防止出现阴道大量出血、出血性休克、严重感染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医生会根据孕妇和胚胎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果胚胎发育良好,会进行保胎治疗;如果胚胎停止发育,则会考虑及时做人工流产。

不同类型的流产如何处理?

针对不同类型的流产,医生会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先兆流产:

卧床休息,暂时避免性生活和增加腹部压力的动作,比如拎重物等。

孕酮治疗,可以使用孕酮来维持妊娠,但如果胚胎停止发育,这种治疗只能延缓流产,不能阻止流产。

难免流产:此时流产已经不能避免,医生会及时采取措施,促使胚胎和胎盘等组织尽早排出,例如清宫手术。

不完全流产:一经确诊,应尽快清除子宫内残存的组织,可以采用刮宫术(用刮匙刮除子宫内的胚胎组织)或真空吸宫术(医生将一根吸管经阴道插入子宫,吸管另一端连接真空泵,利用真空形成的负压吸出子宫内残存的胚胎组织)。如果出现了大量出血或严重感染等并发症,需要紧急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完全流产:密切观察阴道出血和腹痛症状的变化,并进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

稽留流产:由于胚胎停止发育,会造成子宫内组织粘连,直接刮宫比较困难。一般先药物治疗,再人工流产,以降低残留组织的风险。药物可以选用米非司酮,如果胚胎过大,可能联合使用米索前列醇,待胚胎排除后,再进行清宫术。

日常注意

早期的自然流产通常是身体终止不良妊娠的一种方式。失去胎儿可能会让孕妇及其家人很难接受,但流产并不是谁的过错。

每一位孕妇都应对流产症状保持警惕,以便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如果出现了相关症状,应避免性行为和可能增加腹部压力的活动,直到医生作出评估和给予指导。

自然流产通常是偶然事件,曾经流产过的孕妇未来成功怀孕的机会仍然较高。但一旦出现两次自然流产,就需要配合医生做一些检查来寻找病因。

流产后,应当注意哪些生活细节?

流产不会突然发生,通常在几天时间里逐渐出现一些征象、症状逐渐加重,严重程度因人而异。以下是应对流产的一些小提示:

流产后会有少量流血,多数人在 1 周内会明显减轻,少数人可能持续到两周左右。应注意密切观察出血量,如果出血量过多或持续时间过长,应及时就医。应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更换卫生巾,防止感染。

如果出现腹痛并逐渐加重,应当立刻就医,不要自行服用止痛药物。

均衡饮食:膳食中应富含铁和维生素 C。失血可能导致缺铁,富含铁的食物包括红肉、贝类、鸡蛋、豆类和绿叶蔬菜;维生素 C 含量高的食物包括柑橘类水果、西红柿和西兰花等。请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服用铁补充剂或复合维生素。

无论怀孕时间长短,夫妻双方在流产后出现内疚、焦虑和悲伤的情绪是难免的。为了更好地缓解负面情绪,可以考虑:

加入互助小组,了解其他发生过流产的孕妇的经历,学习她们成功的应对经验;

向亲朋好友倾诉或寻求关怀;

接受心理咨询师的辅导;

阅读相关书籍。

悲伤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人而异,大多数女性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生活。流产的打击和妊娠终止引起的激素波动可引起抑郁症状,如果症状持续超过几周,应及时就医,防止患上抑郁症。

发生过自然流产的孕妇,未来成功孕育和分娩健康婴儿的机会仍然很大。如果准备再次怀孕,应先与医生沟通,医生一般会建议等待至少 3 个正常月经周期后再尝试怀孕。如果暂时不想怀孕,请咨询医生如何选择适当的避孕措施。

预防

流产的原因可能来自胚胎、母体、父亲或环境因素(详见“病因”板块),可以逐一排查。

多数早期的自然流产是由于胚胎存在严重的先天缺陷而无法存活,这种缺陷可能来自遗传,也可能由环境因素所致。流产的预防多数是针对外界环境因素造成的流产,例如避免接受过量放射线和有害化学物质,如甲醛、苯、砷等。

母体的某些因素或孕期状况也可能增加流产的风险,如果能找到病因,并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果是夫妻双方的基因和身体情况导致流产,必要时可借助辅助生殖技术(包括人工授精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实现怀孕。

母体在怀孕期间应注意生活规律、营养均衡、适当休息、心情轻松愉快、避免接触有害物质、避免细菌和病毒感染等。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复方丹参片的功效与作用-复方丹参片说明书

2023-8-3 0:11:30

药品

利巴韦林眼膏的功效与作用-利巴韦林眼膏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