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作性睡病是什么?发作性睡病怎么办?发作性睡病症状有哪些?

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睡眠障碍,临床上以不可抗拒的短期睡眠发作为特点,多于儿童或青年期起病。往往伴有猝倒发作、睡眠瘫痪、睡眠幻觉等其他症状。发作性睡病此前分为两类,伴猝倒的发作性睡病以及无猝倒的发作性睡病;现根据下丘脑分泌素(即食欲素)是否缺乏,分为 1 型发作性睡病和 2 型发作性睡病。当白天嗜睡影响到工作或生活时,尤其有猝倒、睡眠幻觉、睡眠瘫痪等症状时,患者应及时就诊,及时控制病情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医生主要依据临床特点,结合睡眠监测、睡眠实验、量表及脑脊液标志物水平进行诊断。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传统中枢兴奋剂和新型中枢兴奋剂。患者避免从事危险的体育活动或工作,如登山、游泳、驾车、操作机械、高空作业等。部分青少年期发病的患者,随年龄增长而逐渐痊愈或症状减轻,成年发病者多数持续终生。

概述

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睡眠障碍,临床上以不可抗拒的短期睡眠发作为特点,多于儿童或青年期起病。往往伴有猝倒发作、睡眠瘫痪、睡眠幻觉等其他症状。

发作性睡病此前分为两类,伴猝倒的发作性睡病以及无猝倒的发作性睡病;现根据下丘脑分泌素(即食欲素)是否缺乏,分为 1 型发作性睡病和 2 型发作性睡病。

当白天嗜睡影响到工作或生活时,尤其有猝倒、睡眠幻觉、睡眠瘫痪等症状时,患者应及时就诊,及时控制病情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医生主要依据临床特点,结合睡眠监测、睡眠实验、量表及脑脊液标志物水平进行诊断。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传统中枢兴奋剂和新型中枢兴奋剂。患者避免从事危险的体育活动或工作,如登山、游泳、驾车、操作机械、高空作业等。

部分青少年期发病的患者,随年龄增长而逐渐痊愈或症状减轻,成年发病者多数持续终生。

症状

如出现白天过度嗜睡、猝倒发作、睡眠幻觉及睡眠瘫痪症状,应警惕患发作性睡病可能。

白天过度嗜睡:是1型发作性睡病最主要的症状,危害最大。即反复出现白天难以抑制的困倦欲睡或入睡,大部分患者小睡以后头脑清醒,精神恢复,但是之后会再次出现困倦感(间隔时间不固定)[2]。

猝倒:猝倒定义为通常持续时间短暂(小于 2 分钟)的一次以上发作,一般为双侧对称性肌张力丧失,且发作期间意识清楚。猝倒发作多由面、颈部开始然后向躯干、四肢扩散[4]。猝倒发作由强烈的情绪因素诱发,通常为正性情绪。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因大笑而诱发猝倒发作[2]。

睡眠幻觉:是指在清醒和睡眠转换期间出现的生动的梦幻般的感受。

睡眠瘫痪:是指在清醒和睡眠转换期间出现的一过性随意肌不能活动现象,通常在几分钟内恢复,患者意识清楚,但是不能活动肢体,甚至不能睁开眼睛[2]。

发作性睡病的危害:

睡眠结构紊乱、白天嗜睡使患者精神萎靡,生活、工作质量下降,难以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猝倒发作或过度嗜睡可能会威胁患者生命,尤其是高空作业、驾车、游泳、过马路等关键时刻。

患者因疾病干扰导致心理压力增加、尤其是青少年时期发作患者,更易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症状。

病因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具有遗传易感性、受到环境因素影响或触发的疾病。

1 型发作性睡病是下丘脑分泌素缺乏所致,最可能的原因是下丘脑分泌素神经元的选择性缺失。

情绪、压力、过饱、疲劳等是发作性睡病的诱发因素[1]。

就医

何时就诊?

当有白天嗜睡的症状影响到工作或生活时,尤其有猝倒、睡眠幻觉、睡眠瘫痪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及时控制病情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睡眠障碍科

医生是如何诊断发作性睡病的?

主要依据临床特点,结合睡眠监测、睡眠实验、量表及脑脊液标志物水平进行诊断[2]。

医生可能会问的问题?

有哪些异常的症状?

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些症状的?

症状的严重程度随着时间如何变化?(如逐渐加重、阶梯式进展、时轻时重等)

在什么条件下症状会加重或者减轻?

父母、兄弟姐妹或其他近亲是否有相似的症状?

是否在外院就诊过?检查结果如何?做了什么治疗?效果如何?

需要咨询医生的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

需要做哪些检查?

病情严重吗,会不会越来越差?

都有什么治疗方法,各有什么利弊?

推荐怎么治疗?

这些治疗会出现什么副作用?

治疗有哪些需要注意事项?

如果治疗没有效果,该怎么办?

疾病是否会遗传给下一代?

治疗

非药物治疗[1]

首先需要保持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睡眠习惯、控制体重、避免情绪波动。

应尽量避免有危险的体育活动,如登山、游泳、驾车及操作机械等。

青少年可接受心理医生帮助,减轻心理压力。

药物治疗[1]

主要包括传统中枢兴奋剂和新型中枢兴奋剂:

传统中枢兴奋剂包括苯丙胺(安非他明)、哌甲酯(利他林)、马吲哚和匹莫林等。这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大,特别是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耐药和成瘾。

目前推荐的是新型中枢兴奋剂:莫达非尼。该药通过激活下丘脑觉醒中枢,兴奋下丘脑特定神经元达到催醒作用。

对猝倒发作疗效较好的是三环类抗抑郁药,如普罗替林等,但是不良反应较多。近来许多学者采用新型抗抑郁药治疗猝倒症,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或)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不良反应小,但是疗效不如三环类抗抑郁药。

日常注意

避免从事危险的体育活动或工作,如登山、游泳、驾车、操作机械、高空作业等。

在医生指导下规律药物治疗,对疾病增强认识,对自己抱有信心。

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学会管理压力,平衡工作与休息时间。

稳定情绪,避免情绪剧烈波动或持续焦虑抑郁,必要时医生指导下药物治疗。

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营造正向的外界环境。

预防

本病病因、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暂无针对性预防方法。部分青少年期发病的患者也可以随年龄增长而逐渐痊愈或症状减轻,成年发病者多数持续终生。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中国好吃的面条有哪些 如何吃面条更健康

2023-8-23 23:23:44

药品

葡萄糖酸钙片的功效与作用-葡萄糖酸钙片说明书

2023-8-3 7:57:52